遣谍潜归诚

出自:清代·钱澄之《髯绝篇。听司空耿伯良叙述,诗以纪之》

拼音:[qiǎn][dié][qián][guī][chéng]

平仄:仄平平平平

髯昔东奔婺,本恃同官情。
婺州方举义,朱公建戎旌。
要髯共整旅,遂抗同官衡。
同官为隐忍,义军为不平。
护之还江上,因入方帅营。
马相久在幕,后至权稍轻。
计邀方帅欢,二竖还相争。
郁郁怀异志,遣谍潜归诚
是时越守固,降表达燕京。
阴以国情输,还令虏增兵。
六月虏渡江,长跪江头迎。
贝勒久始信,涿州书乃呈。
叩头感且泣,誓死报圣清。
招降方与马,踊跃随长征。
自请五十骑,先克金华城。
跃马到城下,长啸颩胡缨。
昔闻朱公计,城西角易倾。
此来直攻瑕,炮火蹋天轰。
须臾城西陷,戮及怀中婴!耿君亦被系,望髯气正英。
贝勒酬髯官,悬称内院荣。
次第度闽峤,所过无草茎。
群酋罕肉食,髯至必大烹。
相顾笑且骇,每夜盘飧盈。
作歌劝酋酒,群酋饮必酲。
争言梨园伎,南来耳髯名。
髯起顿足唱,髣髴昔家伶。
有酋求学诗,唱和到五更。
晨起历诸帐,每谈必纵横。
一朝面目肿,群酋人人惊。
托耿往语髯,且缓闽中程。
髯老而过劳,即防疾病撄。
髯闻大忧疑,疑有阻其行。
『酬官谅不欺,此意胡然萌?我年甫六十,有如铁铮铮。
实无秋毫疾,愿君为我明』!耿君还复命,群酋指胸盟。
急邀并马走,仙霞岭峥嵘。
群酋皆按辔,惟髯弃马行。
健步奔犊捷,矍铄聊自鸣。
上岭复下岭,顾笑群儿狞。
急踞磐石坐,呼之目已瞪。
马棰掣其辫,气绝不复生!群酋齐下马,环哭为失声。
亟命索火炬,荼毗藏诸罂。
家僮搏显泣,请还附先茔。
方、马随入关,尸首委长鲸。
惟髯有遭遇,所志惜不成!耿君新返正,列为行在卿。
始末亲所见,记以待史评。

查看原文

注释

【归诚】1.谓对人寄以诚心。 2.犹归顺,投诚。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遣】

遣【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集韻》去演切《正韻》驅演切,音繾。《說文》縱也。《廣韻》送也。《儀禮·旣夕》書遣于策。《註》遣,猶送也。

《正韻》祛也,逐也,發也。《左傳·僖二十三年》姜氏與子犯謀,醉而遣之。《前漢·孔光傳》遣歸故郡。

《廣韻》去戰切《集韻》《韻會》《正韻》詰戰切,繾去聲。《廣韻》人臣賜車馬曰遣車。《正韻》將葬而祭曰遣奠。旣祭,乃包牲體,載之以車,隨柩而行,曰遣車。《禮·檀弓》遣車一乗。《註》人臣賜車馬者,乃得有遣車。

【谍】

諜【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徒叶切《集韻》《韻會》達協切,閒隙,以反報其主,兵書謂之反閒。

《宣八年》晉人獲秦諜。《註》諜,往來閒諜者,今謂之細作。

《哀元年》使女艾諜澆。《註》也。《周禮·夏官》環人巡邦國搏諜賊。《吳志·孫皓傳》宜遣閒諜,以觀其勢。

《字林》通作牒。《廣韻》譜諜也。《史記·三代世表》余讀諜記,黃帝以來皆有年數,稽其歷譜諜終始五德之傳,古文咸不同,乖異。《後漢·張衡傳》子長諜之,爛然有第。《註》諜,譜第也。與牒通。《文心雕龍》百官詢事,則有關刺解諜。諜者葉也,短編諜,如葉在枝。諜亦書作牒。

通作喋。《史記·張釋之傳》豈斆此嗇夫,諜諜利口捷給哉。《索隱曰》漢書作喋喋,多言也。

《集韻》託協切,音帖。《說文》義同。《類篇》安也。

《集韻》悉協切,音燮。《類篇》言相次也。《增韻》或作非。

【潜】

潜【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字彙》俗潛字。(潛)《唐韻》昨鹽切《集韻》《韻會》《正韻》慈鹽切,。《說文》涉水也。《揚子·方言》潛涵,沉也。

游也。《註》潛行水中,亦曰游。

藏也。《易·乾卦》陽氣潛藏。

《爾雅·釋言》潛,深也。《詩·小雅》潛雖伏矣。

漢水之別名。《爾雅·釋水》水自江出爲沱,漢爲潛。《書·禹貢》沱潛旣道。

丘名。《爾雅·釋丘》晉有潛丘。

地名。《春秋·隱二年》公會戎于潛。

邑名。《史記·楚世家》吳取楚之六潛。

潛江,縣名。《廣輿記》屬安陸府。

牛名。《酉陽雜俎》句漏縣大江中有潛牛。

姓。宋安撫使潛說友。

《小爾雅》魚之所息謂之潛。《詩·周頌》潛有多魚。《傳》潛,糝也。

《廣韻》《集韻》。義同。一曰伏流。

【归】

歸【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音騩。還也,入也。《詩·小雅》薄音旋歸。

還所取之物亦曰歸。《春秋·定十年》齊人來歸鄆、讙、龜隂田。

《禮·祭義》父母全而生之,予全而歸之。《孟子》久假而不歸。皆還復之義。

《春秋·隱元年》歸惠公仲子之賵。《杜註》歸者,不反之辭。《桓七年》突歸于鄭。《穀梁傳》歸,易辭也。

依歸也。《詩·曹風》于我歸處。《毛傳》歸,依歸也。

歸附也。《穀梁傳·莊二年》王者,民之所歸往也。《詩·大雅》豈弟君子,民之攸歸。

《說文》女嫁也。《詩·周南》之子于歸。《禮·禮運》男有分,女有歸。

《穀梁傳·隱二年》婦人謂嫁曰歸,反曰來歸。《註》嫁而曰歸,明外屬也。反曰來歸,明從外至也。《左傳·莊二十七年》凡諸侯之女歸寧曰來,出曰來歸。夫人歸寧曰如某,出曰歸于某。

投也,委也。《左傳·襄三年》請歸死于司敗。

《前漢·申屠嘉傳》鼂錯恐自歸景帝。《註》師古曰:自首于天子。

與也,許也。《論語》天下歸仁焉。

合也。《禮·緇衣》私惠不歸德。《註》謂不合於德義。

終也。《左傳·宣十一年》以討召諸侯,而以貪歸之。

歸妹,卦名。

三歸,臺名。《史記註》三歸,取三姓女也。

指趨曰歸。《易·繫辭》殊途而同歸。《史記·李斯傳》覩指而識歸。

道家有八歸。《參同契》九還、七返、八歸、六居。《註》八歸者,天三生木,地八成汞,戊己一合,木汞之眞,歸煉鼎中,故曰八歸。

《謝察微·算經》有歸法,歸已入之數也。

歸藏,黃帝《易》名。一曰殷《易》。《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二曰歸藏。《註》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而藏之于中。此《易》以純坤爲首,故名。

《爾雅·釋親》女子謂晜弟之子爲姪,謂姪之子爲歸孫。

饋也。《論語》歸孔子豚。《晉語》不腆敝邑之禮,敢歸諸下執政。

山名。《山海經》太行之山,其首曰歸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

州名。《廣韻》本春秋夔子國,武德初,割夔州之秭歸巴東二縣,置州,取歸國爲名也。《廣輿記》今屬荆州府。

姓。

歸邪,星氣名。《前漢·天文志》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名曰歸邪。歸邪出,必有歸國者,邪音虵。

忘歸,矢名,見《公孫子》。

姊歸,鳥名。當歸,藥名。

《集韻》求位切,音匱。同饋。《說文》餉也。亦讀如字。義見上。籀省作㱕。漢作歸。

【诚】

誠【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氏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說文》信也。《廣雅》敬也。《增韻》純也,無僞也,眞實也。《易·乾卦》閑邪存其誠。《疏》言防閑邪惡,當自存其誠實也。《書·太甲》鬼神無常享,享于克誠。《傳》言鬼神不係一人,能誠信者則享其祀。《眞德秀曰》唐虞時未有誠字,《舜典》允塞卽誠之義。至伊尹告太甲始見誠字。《禮·樂記》著誠去僞,禮之經也。《中庸》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註》誠者,眞實無妄之謂。

《玉篇》審也。《禮·經解》故衡誠縣,不可欺以輕重。《註》誠,猶審也。或作成。

郡名。《唐書·地理志》悉州歸誠郡。

州名。《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思誠州。

叶羊切,音嘗。《韓愈·歐陽生哀辭》哭泣無益兮,抑哀自彊。推生知死兮,以慰孝誠。

相关诗句
记以待史评 始末亲所见 列为行在卿 耿君新返正 所志惜不成 惟髯有遭遇 尸首委长鲸 方、马随入关 请还附先茔 家僮搏显泣 荼毗藏诸罂 亟命索火炬 环哭为失声 群酋齐下马 气绝不复生 马棰掣其辫 呼之目已瞪 急踞磐石坐 顾笑群儿狞 上岭复下岭 矍铄聊自鸣 健步奔犊捷 惟髯弃马行 群酋皆按辔 仙霞岭峥嵘 急邀并马走 群酋指胸盟 耿君还复命 愿君为我明』 实无秋毫疾 有如铁铮铮 我年甫六十 此意胡然萌 『酬官谅不欺 疑有阻其行 髯闻大忧疑 即防疾病撄 髯老而过劳 且缓闽中程 托耿往语髯 群酋人人惊 一朝面目肿 每谈必纵横 晨起历诸帐 唱和到五更 有酋求学诗 髣髴昔家伶 髯起顿足唱 南来耳髯名 争言梨园伎 群酋饮必酲 作歌劝酋酒 每夜盘飧盈 相顾笑且骇 髯至必大烹 群酋罕肉食 所过无草茎 次第度闽峤 悬称内院荣 贝勒酬髯官 望髯气正英 耿君亦被系 戮及怀中婴 须臾城西陷 炮火蹋天轰 此来直攻瑕 城西角易倾 昔闻朱公计 长啸颩胡缨 跃马到城下 先克金华城 自请五十骑 踊跃随长征 招降方与马 誓死报圣清 叩头感且泣 涿州书乃呈 贝勒久始信 长跪江头迎 六月虏渡江 还令虏增兵 阴以国情输 降表达燕京 是时越守固 遣谍潜归诚 郁郁怀异志 二竖还相争 计邀方帅欢 后至权稍轻 马相久在幕 因入方帅营 护之还江上 义军为不平 同官为隐忍 遂抗同官衡 要髯共整旅 朱公建戎旌 婺州方举义 本恃同官情 髯昔东奔婺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