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厉信所如

出自:明代·湛若水《赠大司成吕泾野先生之京诗》

拼音:[líng][lì][xìn,shēn][suǒ][rú]

平仄:平仄平仄平

揽辔即长途,立马凤城隅。
踟躇问赠言,赠言足闻欤。
吾闻虚受人,所以实若虚。
君看大海水,万壑皆争趋。
又看大空广,万物皆含敷。
大禹拜昌言,舜善与人俱。
夫子三人行,商也亦起予。
我生之初似太虚,我生之后形骸拘。
昔为天上云,今为井中鱼。
圣途万里远,君乘千里驹。
追风与逐电,淩厉信所如
璧水照心圆,皋比拥高居。
三千青衿子,六馆春风初。
岂无起予者,温故维新图。
敩学贵知新,不尽世师模。

查看原文

注释

【所如】所往。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淩】

淩【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力膺切《集韻》《韻會》閭承切,音陵。《博雅》淩馳也。一曰歷也。《木華·海賦》汎海淩山。

與掕通。《爾雅·釋言》淩,慄也。《註》淩懅戰慄。《疏》蒼云:掕慄也。郭言淩懅戰慄,則淩掕音義同。

水名。《前漢·地理志》泗水郡淩縣。《應劭曰》淩水所出。

姓。《三國志》吳淩統。與凌別。

【厉】

厲【子集下】【厂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力制切《正韻》力霽切,音例。《說文》旱石也。从厂,蠆省聲。《徐曰》旱石,麤悍石。《玉篇》磨石也。《詩·大雅》取厲取鍛。

磨也。《左傳·成十六年》秣馬厲兵。《荀子·性惡篇》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後利。

《說文》嚴也。《論語》聽其言也厲。

《廣韻》烈也,猛也。《禮·表記》不厲而威。

《玉篇》危也。《易·乾卦》厲无咎。

《爾雅·釋詁》厲,作也。《註》穀梁傳曰:始厲樂矣。《疏》興作也。《方言》厲,,吳曰厲。

《玉篇》虐也。《孟子》厲民以自養也。

《玉篇》上也。《詩·衞風》在彼淇厲。《韻會》岸危處曰厲。

《詩·衞風》深則厲。《註》以衣涉水,由帶以上曰厲。

《周禮·秋官·司厲註》犯政爲惡曰厲。

《爾雅·釋天》月在戌曰厲。

《韻會》醜惡也。《莊子·天地篇》厲之人夜半生子,恐其似己。

《史記·嚴安傳》民不夭厲。《註》厲,病也。

《前漢·儒林傳》以厲賢才焉。《註》師古曰:厲,勸勉之也。

《息夫躬傳》鷹隼橫厲。《註》師古曰:厲,疾飛也。

《正韻》厲鬼。《左傳·昭七年》子產曰:鬼有所歸,乃不爲厲。

《正韻》鞶厲,帶重也。《左傳·桓二年》鞶厲斿纓。

姓。《廣韻》漢有魏郡太守厲溫。

《集韻》《正韻》落蓋切,音賴。《前漢·地理志》厲鄕,故厲國也。《註》師古曰:厲,讀曰賴。

《史記·范雎傳》漆身爲厲。《註》厲,音賴。言以漆塗身,而生瘡爲病癩。

《韻會》力孽切《正韻》良薛切,厲,歌聲淸越也。

【信】

信【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㐰䚱《唐韻》息晉切《集韻》《正韻》思晉切,音訊。愨也,不疑也,不差爽也。《易·繫辭》人之所助者,信也。《左傳·僖七年》守命共時之謂信。

《爾雅·釋地》大蒙之人信。《註》地氣使然也。

《左傳·莊三年》一宿爲舍,再宿爲信。《詩·豳風》于女信處。

《周頌》有客信信。《註》四宿也。

符契曰信。《前漢·平帝紀》漢律,諸乗傳者持尺五木轉信。《註》兩行書繒帛,分持其一。出入關,合之乃得過。或用木爲之。《後漢·竇武傳》取棨信閉諸禁門。《註》棨,有衣戟也。

古人謂使者曰信。與訊通。《史記·韓世家》軫說楚王,發信臣,多其車,重其幣。《司馬相如·諭巴蜀檄》故遣信,使曉諭百姓。

州名。唐置信州,卽今廣信府。

姓。信陵君無忌之後。

複姓。《何氏姓苑》有信都,信平二氏。

《集韻》《正韻》升人切。與申同。《易·繫辭》往者,屈也。來者,信也。《詩·邶風》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同身。《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註》信圭,刻人形伸也。躬圭,刻人形屈也。

叶斯鄰切,音新。《詩·小雅》庶民弗信。叶上親。◎按《正韻》云:韓王信本與淮隂侯同名,嫌誤讀作新。今《敘傳》韓信音新,是信本有平、去兩音,其讀平者亦音,而非叶矣。

【所】

所【卯集中】【户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數上聲。《說文》伐木聲也。从斤,戶聲。

處所。《詩·鄭風》獻于公所。

《商頌》及爾斯所。

《漢制》車駕所在曰行在所。《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故所在曰行在所。

《關西方言》致力于一事爲所。所謂絕利一源也。《書·無逸》君子所其無逸。

《召誥》王敬作所。

語辭。《論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

誓辭。《論語》予所否者。《左傳·僖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

指物之辭。《禮·檀弓》其高可隱也。《註》謂高四尺所。《前漢·疏廣傳》問金餘尙有幾所。《註》幾所,猶幾許也。《張良傳》父去里所復還。《註》里所,猶里許也。

姓。漢武帝時諫議大夫所忠。

叶襄里切,音徙。《班固·西都賦》繚以宮牆,四百餘里。離宮別館,三十六所。

【如】

如【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音鴽。《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易·離卦》突如其來如。《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月名。《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語助辭。《論語》恂恂如也。《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凉如。縣名。《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見《禪燈錄》。

見《山海經》。

通作而。《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音茹。《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註》舉去聲。

《集韻》《類篇》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