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官书半放失

出自:清代·王颂蔚《丁松生文澜归书图》

拼音:[wén][dé][guān][shū][bàn][fàng][shī]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孝惠始除挟书律,屋壁山岩稍稍出。
是时篇牍极重大,联以缥绳书以漆。
《孝经》行疏策谦半,《酒诰》文繁简脱一。
蜀客奏赋铅须怀,吴人炙字青乃杀。
代以缣素便赍持,书之赫蹄致缜密。
自是篇卷鲜沦芜,荀经阮录代增益。
观文实储五十副,江陵尚存七万帙。
长兴雕印既?舆,孟蜀书林更牣溢。
官本监本绣梓精,晁氏陈氏簿录悉。
勤有堂惟仁仲遗,睦亲铺乃道人设。
金于平水置书肆,元之兴文务雕刷。
有明一代鲜善本,嘉隆以后椠尤劣。
秦晋赵藩皆刻书,不及会通与兰雪。
姚赵吴沈好移写,叶顾钱毛善鉴别。
宋元旧本什湮九,赖有诸贤订坠缺。
我朝稽古轶汉唐,延阁尊藏切云楶。
纯庙特开献书路,谒者求遍东西浙。
大?刬除方兴伪,汲冢捃护师春逸。
序录校上义放刘,活版排成制沿毕。
草茅未窥中秘书,三阁储珍逮英哲。
家家乐献鸡次典,人人许入龙威穴。
然脂怀饼土麇来,从此儒风振扬越。
上者古训钩郑服,次亦骚情掩贾屈。
余子龂龂讲版本,元钞宋椠森罗列。
振绮汪暨拜经吴,百宋一廛最奇崛。
云何菑晚极庚辛,焚如毒甚滈池厄。
岂独缣素充帷囊,直以经典代薪爇。
湘乡相公老开府,手扫凶欃扶日月。
郘亭厄厄求遗书,四部先刊甲与乙。
同时爰有丁龙泓,秘阁篇亡心菀结。
抱持愈比杜林艰,蒐集无逾任昉切。
礼典往往出秦余,目录一一订魏阙。
圭零锦断好护持,剑合珠还渐充实。
其功不在陈农下,此事留待程俱说。
永嘉旧本世尚多,安得先生尽搴撷。
迩来横海肆楼船,汉廷未暇修儒术。
颇闻守藏史不慎,文德官书半放失
子云老作輶轩语,素赍归致并精绝。
海外不乏歆向流,赤轴青纸肆钩抉。
我思拄杖医无闾,一探东丹读书室。

查看原文

注释

【文德】1.指礼乐教化。与"武功"相对。 2.写文章的道德。
【官书】1.旧时由官方编修或刊行的书。 2.〈书〉指文书;公文。
【放失】1.失,通"佚"。散失。 2.失,通"佚"。指散失的事物。 3.失,通"佚"。放纵不受约束。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文】

文【卯集下】【文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分切,音紋。《說文》錯畫也。《玉篇》文章也。《釋名》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周禮·天官·典絲》供其絲纊組文之物。《註》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禮·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

《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說文》序》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

《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

《易·坤卦》文在中也。《疏》通達文理。《史記·禮書》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太一,是謂太隆。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發舉則有文謀。

《禮·禮器》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史記·樂書》禮自外作,故文。《註》文猶動,禮肅人貌。貌在外,故云動。

《禮·樂記》禮減而進,以進爲文。樂盈而反,以反爲文。《註》文,猶美也,善也。

《左傳·僖二十三年》吾不如衰之文也。《註》有文辭也。

《前漢·酷吏傳》司馬安之文法。《註》以文法傷害人也。《又》按其獄皆文致不可得反。《註》言其文案整密也。

姓。《前漢·循吏傳》文翁,廬江舒人也。

《史記·諡法》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勤學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獸名。《山海經》放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蜂,岐尾,反舌,善呼,曰文文。

《集韻》文運切,音問。《論語》小人之過也,必文。《朱傳》文,飾之也,去聲。

眉貧切,音珉。飾也。《禮·玉藻》大夫以魚須文竹,劉昌宗讀。

《韻補》叶微勻切。《崔駰·達旨》摛以皇質,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爲仁。《張衡·西京賦》都邑游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

叶無沿切。《蔡洪棊賦》畫路表界,白質朱文。典直有正,方而不圓。

【德】

德【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而廉,剛而塞,彊而義。

《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周禮·地官》六德:知、仁、聖、義、中、和。

《玉篇》德,惠也。《書·盤庚》施實德于民。《詩·小雅》旣飽以德。

善敎也。《禮·月令》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註》德謂善敎。

感恩曰德。《左傳·成三年》王曰:然則德我乎。《疏》德加於彼,彼荷其恩,故謂荷恩爲德。《後漢·樊曄傳》光武微時,曄餽餌一笥,帝德之不忘。

《韻會》四時旺氣也。《禮·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諡法》綏柔士民,諫爭不威,執義揚善,曰德。

《說文》升也。

《玉篇》福也。

星名。《前漢·郊祀志》望氣王朔言,後獨見塡星出如瓜。有司皆曰:陛下建漢家封禪,天其報德星云。《註》德星,旣填星也。

《韻會》亦作悳。《前漢·賈誼傳》悳至渥也。

州名。《廣韻》秦爲齊郡地,漢爲平原郡。武德初爲德州,因德安縣以名之。

叶都木切,音篤。《謝惠連·雪賦》曹風以麻衣比色,楚謠以幽蘭儷曲。盈尺則呈瑞於豐年,袤丈則表沴於隂德。

叶得各切,當入聲。《易林》酒爲歡伯,除憂來樂,福善入門,與君相索,使我有德。

【官】

官【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觀。《說文》吏事君也。《玉篇》宦也。《論語·撰考》黃帝受地形,象天文,以制官。《周禮·天官疏》上古以雲鳥紀官,六官之號見於唐虞,堯育重黎之後,羲氏和氏之子,使掌舊職天地之官。其時官名,蓋曰稷曰司徒,是天官稷也,地官司徒也。

分命仲叔,使掌四時之官,春爲秩宗,夏爲司馬,秋爲士,冬爲共工。共工,冬官也。合稷與司徒,是六官之名見也。夏之官百有二十,公卿大夫元士,具列其數,殷之官二百四十,至周三百六十而大備,故曰設官分職,以爲民極。

《增韻》職也,使也,公也。《書·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材。《禮·王制》論定然後官之。

《周禮·春官·大宗伯》六命賜官。《註》謂自置其臣屬,治家邑也。

朝廷治事處曰官。《禮·玉藻》在官不俟屨。《註》趨君命也。《前漢·賈誼傳》學者所學之官也。

事也。《禮·樂記》禮樂明備,天地官矣。《疏》官猶事也,謂各得其事也。

身有五官。《孟子》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又》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

姓。

複姓。三氏,晉王官氏,魯亓官氏,楚上官氏。

與管通,宋元邊徼所司曰掌管,今爲土司長官。

叶古元切,音涓。《崔駰·大理箴》嗟兹大理,愼於爾官。賞不可不思,斷不可不虔。《說文》从宀从㠯。㠯猶衆也,與師同意。

【书】

書【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傷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商居切,,著也。从聿从者。隷省作書。《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註》書契,所以決斷萬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註》書,六書之品。

《地官·保氏》乃敎之六藝,五曰六書。《註》六書:象形、會意、轉注、處事、假借、諧聲。《許愼·說文序》黃帝之史倉頡初造書契,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

書有六體。《前漢·藝文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隷書、繆篆、蟲書。

《說文》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隷書。

《尙書序疏》諸經史因物立名,物有本形,形從事著,聖賢闡敎,事顯於言,言愜羣心,書而示法,旣書有法,因號曰書。故百氏六經總曰書也。《史記·禮書註》書者,五經六籍總名也。《釋名》書,庶也。紀庶物也。

《詩·小雅》畏此書。

《周禮·天官·司書註》主計會之簿書。

《左傳·昭六年》鄭人鑄書於鼎。

《左傳·昭六年》叔向使詒子產書。○按卽書牘也。

《前漢·董仲舒傳》對亡應書者。《註》書,謂詔書也。

官名。《前漢·成帝紀》初置尙書,員五人。

《百官公卿表》中書謁者。

【半】

半【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博漫切,般去聲。《說文》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爲物大,可以分也。《易·繫辭》思過半矣。《禮·學記》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韓非子·內儲篇》疑也者,以爲可者半,不可者半。

《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泮。大片也。《前漢·李陵傳》令軍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註》師古曰:半,讀曰判。判,大片也。

《韻補》叶眠切,音鞭。《道藏謌》遊雲落太陽,颰景凌三天。千秋似淸旦,萬歲猶日半。

【放】

放【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匸《唐韻》《集韻》《韻會》甫妄切,音舫。《說文》逐也。《小爾雅》棄也。《書·舜典》放驩兜于崇山。《疏》放逐。《左傳·宣元年》晉放其大夫胥甲父于衞。《註》放者,受罪黜免,宥之以遠。

《書·武成》放牛于桃林之野。《疏》據我釋之,則云放。

《禮·曲禮》毋放飯。《註》去手餘飯於器中。

《左傳·昭十六年》獄之放紛。《註》放,縱也。

《論語》隱居放言。《何晏註》放,置也,不復言世務。

《孟子》如追放豚。《趙岐註》放逸之豕。

《博雅》妄也。《玉篇》散也。《增韻》肆也,捨也。《正韻》廢也。

《廣韻》分兩切《集韻》甫兩切《正韻》妃兩切,音昉。同倣。學也。《玉篇》比也。《類篇》效也。《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疏》能放效上世之功。

《周禮·天官》食醫,凡君子之食恆放焉。《註》放,猶依也。

《孟子》放乎四海。《趙岐註》放,至也。

《集韻》分房切。方,或作放,倂船也。《前漢·禮樂志》神裴回若留放,殣冀親以肆章。《說文》从攴作放。放字原从攴作。

【失】

失【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質切,音室。得之反。《說文》縱也。一曰錯也,過也,遺也。《書·泰誓》時哉弗可失。《杜甫詩》雖乏諫諍資,恐君有遺失。

《集韻》《韻會》《正韻》同。《莊子·應帝王》自失而走。《荀子·哀公篇》其馬將失。《六書本義》與佚軼通。

《集韻》《韻會》式吏切《正韻》式至切,音試。《應楨華·林園集詩》示武恐荒,過亦爲失。凡厥羣后,無懈于位。

相关诗句
一探东丹读书室 我思拄杖医无闾 赤轴青纸肆钩抉 海外不乏歆向流 素赍归致并精绝 子云老作輶轩语 文德官书半放失 颇闻守藏史不慎 汉廷未暇修儒术 迩来横海肆楼船 安得先生尽搴撷 永嘉旧本世尚多 此事留待程俱说 其功不在陈农下 剑合珠还渐充实 圭零锦断好护持 目录一一订魏阙 礼典往往出秦余 蒐集无逾任昉切 抱持愈比杜林艰 秘阁篇亡心菀结 同时爰有丁龙泓 四部先刊甲与乙 郘亭厄厄求遗书 手扫凶欃扶日月 湘乡相公老开府 直以经典代薪爇 岂独缣素充帷囊 焚如毒甚滈池厄 云何菑晚极庚辛 百宋一廛最奇崛 振绮汪暨拜经吴 元钞宋椠森罗列 余子龂龂讲版本 次亦骚情掩贾屈 上者古训钩郑服 从此儒风振扬越 然脂怀饼土麇来 人人许入龙威穴 家家乐献鸡次典 三阁储珍逮英哲 草茅未窥中秘书 活版排成制沿毕 序录校上义放刘 汲冢捃护师春逸 大?刬除方兴伪 谒者求遍东西浙 纯庙特开献书路 延阁尊藏切云楶 我朝稽古轶汉唐 赖有诸贤订坠缺 宋元旧本什湮九 叶顾钱毛善鉴别 姚赵吴沈好移写 不及会通与兰雪 秦晋赵藩皆刻书 嘉隆以后椠尤劣 有明一代鲜善本 元之兴文务雕刷 金于平水置书肆 睦亲铺乃道人设 勤有堂惟仁仲遗 晁氏陈氏簿录悉 官本监本绣梓精 孟蜀书林更牣溢 长兴雕印既?舆 江陵尚存七万帙 观文实储五十副 荀经阮录代增益 自是篇卷鲜沦芜 书之赫蹄致缜密 代以缣素便赍持 吴人炙字青乃杀 蜀客奏赋铅须怀 《酒诰》文繁简脱一 《孝经》行疏策谦半 联以缥绳书以漆 是时篇牍极重大 屋壁山岩稍稍出 孝惠始除挟书律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