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非苟率

出自:清代·郑孝胥《端午桥制军属题余忠宣楷书卷》

拼音:[jīng][yíng][fēi][gǒu][shuài,lǜ]

平仄:平平平仄仄

尚书重忠义,甚喜得余阙。
五百七十年,向往记岁月。
阙称善楷书,此卷果精密。
气出乌丝阑,严整见风骨。
释褐授泗州,结习殊未脱。
当时为谁写,郑重署官阀。
安知弄翰手,挥戈乃尤杰。
孤立万贼中,江淮赖全活。
屯田治战具,经营非苟率
大厦既难支,终为寇所没。
翰林辞不往,守死信苦节。
书生任军旅,所恃祇抗烈。
戍边虽生还,望古犹郁勃。

查看原文

注释

【经营】1.筹划并管理(企业等):~商业ㄧ~畜牧业 ㄧ苦心~。 2.泛指计划和组织:这个展览会是煞费~的。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经】

經【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涇。《說文》織也。《玉篇》經緯,以成繒帛也。《易·屯卦》君子以經綸。《疏》經,謂經緯。

《易·頤卦》拂經於丘。《註》經猶義也。

《書·酒誥》經德秉哲。《傳》能常德持智。《左傳·昭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也。《註》經者,道之常。

《詩·大雅》經之營之。《傳》經,度之也。

《周禮·天官·冢宰》體國經野。《註》經,謂爲之里。《疏》南北之道謂之經,東西之道謂之緯。

《周禮·天官·大宰》以經邦國。《註》經,法也。王謂之禮經常所秉以治天下者也。

《禮·月令》毋失經紀。《註》謂天文進退度數。

《禮·經解疏》經解者,以其記六藝政敎之得失也。

《左傳·昭二十五年》爲夫婦外內,以經二物。《註》夫治外,婦治內,各治其物。

《論語》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何晏註》經,經死於溝瀆之中。《晉語》雉經於新城廟。《釋名》屈頸閉氣曰雉經,如雉之爲也。

《廣韻》古定切,音徑。經緯也。

織也。

《離騷·王逸註》經,徑也。《釋名》經,徑也。如徑路無所不通,可常用也。

《韻補》叶居良切。《韓愈·此日足可惜詩》閉門讀書史,淸風窗戸涼。日念子來遊,子豈知我情。別離未爲久,辛苦多所經。情音翔。《五經文字》作者,訛。

【营】

營【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余傾切《韻會》維傾切,音塋。《說文》市居也。从宮,熒省聲。

《玉篇》度也。《廣韻》造也。《詩·大雅》經之營之。《箋》營表其位。

《小雅》肅肅謝功,召伯營之。《箋》營治也。《易·繫辭》四營而成易。《疏》四度經營蓍策,乃成易之一變也。《韻會》東西爲經,周迴爲營。

《詩·小雅》營營靑蠅。《傳》營營,往來貌。《釋文》營說文作謍。小聲也。

《禮·禮運》營窟。《疏》地高則穴,地下則營壘,其土爲窟。

《韻會》軍壘曰營。《史記·黃帝紀》以師兵爲營衞。《註》正義曰:環繞軍兵爲營,以自衞轅門,卽其遺象。

《老子·道德經》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註》營,䰟也。一曰衞也。

營室,星名。《禮·月令》孟春之月,日在營室。

《前漢·王莽傳》人民正營。《註》師古曰:正營惶恐不安之意也。正音征。

《後漢·淸河王慶傳》夙夜屏營。《註》屏營,彷徨也。

《前漢·劉向傳》所以營惑耳目。《註》師古曰:營謂回繞之。

《敘傳》營信巫史。《註》鄧展曰營惑也。

《廣韻》州名。舜分靑州爲營州。《爾雅·釋地》齊曰營州。《註》自岱東至海。《疏》博物志云:齊有營丘,豈是名乎。《爾雅·釋丘》水出其左營丘。《註》今齊之營丘,淄水過其南及東。

縣名。《前漢·地理志》北海郡營陵。《註》或曰營丘。

營道,營浦,皆屬零陵郡。

營漢侯國。在濟南。見《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

鉤營,地名。《前漢·李陵傳》遮鉤營之道。

姓。《風俗通》周成王卿士,營伯之後。漢有京兆營郃。

與熒通。熒惑,星名。亦作營。見熒字註。

《集韻》懸扃切,音熒。辯解也。《莊子·人閒世》口將營之。《郭註》自救解不暇也。

叶于方切,音王。《張籍祭韓愈詩》薦待皆寒羸,但取其才良。親朋有孤稚,姻婚有辦營。

【非】

非【戌集中】【非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飛。《說文》違也。从飛下翄,取其相背。《玉篇》不是也。《書·說命》無恥過作非。《易·繫辭》辨是與非。

《玉篇》下也。

《玉篇》隱也。

《增韻》訾也。《孝經·五章》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

《玉篇》責也。《前漢·魏相傳》使當世責人非我。

山名。《山海經》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

姓。《風俗通》非子,伯益之後。

《集韻》《韻會》《正韻》尾切,音斐。《集韻》本作誹。謗也。《前漢·食貨志》不入言而腹非。《史記·平準書》作腹誹。

《鼂錯傳》非謗不治。《註》非,讀曰誹。

《韻會》方未切,音沸。本作誹。義同。

【苟】

苟【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垢。《說文》草也。

誠也。《魯語》夫苟中心圖民,知雖不及,必將至焉。

且也。《晏子·雜上篇》行廉不爲苟得,道義不爲苟合。

但也。《揚子·法言》非苟知之。

《韓詩外傳》指緣謬辭謂之苟。

磯名。《水經注》苟磯,亦曰南陽磯。

姓。《廣韻》漢有苟參。《急就篇》苟貞夫。《註》苟,草名也。所居饒之,因以爲氏。

《集韻》居侯切,音鉤。苟吻,草名。

《類篇》果羽切。《唐韻古音》讀矩。《蔡邕·述行賦》登高斯賦,義有取兮。則善戒惡,豈云苟兮。翩翩獨征,無疇與兮。

【率】

率【午集上】【玄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卛《廣韻》所律切《集韻》《韻會》《正韻》朔律切,音蟀。《說文》捕鳥畢也。象絲罔,上下其竿柄也。

《玉篇》遵也。《廣韻》循也。《書·太甲》率乃祖攸行。《詩·大雅》率西水滸。《註》循也。

《廣韻》領也,將也。《左傳·宣十二年》率師以來,惟敵是求。

《襄十年》牽率老夫,以至於此。

《廣韻》用也,行也。

《集韻》從也,自也。

《增韻》皆也,大略也。《前漢·宣帝紀》率常在下杜。《註》總計之說也。下杜,地名。《梁書·王僧儒傳》齊學士刻燭爲詩,四韻則刻一寸。以此爲率。

《增韻》募也。

率先也。《晉書·顧榮傳》榮身當士卒,爲衆率先。

《通韻》表的也。《後漢·何武傳》刺史古之方伯。方伯,一方表率也。

《正字通》差等也。《前漢·李廣傳》諸將率爲侯者,而廣軍無功。《註》率謂軍功封賞之科,著在法令者也。

高率。《世說新語》晉劉驎之好遊山澤,高率善史傳。

率略。《盧氏雜記》宋五坦率。《聞見錄》司馬溫公與洛中諸公作眞率會。

輕率。《論語》子路率爾而對。《註》輕遽貌。

《前漢·東方朔傳》率然高舉,遠集吳地。《註》率然,猶颯然。

《孫子·九地篇》善用兵者,辟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姓。《正字通》明有率慶。

兜率天。《太平廣記》心在兜率天彌勒宮中聽法。

《唐韻》《集韻》《正韻》所類切,音帥。《廣韻》鳥網也。

《正韻》同帥。《詩·邶風·旄丘序》方伯連率之職。《註》率,所類反。《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渠率。《註》與帥同。

《集韻》《韻會》《正韻》力遂切,音類。《集韻》計數之名。《周禮·天官·大宰賦貢以馭其用註》賦口率出泉也。《疏》釆地之民,口率出泉爲賦。《釋文》率,徐劉音類,戚音律。一音所律反。

《正韻》總率也。《易·王弼略例》率相比而無應。率,音類,又如字。

《集韻》《韻會》《正韻》劣戌切,音律。約數也。

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詹事屬官,有太子率更。《師古註》掌知刻漏,故曰率更。

《算經少廣章》宋祖冲之有密率乗除法。

彀率,彎弓之限也。《孟子》羿不爲拙射,變其彀率。

與繂同。緶緝也。《禮·玉藻》凡帶有率無箴功。《註》率,繂也。言帶用單帛密緝,兩邊不見用箴之功也。《釋文》率,音律。

《左傳·桓二年》藻率鞸鞛。《註》藻率,用韋爲之,所以藉玉也。率,音律。

《五音集韻》所滑切,音刷。量名。與鋝同。《史記·周本紀》其罰百率。《註》率,卽鍰也。音刷。孔安國曰:六兩曰鍰。率,舊本亦作選。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