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帽先删刺柘枝

出自:明代·黄衷《矩洲篇》

拼音:[fáng][mào][xiān][shān][cì,cī][zhè][zhī,qí]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早岁艳时誉,镂悰铁砚规。
春风辞绛帐,夜月映书帷。
长啸闻苍昊,清吟动碧漪。
碧漪浩浩接南溟,几欲乘涛淩太清。
豪鲸妖蜃肆光怪,皓兔朱乌失晦明。
敛柁回樯厌渺漫,重崖复巘寻真伴。
橘中壶里各乾坤,麟脯龙根充列馔。
上界真人开玉宇,运斗调元临下土。
巨川名岳召仙才,驱摄雷霆簸云雨。
玄功洽九垓,涓滴沦枯莽。
驾凤骖鸾附壮游,谁知蒲柳暗惊秋。
霞裾雾縠馀光彩,野性终教恋矩洲。
矩洲之上一亩宫,蒋生三径偶然同。
匏悬未见来双燕,离立还堪荫四松。
随山馆弄水轩情,知不及辟疆园宁。
须更置平泉,石但拟人称。
角里村沙际,春归望帝悲。
夏阴时爱啭黄鹂,留人短柮煨山芋,祛暑双鬟剥水芝。
御柳亭亭摇翠葆,海棠蕊吐缠丝瑙。
移科旋觉蜡梅生,照影将期苍桧老。
薜茑敷岩疑叆叇,杜蘅芳结幽贞佩。
扶桑素艳斗红妆,斑蠡游苗如列队。
榴缀霜房锦贝披,杨梅小绀杏酸时。
伤霖恨褪绯樱实,妨帽先删刺柘枝
荔熟繁星森赤赪,芭蕉倚日青罗扇。
篱收薏苡琲筐盈,架绾蒲萄珠几丳。
雄李肤腴绿蕴丹,密云羊枣弄金丸。
柑垂佛手虫丝罥,罗望来禽茧粒残。
枸杞子,决明花,露葵香菌旧浑家。
瓷瓶净注黄梨液,石火新烹苦茗芽。
拂袂清风不可攀,衡门昼倩白云关。
潆泂练带寒江外,缥缈芙蓉夕照间。
鹤莎足认溪边路,草艇横桥烟火暮。
粉绘徒传处士居,郊墟谩揭高人步。
五经掩壁空便腹,战蚁虚床罢蕉鹿。
远梦游吴访石头,因之适越登天目。
天目峥嵘惬大观,循溪曲曲发荃兰。
烟岚足底从生没,丘壑胸中自屈蟠。
桃叶舞,竹枝歌,矩洲之上乐如何。
卷舒无亦閒踪迹,鹏翼蝇须若个多。

查看原文

注释

【柘枝】1.柘枝舞的省称。 2.荔枝的一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妨】

妨【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敷方切《正韻》敷房切,音芳。《說文》害也。一曰礙也。《隋書·太子勇傳》數被讒毀,歎曰:我大覺身妨。

敷亮切,音訪。《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軒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巍峩拔嵩華,騰躍較健壯。

【帽】

帽【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釋名》冒也。《說文》本作冃。《徐鉉曰》今作帽。帽名猶冠。義取蒙覆其首,本纚也。古者冠無帽,冠下有纚,以繒爲之。後人因之帽於冠,或裁纚爲帽。自乗輿宴居,下至庶人無爵者,皆服之。江左時,野人已著帽,人士亦往往而見,但無頂圈矣,後乃高其屋云。《隋書·禮儀志》帽,自天子下及庶人通冠之,以白紗者名高頂帽。

有繒皂雜紗爲之,高屋下裙,蓋無定準。《唐書·車服志》烏紗帽者,視事及燕見賔客之服也。

通作冒。《史記·絳侯世家》薄太后以冒絮提文帝。《註》應劭曰:陌額絮也。晉灼曰:巴蜀異物志謂,頭上巾爲冒絮。

【先】

先【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蘇前切《集韻》《韻會》蕭前切,霰平聲。《說文》先,前進也。从人之。《徐曰》之,往也,往在人上也。一曰始也,故也。《玉篇》前也,早也。《孝經·感應章》必有先也。《老子·道德經》象帝之先。

祖父已歾曰先。《司馬遷·報任安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姓。《韻會》晉有先軫。

《韻會》凡在前者謂之先,則平聲。先而導前與當後而先之,則去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先見切,音霰。《增韻》先之也。《正韻》相導前後曰先後。《周禮·夏官·大司馬》以先愷樂,獻于社。《註》先猶導也。《史記·酈食其傳》沛公吾所願從游,莫爲我先。

先事而爲曰先。《易·乾卦》先天而天弗違。《禮·月令》先立春三日。

當後而前曰先。《左傳·文二年》不先父食。《孟子》疾行先長者。《老子·道德經》先天地生。

《廣韻》娣姒曰先後。《前漢·郊祀志》神君者,長陵女子。以乳死,見神于先後宛若。《註》孟康曰:兄弟妻相謂先後。師古曰:古謂之娣姒,今關中俗呼爲先後,吳楚呼之爲妯娌。

《韻會》《正韻》蘇典切,音跣。《越語》句踐親爲夫差先馬。《韻會》前漢太子,太傅少傅屬官有先馬。後漢職如謁者,太子出,則當直者前驅導威儀也。或作洗。

【删】

删【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牘,故曰孔子刪詩,言有所取捨也。會意。《廣韻》又除削也。《前漢·律歷志》刪其僞辭,取正義著於篇。

【刺】

刺【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七賜切《正韻》七四切,此去聲。《說文》刺,直傷也。从刀束。《爾雅·釋詁》刺,殺也。《春秋·僖二十八年》公子買戍衞,不卒戍刺之。《公羊傳》刺之者何,殺之也。

《儀禮·士相見禮》庶人則曰刺草之臣。《註》刺猶剗除之也。

《前漢·郊祀志》刺六經中作王制。《註》刺,采取之也。

《廣韻》針刺也。以針黹物曰刺。

《韻會》棘芒也。

《釋名》書姓名於奏白曰刺。《後漢·禰衡傳》建安初游洛下,始達穎川,隂懷一刺,旣而無所之,至刺字漫滅。

《詩·大雅》天何以刺。《毛傳》刺,責之。

《周禮·秋官》司刺掌三刺,一訊羣吏,二訊羣臣,三訊萬民。《註》刺,訊決也。

刺史,官名。《韻會》漢武帝初置刺史,掌奉詔察州。成帝更名牧,哀帝復爲刺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迹切,音磧。穿也,傷也。《增韻》刃之也。《孟子》刺人而殺之。

針黹也。《史記·貨殖傳》刺繡文,不如倚市門。

偵伺也。《前漢·燕王旦傳》燕王旦遣幸臣之長安問禮儀,隂刺朝廷事。

《韻會》黥也。

撐也。《史記·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韓愈詩》峻瀨乍可刺。

刺刺,多言貌。《管子·心術篇》焉能去刺刺爲咢咢乎。《韓愈·送殷員外序》丁寧顧婢子,語刺刺不能休。

七計切,音砌。《詩·魏風》維是褊心,是以爲刺。《集韻》俗作㓨。《韻會》从朿从刀。俗作刺,誤。剌音辣。

【柘】

柘【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夜切,音蔗。《說文》桑屬。《蠶書》柘葉飼蠶爲絲,中琴瑟絃,淸響勝凡絲。

《周禮·考工記》弓人取幹之道,柘爲上。

《禮·投壷》矢以柘若棘,毋去其皮。

《本草》其本染黃赤色,謂之柘黃,天子服。

《崔豹·古今註》桑實曰葚,柘實曰佳。

奴柘。《本草·陳藏器曰》似柘,節有刺,冬不彫。

《南方草木狀》諸柘,一曰甘蔗。《宋玉·招䰟》胹龞炮羔,有柘漿些。

縣名。《前漢·地理志》屬淮陽郡。

山名。《山海經》松山之北有柘山。

姓。《統譜》春秋柘稽,漢柘溫舒。

《唐韻古音》之怒切。《詩·大雅》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帝遷明德,串夷載路。

【枝】

枝【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支。《說文》木別生條也。《徐曰》自本而分,故曰別生。《廣韻》枝柯也。《左傳·隱八年》疏枝布葉分。

散也。《易·下繫》中心疑者其辭枝。

與支通。《詩·大雅》本支百世。左傳作本枝。

支持也。《史記·項羽紀》諸將懾服,莫敢枝梧。《瓚曰》小柱爲枝,斜柱爲梧。

干支亦作幹枝。《博雅》甲乙爲幹。幹者,日之神也。寅卯爲枝。枝者,月之靈也。

手節曰枝。《孟子》爲長者折枝。《趙岐註》折枝,按摩手節也。

《管子·度地篇》水別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

枝江,縣名。《前漢·地理志》屬南郡。

姓。《姓苑》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後爲枝氏。

《集韻》翹移切,音祇。枝指,多指也。《莊子·駢拇篇》駢拇枝指。

《集韻》渠羈切,音奇。《字林》橫首枝也。

《集韻》居僞切,音攱。祭山名。

與校通。《儀禮·士昏禮》主人拂几授校。《註》校,几足,古文爲枝。與卽枚也。

相关诗句
鹏翼蝇须若个多 卷舒无亦閒踪迹 矩洲之上乐如何 竹枝歌 桃叶舞 丘壑胸中自屈蟠 烟岚足底从生没 循溪曲曲发荃兰 天目峥嵘惬大观 因之适越登天目 远梦游吴访石头 战蚁虚床罢蕉鹿 五经掩壁空便腹 郊墟谩揭高人步 粉绘徒传处士居 草艇横桥烟火暮 鹤莎足认溪边路 缥缈芙蓉夕照间 潆泂练带寒江外 衡门昼倩白云关 拂袂清风不可攀 石火新烹苦茗芽 瓷瓶净注黄梨液 露葵香菌旧浑家 决明花 枸杞子 罗望来禽茧粒残 柑垂佛手虫丝罥 密云羊枣弄金丸 雄李肤腴绿蕴丹 架绾蒲萄珠几丳 篱收薏苡琲筐盈 芭蕉倚日青罗扇 荔熟繁星森赤赪 妨帽先删刺柘枝 伤霖恨褪绯樱实 杨梅小绀杏酸时 榴缀霜房锦贝披 斑蠡游苗如列队 扶桑素艳斗红妆 杜蘅芳结幽贞佩 薜茑敷岩疑叆叇 照影将期苍桧老 移科旋觉蜡梅生 海棠蕊吐缠丝瑙 御柳亭亭摇翠葆 祛暑双鬟剥水芝 留人短柮煨山芋 夏阴时爱啭黄鹂 春归望帝悲 角里村沙际 石但拟人称 须更置平泉 知不及辟疆园宁 随山馆弄水轩情 离立还堪荫四松 匏悬未见来双燕 蒋生三径偶然同 矩洲之上一亩宫 野性终教恋矩洲 霞裾雾縠馀光彩 谁知蒲柳暗惊秋 驾凤骖鸾附壮游 涓滴沦枯莽 玄功洽九垓 驱摄雷霆簸云雨 巨川名岳召仙才 运斗调元临下土 上界真人开玉宇 麟脯龙根充列馔 橘中壶里各乾坤 重崖复巘寻真伴 敛柁回樯厌渺漫 皓兔朱乌失晦明 豪鲸妖蜃肆光怪 几欲乘涛淩太清 碧漪浩浩接南溟 清吟动碧漪 长啸闻苍昊 夜月映书帷 春风辞绛帐 镂悰铁砚规 早岁艳时誉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