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魈馘

出自:清代·范承谟《句留吟》

拼音:[shān][xiāo][guó]

平仄:平平平

春日溶溶向夜深,松涛砧韵漏沈沈。
兰亭少长频来梦,踏泛句留指碧岑。
碧岑高矗云盘曲,四野青濛星陆续。
手拂琼霄袖落霞,目低银汉回衡玉。
玉衡遥指凤凰城,望美人兮心怦怦。
瘦骨虽无缩地术,冰心尚信自天成。
仰天欲语心转苦,怀抱纵横天尺五。
奕叶貂蝉著国华,肯将姓氏污家谱。
倦眼迷离望莆田,酸风如箭射眸穿。
三年破榻悲谁语,几堵颓垣痛各天。
各天同难天应祐,紫电青霜乌巷胄。
将军亲执绣雕旗,跃马直前真荡寇。
一战成功抱犊闲,朝来泛水暮留山。
那知多少东陵兴,都付西风残照间。
董贾文章虫唧唧,穷通贵贱裈中虱。
谁御长风汗漫游。
我欲从之万事毕。
恍忽天际兮来我真人,驾玉麟兮饰宝琛。
建朱旆兮耀金廷,邀王乔兮酒数斟。
舞袁公兮抚真琴,《韶》《武》迭奏兮开余素心。
何以处此寂寞兮,闻太古之元音。
继而坐予芝山之巅、双松之下,启口微吟曰,海日升兮东方明,卿云烂兮泰阶平,仙霞开兮役五丁。
山魈馘,海鲵烹,何为凄怆憔悴兮,日劳劳而自戕其生君。
不见画角鸣兮鼓声起,为我殷勤慰诸子。
义仁忠勇万人魁,永寿芳名纪青史。
余乃爽然而惊、肃然而迎,三星在户,四顾一檠。
情耿耿,砧声清。

查看原文

注释

【山魈】动物名。猴属。狒狒之类。体长约三尺,头大面长,眼小而凹,鼻深红色,两颊蓝紫有皱纹,腹部灰白色,臀部有一大块红色脾胝,尾极短而向上,有尖利长牙,性凶猛,状极丑恶。古代传说以为山怪,又称"山萧"﹑"山臊"﹑"山?"﹑"山缫"等,记述状貌不一。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魈】

魈【亥集上】【鬼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相邀切《集韻》思邀切,音宵。山魈出汀州,獨足鬼。《抱朴子·登涉篇》山精,形如小兒,獨足向後,夜喜犯人,名曰魈。呼其名,則不能犯也。

【馘】

馘【戌集下】【首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韻會》古獲切《集韻》骨或切《正韻》古伯切,音蟈。《玉篇》截耳也。《說文》軍戰斷耳也。《詩·大雅》攸馘安安。《註》軍法,獲而不服,則殺而獻其左耳。《禮·王制》以訊馘告。《註》訊是生者,馘是死而截耳者。《爾雅·釋詁》馘,獲也。《註》今以獲賊耳爲馘。

《五音集韻》呼狊切,音洫。面也。《莊子·列禦》槁項黃馘。《說文》本作聝。《字林》截耳則作耳旁,獻首則作首旁。

叶况壁切,音翕。《詩·魯頌》矯矯虎臣,在泮獻馘。叶上德服。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