黕黮双峡来

出自:清代·王士禛《朝天峡》

拼音:[dǎn][dàn,shèn][shuāng][xiá][lái]

平仄:仄仄平平平

朝登嘉陵舟,日出羌水赤。
履险倦鞍马,即次亦称适。
黕黮双峡来,突见巨灵蹠。
崭岩无寸肤,青冥厉双翮。
阴崖积龙蜕,跳波畏鲸掷。
往往压人顶,骇此欲崩石。
洞穴峡半开,兵气尚狼藉。
蛇豕据成都,置戍当险厄。
至今三十年,白骨满梓益。
流民近稍归,天意厌兵革。
会见賨卢人,烧畬开确?。
慷慨一扣舷,浩歌感今昔。
风便黎州城,茫茫波涛白。

查看原文

注释

【黕黮】黑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黕】

黕【亥集下】【黑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感切,音紞。《說文》滓垢也。《玉篇》黕點汗濁。《六書故》汗黑透漤也。《楚辭·九辯》或黕點而汗之。

《廣韻》黑貌。《潘岳·藉田賦》翠幕黕以雲布。

《集韻》陟甚切,音耽。義同。

【黮】

黮【亥集下】【黑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他感切,音襑。《說文》桑葚之黑也。《廣韻》黭黮,黑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感切,音禫。《玉篇》黮黚,不明淨也。《莊子·齊物論》人固受其黮闇,吾誰使正之。《劉向·九歎》望舊邦之黯黮兮。

《廣韻》黭黮,雲黑也。《何晏·景福殿賦》緜蠻黮䨴。《束皙·華黍詩》黮黮重雲。

《揚子·方言》黮䵨,私也。

《集韻》陟甚切,音眈。義同。

《集韻》《韻會》《正韻》他紺切,音僋。《集韻》黮闇,不明貌。

《集韻》直稔切,音朕。污也。

時染切,音剡。黑甚也。

與葚同。《詩·魯頌》食我桑黮,懷我好音。《註》黮,桑實也。《字林》作葚。

【双】

双【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韻會》雙,俗作双,非。(雙)《唐韻》所江切《集韻》《韻會》疎江切,音䉶。《說文》隹二枚也。从雔,又持之。《後漢·王喬傳》有雙鳧,從東南飛來。

《玉篇》兩也。《儀禮·聘禮》凡獻執一雙。

《玉篇》偶也。《詩·齊風》冠綏雙止。《箋》五人爲奇,而襄公往從而雙之。

獸名。《山海經》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東,有三靑獸相幷,名雙雙。《註》郭璞曰:言體合爲一也。公羊傳所云雙雙而俱至者,蓋謂此也。吳任臣云:獸經曰:文文善呼,雙雙善行。駢志云:雙雙合體,蛩蛩假足。麟書曰:雙雙俱來,孟極是覆。

鳥名。《公羊傳·宣五年》其諸爲其雙雙而俱至者與。《疏》舊說云:雙雙之鳥,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隨便而偶,常不離散,故以喩焉。○按公羊傳疏與山海經註異。

《正字通》溫庭筠詩:招客先開四十雙。王弇州註云:雙,五畝也。四十雙,二百畝也。或曰唐書南詔傳:官給田,四雙爲二百畝。

雲南雜志:俗耕田,三人使二牛,前牽,中壓,後驅,犂一曰爲一雙。

陶九成輟耕錄,謂一雙爲四畝,佛地以二畝爲一雙,蓋各從其方俗而名之,非有成數也。

姓。《正字通》南北朝孝子雙泰貞。

《集韻》朔降切,音淙。偶也。

叶所終反。《謝惠連·七夕詩》弄杼不成藻,聳轡騖前蹤。昔離秋已兩,今聚夕無雙。

【峡】

峽【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侯夾切《集韻》《韻會》轄夾切《正韻》胡夾切,音洽。《廣韻》巫峽,山名。蜀楚之交,山有三峽。《左思·蜀都賦》經三峽之崢嶸。《註》三峽在巴東永安縣,謂西陵峽,歸鄕峽,巫峽也。《盛弘之荆州記》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無斷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非亭午不見日月。

州名。秦將白起攻楚,燒夷陵,卽其地。魏武於此置臨江郡。後魏爲拓州,取開拓之義。周以其居三峽之口,因曰峽州。

山峭夾水,亦曰峽。見前岬字註。《集韻》本作陜。或作陿。

【来】

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玄孫之子曰來孫。

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

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姓。

《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