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窥逼濛汜

出自:明代·黎民表《登白云最高顶》

拼音:[xī][kuī][bī][méng][sì]

平仄:平平平平仄

灵岳奠南隩,凤翼矫而跱。
上干烛斗枢,下盘绝地理。
脩阪饶莃苓,回蹊荫楩梓。
东观极扶木,西窥逼濛汜
晨标赪霞截,夜气白虹起。
玉树发葱青,金潭耿清泚。
平生信经奇,兹山擅巨美。
图史谩莫传,倜傥固难纪。
倘骖飞龙游,长揖当途子。

查看原文

注释

【窥逼】伺机进逼。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西】

西【申集下】【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粞。《類篇》金方也。《說文》鳥在巢上也。日在西方而鳥栖,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篆。文作㢴,象形也。《前漢·律歷志》少隂者西方,西遷也。隂氣遷落物,於時爲秋。《尚書·大傳》西方者何,鮮方也。或曰鮮方,訊訊之方也。訊者,訊人之貌。

地名。《晉書·地理志》西郡。《韻會》唐置西州。

姓。《通志·氏族略》西氏。《姓苑》西門豹之後,改爲西。

《集韻》相咨切,音私。義同。

《篇海》蘇前切,音先。《前漢·郊祀歌》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飮榮泉。《後漢·趙壹傳·窮鳥賦》幸賴大賢,我矜我憐。昔濟我南,今振我西。

《韻補》斯人切,叶音辛。《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醴騰湧於隂溝,甘露被宇而下臻。朱桂黝鯈於南北,芝蘭阿那於東西。

《類篇》乙却切,音約。平量也。

《廣韻》籀文作。○按《玉篇》等書西字另一部。今从《字彙》《正字通》附入襾部。

【窥】

窺【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去隨切《集韻》《韻會》缺規切,音魁。《說文》小視也。《廣雅》窺視也。《論語》窺見室家之好。《玉篇》亦作闚。《莊子·秋水篇》用管闚天。

《集韻》犬蘂切。同跬。半步也。《司馬法》凡人一舉足曰跬。跬,三尺也。兩舉足曰步。步,六尺也。《前漢·息夫躬傳》雖有武蠭精兵,未有能窺左足而先應者也。《註》窺,音跬,半步也。

【逼】

逼【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彼側切《集韻》《韻會》筆力切,音偪。《說文》近也。《廣韻》迫也。《正韻》驅也。《集韻》或作偪。詳人部偪字註。

【濛】

濛【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正韻》莫紅切《集韻》《韻會》謨蓬切,音蒙。《說文》微雨也。《詩·豳風》零雨其濛。或作靀。

濛鴻,元氣未分貌。《春秋·命曆序》濛鴻萌兆。

水名。《水經注》水出上邽縣西北邽山。

水名。《山海經》邽山濛水出焉,南流注於洋水。

《廣韻》莫孔切《集韻》《韻會》《正韻》母摠切,音蠓。濛澒,大水。一曰小溝。

【汜】

汜【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音似。《說文》水別復入水也。《爾雅·釋水》水决復入爲汜。《疏》凡水之岐流復還本水者。《釋名》汜,止也。如出有所爲畢已復還而入也。

《說文》一曰汜,窮瀆也。《爾雅·釋丘》窮瀆,汜。《疏》謂困窮不通之水瀆名汜也。亦得名谿。《詩·召南》江有汜。《木華·海賦》枝岐潭淪,渤蕩成汜。

水名。在河南成臯縣。《山海經》浮戲之山,汜水出焉,北流注于河。《前漢·高帝紀》漢數挑成臯戰,楚軍不出,使人辱之。大司馬咎怒,渡兵汜水。半渡,漢擊之,大破楚軍。《註》臣瓚曰:今成臯東汜水是也。師古曰:此水舊讀音凡,今彼鄕人呼之爲祀。

縣名。《廣輿記》汜水縣屬開封府,古東虢地,漢成臯,隋汜水。

洲名。《水經注》龍陽縣汜洲長二十里,吳丹陽太守李衡植柑於其上。

濛汜,日入處也。《楚辭·天問》出自湯谷,次于濛汜。

《韻會》養里切,音以。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