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雕弓、大羽箭横腰

出自:清代·王士禛《南浦 寄兴》

拼音:[bì,bei][diāo][gōng][dà,dài,tài][yǔ][jiàn][héng,hèng][yāo]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河东游侠,臂雕弓、大羽箭横腰
杜曲霸陵日暮,小猎竞相邀。
飙劲拓弦千石,看青天、万里洒风毛。
听严城画角,射生归晚,雪暗绣盘雕。
老去酒徒零落,但归来、南浦混渔樵。
苔卧绿沉枪涩,秋水冷并刀。
猿臂空名射虎,功名事、都让小儿曹。
老子须一卷,鸯摩禅榻雨萧萧。

查看原文

注释

【雕弓】雕绘文采的弓。礼制﹐天子所用。
【大羽】1.即大羽箭。 2.指大鸟。
【羽箭】箭。因尾部缀鸟羽,故称。
【横腰】1.横系腰间。 2.指带剑。 3.犹拦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臂】

臂【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義切,音嬖。《說文》手上也。《廣韻》肱也。《增韻》腕也。《正字通》今謂自肩至肘曰臑,自肘至腕曰臂。《釋名》臂,裨也,在旁曰裨也。《又》殿也,高厚有殿遌也。《山海經》大荒之中有人,反臂,名曰天虞。《又》長臂國,捕魚水中,兩手各操一魚。

牲之肩脚亦謂臂。《禮·少儀》大牢則以牛左肩臂臑,折九箇。《疏》臂臑,謂肩腳也。

【雕】

雕【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都僚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聊切,,其飛丄薄雲漢。今大雕翱翔水上,扇魚令出,沸波攫而食之。一名沸河。《史記·李廣傳》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荀子·議兵篇》雕雕焉縣貴爵重賞於其前。《註》雕雕,章明之貌。

《爾雅·釋器》玉謂之雕。《又》雕謂之琢。《孟子》必使玉人雕琢之。《埤雅》雕之義,出於雕鶚之雕,雕性刻制故也。

官名。《周禮·冬官考工記》雕人。

雕題,國名。《禮·王制》雕題交阯。《註》雕文,謂刻其肌,以丹靑涅之也。

人名。《前漢·功臣表》常樂侯稠雕。

姓。《前漢·武帝功臣表》臧馬康侯雕延年。

複姓。《論語》子使漆雕開仕。《集韻》或作鵰。

【弓】

弓【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居戎切《集韻》《韻會》居雄切《正韻》居中切,音宮。《說文》弓,以近窮遠。象形。《釋名》弓,穹也。張之穹穹然也。《山海經》少皡生般,是始爲弓。《荀子·解蔽篇》倕作弓,浮游作矢,而羿精於射。《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爲弓,取六材,必以其時。六材旣聚,巧者和之。幹也者以爲遠也,角也者以爲疾也,筋也者以爲深也,膠也者以爲和也,絲也者以爲固也,漆也者以爲受霜露也。

車蓋橑。《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弓鑿廣四枚。《註》弓,蓋橑也。《疏》漢世名弓蓋爲橑子也。

射侯之數。《儀禮·鄕射禮》侯道五十弓。《疏》六尺爲步,弓之古制六尺,與步相應,而云弓者,侯之所取數,宜於射器也。《周禮·天官·司裘註》凡侯道,虎九十弓,熊七十弓,豹麋五十弓。

量地之數。《度地論》二尺爲一肘,四肘爲一弓,三百弓爲一里。三百六十步爲一里,卽三百弓也。《西域記》鼓小者聞五百弓。《註》五百弓,二里半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河閒國有弓高縣。《史記·韓王信傳》漢封頹當爲弓高侯。

水名。《史記·霍去病傳》濟弓閭。

姓。《廣韻》魯大夫叔弓之後。《韻會》漢有光祿勳弓祉。

與肱通。《公羊傳·昭三十一年》黑弓以濫來奔。《註》黑弓,二傳作黑肱。

與穹通。《史記·天官書》穹閭。《註》索隱曰:一作弓閭。弓音穹,蓋謂以氊爲閭,崇穹然。

【大】

大【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

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疏》大,長也。

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序官。

措大,士也。《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集韻》《韻會》《正韻》音泰。

《廣韻》《集韻》《韻會》唐佐切,音䭾。《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集韻》《韻會》《正韻》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叶徒計切,音第。《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羽】

羽【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集韻》《韻會》王矩切,音禹。《說文》鳥長毛也。《廣韻》鳥翅也。《易·漸卦》其羽可用爲儀。《書·禹貢》齒革羽毛。《傳》羽,鳥羽。《周禮·天官·庖人》冬行鱻羽。《註》羽,鴈也。

《地官·司徒》宜羽物。《註》翟雉之屬。《禮·月令》其蟲羽。《註》象物从風鼓葉,飛鳥之屬。

五聲之一。《周禮·春官·大師》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

《大司樂》凡樂,圜鐘爲宮,黃鐘爲角,大簇爲徵,姑洗爲羽。《註》凡五聲,宮之所生,濁者爲角,淸者爲徵羽。《禮·月令》其音羽。《註》羽數四十八,屬水者,以爲最淸物之象也。

《樂記》宮爲君,商爲臣,角爲民,徵爲事,羽爲物。《前漢·律歷志》羽,宇也,物聚臧宇覆之也。

舞者所執也。《書·大禹謨》舞幹羽於兩階。《傳》羽,翳也,舞者所執。《周禮·地官·舞師》敎羽舞。《註》羽,析白羽爲之,形如帗也。《左傳·隱五年》初獻六羽。公問羽數于衆,仲對曰:天子用八,諸侯六,大夫四。

山名。《書·舜典》殛鯀於羽山。《傳》羽山,東裔在海中。

《禹貢》蒙羽其藝。《疏》羽山,在東海祝其縣南。《史記·五帝紀註》羽山,在沂州臨沂縣界。

星名。《史記·天官書》其南有衆星,曰羽林天軍。《註》羽林三十五星,三三而聚散,在壘辟南,天軍也。

官名。《前漢·百官志》期門羽林。《註》師古曰:羽林,亦宿衛之官,言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也。一說羽,所以爲王者羽翼也。

姓。《左傳·襄三十年》羽頡出奔晉。

《山海經》羽民國,其人長項,身生羽。

《廣韻》《集韻》《韻會》王遇切,音雩。義同。

《集韻》《類篇》後五切,音戸。緩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五分其長,而羽其一。

【箭】

箭【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關西曰箭。《釋名》箭,進也。

竹之小者曰箭。《周禮·夏官》東南曰揚州,其利金錫竹箭。《註》箭,篠也。《史記·夏本紀》震澤致定,竹箭旣布。《竹譜》箭竹,高者不過一丈,節閒三尺,堅勁,中矢。江南諸山皆有之,會稽所生最精好。

漏箭。《周禮·挈壷氏註》主定漏刻,先王分十二時於一晝一夜,閒以漏箭,準十二時爲百刻,分晝夜而定長短,故立此官掌之。

博箸也。《博雅》博箸謂之箭。

《華山記》箭括峰上有穴,裁見天日,攀緣自穴中而上,有至絕頂者。

赤箭,藥名。《韓愈·進學解》赤箭靑芝。

《廣東新語》箭豬卽封豕,初本泡魚,化爲豕,毫在項脊閒,尺許如箸,白本黑端,人逐之則激毫以射。《集韻》或作翦、。

【横】

橫【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戸盲切《集韻》《韻會》《正韻》胡盲切,音黌。《說文》闌木也。

《唐韻》縱橫也。東西曰縱,南北曰橫。亦作從橫。《史記·蘇秦傳》合從連衡。《漢書音義》利合爲從,威權相脅爲橫。

《呂覽·離謂篇》失從之意,失橫之事。《註》關東六國爲從,關西爲橫。一曰以六攻一爲從,以一離六爲橫。

《楚辭·招隱》不知橫之與縱。《註》緯曰橫,經曰縱。

星名。《前漢·天文志》王梁之旁有八星絕漢,曰天橫。

縣名。《前漢·地理志》橫縣,屬琅邪郡。

學舍也。與黌通。《後漢·鮑德傳》修起橫舍。

姓。《風俗通》韓王子成號橫陽君,其後爲氏。

《唐韻古音》胡光切,音黃。《楚辭·九辯》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沈藏。葉菸邑而無色兮,枝煩挐而交橫。

《集韻》草名。《爾雅·釋草》傅,橫目。《註》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

《集韻》姑黃切,音光。漢門名。

《集韻》《正韻》戸孟切,衡去聲。不順理也。《孟子》待我以橫逆。《前漢·吳王傳》吳王日益橫。

卜兆名。《前漢·文帝紀》卜之,兆得大橫。

《唐韻》《集韻》古曠切,音桄。盛氣充滿也。《禮·樂記》鐘聲鏗鏗以立號,號以立橫,橫以立武。

《類篇》俎跗,橫木也。

【腰】

腰【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韻會》伊消切《正韻》伊堯切,持也。《玉篇》骻也。《釋名》腰,約也,在體之中,約結而小也。

馬名。《古今注》古駿馬有飛兔腰褭。

天下形勢亦稱腰。《戰國策》梁者,山東之腰也。《玉篇》本作要。《廣韻》或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