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慎脩涂

出自:明代·黎民表《予告出京师贻同好诸子四首 其四》

拼音:[shàng,shǎng][yǒu,yòu][shèn][xiū][tú]

平仄:仄仄仄平平

扬旌出三河,引领望双阙。
饮饯倾路岐,缨緌尽朝列。
婉娈贻赠章,光辉夺明月。
上有慎脩涂,下有遄回辙。
懿此同心言,念之五情热。
昔如形与影,今为环与玦。
朽钝诚已疲,提携俟明哲。

查看原文

字义

【上】

上【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丄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

《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

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

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

上官,複姓。

《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

與尙通。《詩·魏風》上愼旃哉。《前漢·賈誼傳》上親,上齒,上賢,上貴。

《匡衡傳》治天下者審所上。

《韻補》叶辰羊切,音常。《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霓兮南上。

叶時刃切,音愼。《王微觀海詩》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瑩。忽乗摶角勢,超騰送崖上。

叶矢忍切,音審。《郭璞·遊仙詩》翹首望太淸,朝雲無增景。雖欲思陵化,龍津未易上。《說文》上,高也。指事。時掌切。◎按字有動靜音,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屬靜。今詳《說文》上聲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後倣此。

【有】

有【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慎】

㥲【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篇海》稱人切,音嗔。恚也。

《字彙補》古文愼字。註詳上。

【脩】

脩【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息流切《集韻》《韻會》《正韻》思留切,音羞。《說文》脯也。《正字通》肉條,割而乾之也。《釋名》縮也。腊脯乾燥而縮。《周禮·天官·膳夫》凡肉脩之頒賜皆掌之。《註》脩,脯也。

《內饔》凡掌共羞脩膴胖骨鱐,以待共膳。《註》脩,鍛脯也。《左傳·莊二十四年》女贄不過榛栗棗脩。《註》脩,脯也。《釋文》鍛脯加薑桂曰脩。

治也,習也。《書·說命》爾交脩子。《疏》令其交更脩治己也。《詩·大雅》脩爾車馬。《禮·禮運》講信脩睦。

《韻會》長也。《詩·小雅》四牡脩廣。《傳》脩,長也。

《大雅》孔脩且張。《屈原·離騷》路曼曼其脩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註》長也。

掃除也。《周禮·天官》掌百官之誓戒,與其具脩。《註》脩,掃除糞酒。《禮·祭義》宮室旣脩。《註》脩,設,謂除及黝堊。

備也。《周語》脩其簠簋。《註》備也。

久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目不荼,則及其大脩也,筋代之受病。《註》脩,猶久也。

儆也。《魯語》吾冀而朝夕脩我。《註》儆也。

乾也。《詩·王風》中谷有蓷,暵其脩矣。《傳》脩,且乾也。

《爾雅·釋樂》徒鼓鍾謂之脩。

草名。《山海經》賈超之山,其中多龍脩。《註》郭曰:龍須也。似莞而細,生山石穴中。

魚名。《山海經》橐山,橐水出焉,其中多脩辟之魚。

姓。《韻會》漢有屯騎校尉脩炳。

人名。《屈原·離騷》吾令蹇脩以爲理。《註》蹇脩,伏羲氏之臣也。

《正韻》云九切,音有。《周禮·春官·鬯人》廟用脩。《註》脩,器名,漆尊也。鄭康成曰:脩讀爲卣。

《集韻》他彫切,音祧。縣名,在信都。周亞夫封邑。《前漢·恩澤侯表序》孝景將侯王氏,脩侯犯色。《註》脩,讀曰條。

《類篇》思邀切,音宵。脩脩,羽敝也。《正字通》說文脩,脯也。修,飾也。分爲二。今脩修通。

【涂】

涂【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徒。水名。《說文》水出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澠。

水名。《水經注》涂水,出陽邑東北大嵰山。

溝涂也。《周禮·地官·遂人》百夫有洫,洫上有涂。《註》涂容乗車一軌。

同塗。《周禮·夏官·司險》設國之五溝五涂。《註》五涂徑畛。涂,道路也。

堂涂也。《爾雅·釋宮》堂涂謂之陳。《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堂涂十有二分。《註》謂階前。若今令甓祴也。《疏》令甓。塼也。祴,塼道也。

《玉篇》涂涂,露厚貌。

《爾雅·釋天》十二月爲涂月。

石名。《山海經》箕尾之山多涂石。

《廣韻》直魚切《集韻》陳如切,音除。水名。與滁同。《晉書·宣帝紀》王淩詐言吳人塞涂水。涂水卽滁水。

《集韻》《韻會》直加切,音秅。沮洳也。一曰飾也。

《集韻》余遮切,音耶。涿涂,山名,見《史記·匈奴傳》。

與余同。涂吾,水名。《山海經註》漢元狩二年,馬出涂吾水中。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