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草珠璀璨

出自:清代·顾嗣立《望接笋峰》

拼音:[lòu,lù][cǎo][zhū][cuǐ][càn]

平仄:仄仄平仄仄

朝游万年宫,暮宿天游观。
群峰绕曲溪,一日千万变。
纵目神飞扬,有口那能赞。
不须秉烛游,佳处已得半。
惟有接笋峰,青壁蹊径断。
紫翠立磔卓,通透光三段。
昨晚进石门,深坞斜阳慢。
望崖不能前,颈脰屡顾盼。
今晨扶筇来,露草珠璀璨
古洞翠毛零,葛藤恣延蔓。
鼯鼬上树窥,猿狖隔林唤。
忽见道士来,笑口指山畔。
云此通隐屏,绝顶有道院。
箫管云中闻,环佩月下见。
梯级八十一,彳亍跨两骭。
梯穷面峭壁,窸窣凌巧栈。
踸踔一足行,铁索双手换。
鸡胸行蚁伏,龙脊妖鼠颤。
頫临万丈潭,铿訇走匹练。
虽有贲育俦,下觑杂花眩。
师徒住此峰,往来百千遍。
雨过蹑屐登,不翅平地便。
君身长吴乡,丘壑类平衍。
亮无凌风翼,对此空眷眷。
余闻道士言,惊汗湿衣襻。
羊肠九折坂,王阳尚兴叹。
韩子最奸黠,遗书华阴县。
发肤敢毁伤,渊冰早兢战。
兹游虽好奇,何自取惊惋。
举手谢道士,我行亦已倦。
寄语峰头人,白云好娱玩。
乞我辟谷方,金丹炼九转。
服食待身轻,还来振羽翰。

查看原文

注释

【露草】1.沾露的草。 2.草名。即鸭跖草。
【璀璨】鲜明灿烂:明珠璀璨。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露】

露【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路。《說文》潤澤也。从雨路聲。《玉篇》天之津液,下所潤萬物也。《釋名》露,慮也。覆慮物也。《大戴禮》陽氣勝,則散爲雨露。《五經通義》和氣津凝爲露。《蔡邕·月令》露者,隂之液也。《白虎通》露者,霜之始。《禮·月令》孟秋,白露降。《詩·召南》厭浥行露。《箋》厭浥然濕,道中始有露,謂二月中嫁娶時也。

《小雅》英英白雲,露彼菅茅。《屈原·離騷》朝飮木蘭之墜露。《前漢·鼂錯傳》覆露萬民。《註》如淳曰:覆,䕃也。露,膏澤也。《春秋緯》武露布,文露沉。《註》甘露降其國,布散者,人尙武,沉重者,人尙文。

《玉篇》露,見也。《集韻》彰也。《禮·孔子閒居》風霆流形,庶物露生。《疏》露見而生。《左傳·襄三十一年》其暴露之。《戰國策》諸侯見齊之罷露。《註》在野曰露。

《左傳·昭元年》勿使有所壅閼湫底,以露其體。《註》露,羸也。《疏》肌膚瘦,則骸骨露也。

《正字通》軍中捷書曰露布。《後漢·禮儀志》請驛馬露布。《文心雕龍》露布者,露版不封,布諸視聽。

臺名。《史記·孝文紀》常欲作露臺。

《史記·楚世家》蓽露藍縷。《註》服虔曰:蓽露,柴車素大輅也。《後漢·靈帝紀》得民家露車共乗之。

《揚子·方言》覆結或謂之承露。

《正字通》庫露,器名。《皮日休詩》襄陽作髹器,中有庫露眞。《註》玲瓏空虛,故曰庫露。今諺呼書格曰庫露格。

《前漢·董仲舒傳》玉杯蕃露。《註》皆其所著書名也。《字彙補》繁露,冕之繅旒也。董仲舒春秋繁露,程大昌演繁露,皆取此義。

《爾雅·釋草》蔠葵,繁露。《註》承露也,大莖小葉,華紫黃色。

《汲冢周書》渠叟以䶂犬。䶂犬者,露犬也。能飛,食虎豹。

白露、寒露,名。見《後漢·律曆志》。

《詩·邶風》胡爲乎中露。《傳》中露,衞邑也。

姓。《廣韻》史記三皇紀,其後有州甫甘、許戲露、齊紀怡、向申呂,皆姜姓之後,爲諸侯。《魯語》以露堵父爲客。《風俗通》漢有上黨都尉露平。

【草】

草【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屮《唐韻》采老切《集韻》在早切《韻會》《正韻》采早切,音懆。《說文》作艸,百卉也。經典相承作草。《書·禹貢》厥草惟繇。《詩·小雅》在彼豐草。《禮·祭統》草艾則墨,未發秋政,則民弗敢草也。《註》草艾,謂艾取草也。《論衡》地性生草,山性生木。《大戴禮·易本命》食草者善走而愚。

《史記·陳丞相世家》惡草具進。《註》草,粗也。

《篇海》苟其禮也。《疏》草次,猶造次也。

《詩·小雅》勞人草草。《傳》草草,勞心也。

《易·屯卦》天造草昧。《疏》言天造萬物于草創之始。

《前漢·淮南王傳》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廼遣。《註》謂爲文之草藳。《百官志註》一曹有六人,主作文書起草。《後漢·寵傳》蕭何草律。

《魏志·衞覬傳》覬好古文,隷、草無所不善。

姓。《正字通》草中。

《韻補》脞五切,徂上聲。《徐幹·齊都賦》焚梗林,燎圃草。

此苟切,凑上聲。《邊讓·章華賦》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嬙之素肘。形便纖以嬋娟兮,若流風之靡草。

《說文》自保切,音皁。草斗,櫟實也,一曰橡斗子。《徐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染白爲黑,故曰草,通用。今俗書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無意義。

【珠】

珠【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章俱切《集韻》鍾輸切《正韻》專于切,珠曁魚。《周禮·天官·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

《博物志》江珠,琥珀別名。

《正字通》山海經濫水注:漢水多之魚,狀如覆銚,是生珠玉數,歷山楚水多白珠,蜀郡平澤出靑珠。左思云:靑珠黃環,西國琅玕碧珠,皆寶石名之以珠者也。

地名。《前漢·武帝紀》珠厓儋耳。《註》二郡在大海中,崖岸之邊出眞珠,故曰珠崖。《穆天子傳》天子舍于珠澤。《註》珠澤在越巂。《水經注》若水旁有光珠穴。

木名。《山海經》開明北有視玉珠樹。《註》論衡云:珠樹似珠,非眞珠也。

連珠,文家篇名。《傅序》連珠興於漢章帝之世,班固,賈逵,傅毅三子受詔作之,不指說事情,假喻達旨,合古詩勸興之義,欲使歷歷如貫珠,易睹而可悅也。《沈約·註連珠表》竊尋連珠之作,始於子雲,謂辭句連續,互相發明,若珠之結排也。

《韻補》叶音周。《易林》老猾大偸,東行盜珠。

【璀】

璀【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七罪切《集韻》《韻會》《正韻》取猥切,音漼。《說文》璀璨,玉光也。《孫綽·遊天台山賦》琪樹璀璨而垂珠。《註》璀璨,珠垂貌。

《抱朴子知止卷》戈甲璀錯。

《廣韻》玉名。

【璨】

璨【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倉案切《集韻》《韻會》蒼案切《正韻》倉晏切,音粲。《說文》玉光也。

《廣韻》美,玉。

《廣韻》璀璨。《孫綽·遊天台山賦》琪樹璀璨而垂珠。《註》璀璨,珠垂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