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协同寅

出自:明代·湛若水《寿杨石翁少师诞日适赐宴礼部》

拼音:[nèi,nà][wài][xié][tóng,tòng][yín]

平仄:仄仄平平平

少师群伦表,朗豁夙天人。
骥驹已超类,岐嶷与岳嶟。
蔼蔼文苑秀,皇皇秉丝纶。
垂翅权奸际,云雷见居屯。
藏纳似梁公,龙蛇十六春。
贤者固叵测,终复唐乾坤。
我师富才力,张弛在北辰。
浊河上滔天,清济中不浑。
先皇幸南北,留后报主身。
时与三二公,内外协同寅
旄头出东南,帷幄坐清尘。
深忧在心腹,岂但宁与彬。
城社杀狐鼠,事势岂易论。
及乎抱弓泣,危疑难重陈。
寅夜定大策,翊运扶紫宸。
圣人御皇极,正诏下高旻。
积弊一旦革,大礼无前因。
众论正嚣嚣,国狗亦狺狺。
处人骨肉间,两宫恩义均。
自非中理解,谁能定逡巡。
天子曰劳止,策勋命谆谆。
三让不拜封,世禄控亦频。
天子自仁孝,手敕加私亲。
从容对数语,封纳了不嗔。
自馀一召对,侃侃复訚訚。
帝亦为之慰,格君可渐臻。
公方论年秩,闭门解朝绅。
帝命加太傅,赐宴倍臣隣。
三四获所辞,乃饮春官醇。
皋夔皆赓歌,殊锡感明禋。
此日是何日,重阳更越旬。
寔维公华诞,岳降生甫申。
福德代不数,无乃天逸麟。
天寿且平格,周召古所伦。
永命在祈天,国脉亦以新。
维时贺宾至,公醉在帝闉。
贵介盛珠屦,所宝惟贤仁。
狄门多桃李,宁无入幕宾。
水也则狂简,滥竽亦效颦。
敬赋南山诗,万寿祝无垠。

查看原文

注释

【内外】1.内部和外部;里面和外面。 2.指皇后六宫和朝廷卿大夫。 3.指朝廷和地方。 4.指战时的后方和前方。 5.自身和外物。 6.内心和外表。 7.指修身和行事。 8.指女子和男子。 9.泛指男女尊卑长幼。 10.犹上下,左右。表示概数。 11.内典和外典,佛教徒称佛经和佛经以外的典籍。
【协同】1.各方互相配合:协同作战。 2.协助:请机修班协同安装设备。
【同寅】犹同僚。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内】

內【子集下】【入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奴對切,餒去聲。《說文》入也,从冂入,自外而入也。《玉篇》裏也。《增韻》中也。《易·坤卦》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前漢·鼂錯傳》先爲築室家,有一堂二內。《註》二房也。《韻會》房室曰內,天子宮禁曰內。漢制,天子內中曰行,內猶禁中也。唐有三內,皇城在長安西北隅,曰西內。東內曰大明宮,在西內之東。南內曰興慶宮,在東內之南。

五內,五中也。《魏志·王浚傳註》聞命驚愕,五內失守。

職內,官名。《周禮·天官註》職內,主人也。若今之泉所入,謂之少內。

河內,地名。《周禮·夏官·職方氏》河內曰冀州,其山鎭曰霍山。

《集韻》《正韻》儒稅切。同汭,水相入也。或省文作內。

《正韻》同枘。《周禮·冬官考工記註》調其鑿,內而合之。

《正韻》奴荅切。同納。《孟子》若已推而內之溝中。

【外】

外【丑集下】【夕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歪去聲。內之對,表也。《易·坤卦文言》義以方外。《家人彖傳》男正位乎外。《禮·祭義》禮也者,動於外者也。《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列子·仲尼篇》遠在八荒之外。

疏斥也。《易·泰卦彖傳》內君子,而外小人。《前漢·霍光傳》盡外我家。

度外,置之也。《後漢·光武紀》暫置此兩子于度外。

方外,散人也。《淮南子·道應訓》吾與汗漫期于九垓之外。

《集韻》五活切,音杌。《黃庭經》洞視得見無內外,存嗽五牙不飢渴,神華執中六丁謁。

叶征例切,音制。《詩·魏風》十畝之外兮。叶下泄逝。《說文》外,遠也。卜尚平旦,今若夕卜,于事外矣。會意。

【协】

協【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旪《唐韻》《正韻》胡頰切《集韻》《韻會》檄頰切,音挾。《說文》衆之同和也。从劦,十聲。《書·堯典》協和萬邦。《臯陶謨》同寅協恭。

《爾雅·釋詁》服也。《疏》協者,和合而服也。《書·微子之命》下民祇協。《晉書·虞溥傳》崇尚道素,廣開學業,讚協時雍,光揚盛化。

《集韻》與劦通。《山海經》惟號之山,其風若劦。通作協。

作汁。《周禮註》卿士汁日。《張衡·西京賦》五緯相汁。

【同】

同【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說文》合會也。《玉篇》共也。《廣韻》①也。《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

《廣韻》齊也。《書·舜典》同律度量衡。《詩·小雅》我馬旣同。

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傳》同猶聚也。

和也。《禮·禮運》是謂大同。《註》猶和也,平也。

《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註》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

《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註》律以竹,同以銅。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詩·小雅》赤芾金舄,會同有繹。

《周禮·地官·小司徒·井牧其田野註》司馬法曰:十成爲終,十終爲同,同方百里。《疏》謂之爲同者,取象震雷百里所聞同,故名百里爲同也。

爵名。《書·顧命》上宗奉同瑁。《註》同,爵。瑁,圭也。

州名。《廣韻》漢馮翊地有九龍泉,泉有九源,同爲一流,因以名之。《韻會》後魏以灃水攸同名州。

《正韻》通也。《莊子·在宥篇》聞廣成子在于空同之上。《註》呂吉甫曰:空同之上,無物而大通之處也。

姓。《正字通》唐有同谷。

《盧仝詩》仝不仝,異不異,是謂大仝而小異。

通作童。《列子·黃帝篇》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

《釋文》徒貢切,音洞。與詷同。《禮·祭統》鋪筵設同几,爲依神也。《註》同之言詷也。《疏》同之言詷也者,若單作同字,是齊同之同,非詷共之詷。若詷共之詷,則言旁作同。漢魏之時,字義如此,今則總爲一字。

叶徒黃切,音唐。《。

【寅】

寅【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也,象形。今作寅,東方之辰,一曰孟陬。《前漢·律歷志》引達於寅。《爾雅·釋天》太歲在寅曰攝提格。

《玉篇》演也,敬也,强也。《書·堯典》寅賔出日。《註》寅,敬也,以賔禮接之。出日,方出之日。蓋以春秋之旦,朝方出之日,而識其初出之景也。

《舜典》汝作秩宗,夙夜惟寅。《註》言蚤夜敬思其職也。

《臯陶謨》同寅協恭和衷哉。《註》謂當同其寅畏,協其恭敬,使民彝物,則各得其正也。

《廣韻》以脂切《集韻》《韻會》《正韻》延知切,也,夕部夤訓敬惕。今諸書寅字兼敬惕義。寅夤二字古疑通。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