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人难假盖

出自:明代·黎民表《归田杂咏十二首 其一》

拼音:[lín][rén][nán,nàn,nuó][jiǎ,jià][gài,gě,hé]

平仄:平平平仄平

一雨淹晨暮,閒居似避喧。
邻人难假盖,樵客少过门。
脱粟应妨罄,残书懒自翻。
本无经济术,藏拙在乾坤。

查看原文

注释

【邻人】住家邻近的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邻】

鄰【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厸《唐韻》力珍切《集韻》《韻會》《正韻》離珍切,音粼。《廣韻》近也,親也。《正韻》比也。《釋名》鄰,連也。相接連也。《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

連界之國,亦稱鄰。《書·蔡仲之命》睦乃四鄰。

左右輔弼亦曰鄰。《書·益稷》臣哉鄰哉。《註》臣以人言,鄰以職言。

車聲。與轔通。《詩·秦風》有車鄰鄰。《註》衆車聲。

《集韻》《韻會》《正韻》良刃切,音吝。與甐通。《集韻》敝也。《正韻》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雖敝,不甐于鑿。《註》以輪之厚,石雖齧之,不能敝其鑿,旁使之動也。甐,本又作鄰。

叶陵延切,音連。《陸機·挽歌》人往有反歲,我行無歸年。昔居四民宅,今託萬鬼鄰。《正字通》本作鄰,隸作隣。今通作鄰。

【人】

人【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难】

難【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

《玉篇》不易之稱也。《書·臯陶謨》惟帝其難之。《咸有一德》其難其愼。

珠名。《曹植·美人行》珊瑚閒木難。《註》《南越志》曰:木難,金翅鳥沫所成碧色珠也。

姓。《正字通》南北朝難從党。見《姓苑》。

《集韻》《韻會》囊何切《正韻》奴何切。同儺。《集韻》難,卻除凶惡也。《周禮·春官·占夢》遂令始難歐疫。《夏官·方相氏》率百隸而時難,以索室驅疫。《禮·月令》季春,命國難。《又》季冬命有司大難。

《詩·小雅》其葉有難。《傳》難然盛貌。《釋文》乃多反。

《集韻》乃可切,音娜。同橠。詳木部橠字註。

《廣韻》奴案切《集韻》《韻會》《正韻》乃旦切,音㬮。《廣韻》患也。《易·否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禮·曲禮》臨難毋苟免。《周禮·地官·調人》掌司萬民之難,而諧和之。《註》難,相與爲仇讎。

詰辨也。《唐史·韋處厚傳》張平叔議糶鹽,韋處厚發十難以詰之。

《書·舜典》惇德允元而難任人。《傳》難,拒也。《釋文》乃旦反。

《公羊·隱八年·我入邴傳》其言入何難也。《註》難,辭也。《釋文》乃旦反,一音如字。

《孟子》於禽獸又何難焉。《註》難,責也。

人名。《左傳·文元年》難也收子。《釋文》乃多反,一音如字。

叶音臡。《汲冢周書》旁隊外權,隳城湮溪。老弱單處,其謀乃難。

【假】

假【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古雅切《集韻》《韻會》舉下切,音賈。《詩·小雅》不遑假寐。《註》不脫衣冠而寢。

借也。《禮·王制》大夫祭器不假。《左傳·桓六年》申繻曰:取于物爲假。

《周禮·六書註》假借者,令長之類是也。

《禮·曲禮》假爾泰龜有常,假爾泰筮有常。《疏》假,因也。

《楚漢春秋》會稽假守殷通。《註》假謂兼攝也。

《爾雅·釋詁》假,大也。《詩·大雅》假哉天命。《儀禮·士冠禮》髦士攸宜,宜之于假。

設辭。《列子·楊朱篇》楊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濟。禽子曰:假濟爲之乎。

北假,地名。《史記·秦始皇紀》使蒙恬渡,取高關陶山北假中。

與嘉同。美也。《詩·大雅》假樂君子。《中庸》作嘉。《毛傳》假,嘉也。

《集韻》《韻會》《正韻》何加切。與遐通。《揚子·法言》假言周於天地,贊於神明。《註》假作遐。

《集韻》《韻會》居迓切《正韻》居亞切,音價。休沐也。《晉書·王尼傳》護軍與尼長假。《歐陽修·題跋》言旬休,皆休假也。

《集韻》《正韻》與格同,至也。《易·萃卦》王假有廟。

叶胡故切,音互。《宋玉·招魂》結撰至思,蘭芳假些。人有所極,同心賦些。

叶古我切,音果。《陶潛·命子詩》旣見其生,實欲其可。人亦有言,斯情無假。

與嘏同。《禮·禮運》是謂大假。《纂言》假與嘏通。大假者,大其嘏詞也。

【盖】

盖【午集中】【皿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正字通》俗蓋字。(蓋)〔古文〕音匄。苫也。《左傳·襄十四年》乃祖吾離被苫蓋。《註》白茅,苫也,今江東呼爲蓋。

掩也。《書·蔡仲之命》爾尚蓋前人之愆。

覆也。《關尹子·八籌篇》其高無蓋。

車蓋。《周禮·冬官考工記》輸人爲蓋以象天,崇十尺。

語辭。《詩·小雅》謂天蓋高,謂地蓋厚。

《廣韻》胡切,音盍。亦苫蓋也。《集韻》靑齊人謂蒲席曰蒲蓋。

通盍,何不也。《禮·檀弓》子蓋言子之志于公乎。

《正韻》古沓切。地名。《孟子》王使蓋,大夫王驩爲輔行。《註》蓋,齊下邑也。《前漢·地理志》泰山郡蓋。

姓。《前漢·曹參傳》聞膠西有蓋公,善治黃老言。

蓋寬饒,字次公,魏郡人。

《韻補》居氣切,叶音旣。《宋玉·高唐賦》蜺爲旌,翠爲蓋,風起而止,千里而逝。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