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绪何纷纠

出自:清代·李长霞《忆昔篇》

拼音:[yōu][xù][hé,hē,hè][fēn][jiū]

平仄:平仄平平平

忆昔别家时,时秋月维九。
仆人严驾俟,欲住安能久。
弱弟牵我衣,阿母执予手。
汝行勿怆神,努力奉姑舅。
谦以睦六亲,劳以事井臼。
以此慰我怀,戚戚将何有。
含涕拜慈亲,敢使慈言负。
欲忍更失声,寸心靡所守。
出门赴征轩,和铃声相叩。
我车已改阡,我母犹门首。
顾此两心摧,吞声恧自咎。
朝出稷下门,寒郊罢耕耦。
暮宿淄水滨,茅店依衰柳。
子女互啼饥,解囊陈芳糗。
剪烛暗虫飞,拂榻惊鼠走。
辗转永夜深,惝恍离心疚。
回思倚闾情,音容宛在右。
耿耿月照梁,肃肃风吹牖。
喔喔鸡号晨,灿灿星回斗。
旅思动苍茫,晨光辨陇阜。
去去勿复辞,忧绪何纷纠

查看原文

注释

【纷纠】1.亦作"纷糾"。 2.纠纷;纷扰;祸乱。 3.交错杂乱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忧】

忧【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尤救切,音祐。《玉篇》心動也。◎按《說文》集韻皆訓不動,惟玉篇訓心動。从心从尤。似應玉篇爲是。(憂)〔古文〕。今作憂。《說文》愁也。《爾雅·釋詁》思也。《疏》憂者。愁思也。《書·洪範》六極,三曰憂。

疾也。《禮·曲禮》某有負薪之憂。《註》憂或爲疾。

幽也。《易·乾卦》憂則違之。《註》謂時當幽隱也。

辱也。《易·繫辭》小人道憂也。

居喪曰憂。《書·說命》王宅憂。

孕病曰憂。《晉語》文王在母不憂。

人憂則頭低垂。《禮·曲禮》下于帶則憂。《註》憂則低也。

幽憂曰癙憂。《詩·小雅》癙憂以痒。《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凶禮哀邦國之憂。

姓。出《姓苑》。

《韻會》烏侯切,音謳。義同。《集韻》作㥑。

《集韻》《韻會》於救切。《集韻》慮也。詩序,百姓見憂。徐邈讀。

叶於希切,音衣。《易林》不見叔姫,使伯心憂。

叶衣虛切,音於。《易林》出入休居,安止無憂。《黃庭經》三神之樂由隱居,倏忽遊遨無遺憂。

叶伊姚切,音妖。《三略》士可下而不可驕,將可樂而不可憂。

叶一笑切,音要。《詩·王風》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後,逢此百憂。

《唐風》揚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繡,從子于鵠。旣見君子,云何其憂。鵠,居號切。

叶於糾切,音黝。《晉語》商之衰也,其銘有之,曰: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祇取憂也。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爲膏而,祇離咎也。《集韻》本作,或作懮。《說文》从心从頁。頁,首也。心憂則髮白。

《字彙補》亦與,浸失六書之原矣。

【绪】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纷】

紛【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正韻》敷文切,音芬。《說文》馬尾韜也。《玉篇》亂也,緩也。

《博雅》紛紛,衆也。

喜也。《易·卦》用史巫紛若吉。《釋文》紛,衆也,喜也。一云盛也。《前漢·禮樂志》羽旄紛紛。《註》紛紛言其多。

《書·顧命》筍席紛純。《疏》紛如綬,有文而狹者也。

《禮·內則》左佩紛帨。《註》紛帨,拭物之佩巾也。

《揚雄·羽獵賦》靑雲爲紛。《註》紛,旗旒也。

《集韻》符分切,音汾。紛縕,亂貌。

《韻補》叶孚焉切。《孫楚·雪賦》豐隆灑雪,交錯翻紛。膏澤偃液,普潤中田。

【纠】

糾【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居黝切《集韻》吉酉切,音朻。《說文》繩三合也。《史記·賈誼傳》何異糾纆。《註》《通俗文》云:合繩曰糾。

《博雅》舉也。《書·囧命》繩愆糾謬。《疏》糾,謂發舉其愆過。《左傳·昭六年》糾之以政。《註》糾,舉也。

《周禮·天官·大宰》以糾萬民。《釋文》糾,察也。

《小宰》凡宮之糾禁。《註》糾,猶割也,察也。

《詩·魏風》糾糾葛屨。《傳》猶繚繚也。《疏》稀疏之貌。

《後漢·公孫瓚傳》糾人完聚。《註》糾,收也。

《後漢·荀彧傳》收離糾散。《註》糾,合也。

《玉篇》告也。《廣韻》督也,參也,急也,戾也。

《集韻》舉夭切,音矯。《詩·陳風》舒窈糾兮。《傳》窈糾,舒之姿也。

《正韻》舉有切,音九。義同。

《韻補》叶居由切,結也。《嵆康·琴賦》瀄汨澎湃,䖤蟺相糾。放肆大川,濟乎中州。《正字通》俗從斗作紏,非。○按《說文》糾在丩部,今倂入。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