氍毹规室

出自:明代·黄省曾《独漉篇》

拼音:[qú][shū][guī][shì]

平仄:平平平仄

独漉独漉,灵沼昆明。
灵沼尚可,昆明悲我。
戈船浮南,楼船在北。
凤盖缤纷,华旗照烛。
石鲸峨峨,扬鬣奋首。
雷雨满盈,常自鸣吼。
云留不归,风来自香。
牵牛织女,白日相望。
清凉之殿,中夏含霜。
氍毹规室,沈吟孔光。
千门万户,皆巳禾黍。
玉树青葱,独在黄土。

查看原文

注释

【氍毹】1.毛织地毯: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毹。 2.旧时戏台演出常铺红色氍毹,因以“氍毹”或“红氍毹”代称戏台:氍毹久擅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氍】

氍【辰集下】【毛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8画

《玉篇》巨俱切《唐韻》其俱切《集韻》權俱切,。

【毹】

毹【辰集下】【毛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羊朱切,音兪。《說文》氍毹也。《風俗通》織毛褥曰氍毹。《南史·夷貊傳》梁大同中,高昌國獻蒲桃、良馬、氍毹等物。《古樂府》坐客氊氍毹,五木香。《韓愈·李正封·郾城聮句》兩廂鋪氍毹,五鼎調勺藥。或書作毺。《三輔黃圖》溫室規地以罽賓毺。亦作㲣。《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貂襜褕。或作氊氍㲣。《通俗文》氍㲣之細者名毾㲪。

《廣韻》山芻切《集韻》雙雛切,音㡏。

《集韻》舂朱切。音輸。義、氀。

【规】

規【酉集上】【見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居追切《集韻》《韻會》均窺切《正韻》居爲切,。《說文》有法度也。《玉篇》正圜之器也。《禮·經解》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圜。《前漢·律歷志》衡運生規,規圜生矩。《莊子·馬蹄篇》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時則訓》規者所以圜萬物也。

以法正人曰規。《書·征》官師相規。《傳》規,正也。《詩·衞風·淇奥序》武公能聽其規諫。《疏》正圜以規使依度,猶正君以禮使人德,故謂之規諫。

規,求計也。《左傳·昭二十六年》規求無度。

規避違法,以方爲圜也。《正字通》引唐書:規影徭賦。

謀度也。《禮·儒行》其規爲有如此者。《疏》但自規度所爲之事而行。《戰國策》齊無天下之規。《註》規猶謀也,謂無謀齊者。後漢書凡謀皆作規。

畫也。《周語》成公之生也,其母夢神規其臀以墨。

日月圓曰規。《謝靈運·遊南亭詩》密林含餘淸,遠峰影半規。《註》日落峰外,隱其半也。《韓愈·翫月詩》前夕雖十五,月長未滿規。《文苑英華·海日初出賦》赫赫光滿,規規質圓。

規田。《禮·王制·百畝之分疏》偃豬之地,九夫爲規,四規而當一井。

官名。《金史·百官志》規措官,正七品,掌灌漑民田。

魚名。《沈括·補筆談》浙東人呼河豚爲規魚。

有生海中者,腹上有刺,名海規吹肚魚。

鳥名。《埤雅》杜鵑,一名子規。或作鳺巂。

規矩,獸名。詳矩字註。

姓。明規恂,弘治中敎授,夏邑人。

《韻會小補》惠圭切,音攜。車輪一周爲一規。通作巂。《禮·曲禮》立視五巂。《註》巂,猶規也。謂輪轉之度。《音釋》巂,本又作規。

《集韻》規恚切,去聲。規規,驚視自失貌。《莊子·秋水篇》規規然自失也。

《集韻》呼役切,音狊。本作瞁。驚視貌。

《音學五書》居何切,古音歌。《淮南子·主術訓》若(缺一欲字)規之,乃是離之。《揚子·法言》問蕭何、曹參,曰:蕭也規,曹也隨。《說文》从夫从見。《字統》丈夫識用必合規矩,故字从夫。《正字通》按因夫立解未詳,考䂓與矩从矢也。當作䂓。古文作槼。

《字彙補》䂓音吸。字辨訓驚視,與規不同。《字彙總略》以規字音吸,䂓字爲規矩之規,非是。錄備考。

【室】

室【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曰宮,因其財物充實曰室。室之言實也。《易·繫辭》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書·蔡仲之命》以蕃王室。《詩·豳風》曰爲攺歲,入此室處。

《周禮·地官註》城郭之宅曰室。

宗廟曰世室。《周禮·冬官考工記》夏后氏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註》世室,宗廟也。

夫以婦爲室。《禮·曲禮》三十曰壯,有室。

營室,星名。《朱子·詩傳》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是時可以營制宮室,故謂之營室。

山名。《史記·封禪書註》崧高山有大室,少室二山,以山有石室,故名。

壙穴。《詩·唐風》百歲之後,歸于其室。

姓。《正字通》宋衞將軍室种。

《集韻》《韻會》式吏切。《正韻》式至切,音試。《集韻》居也。《左思·魏都賦》窺玉策於金縢,按圖錄於石室。考曆數之所在,察五德之所蒞。

叶書藥切,音爍。《焦氏·易林》歲暮華落,陽入隂室。萬物伏匿,藏不可得。得音鐸。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