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閟丹鲤藏

出自:明代·黄省曾《并南峰后攀风篁岭酌龙井泉览神运片云二石一首》

拼音:[jì][bì][dān][lǐ][cáng,zàng]

平仄:仄仄平仄平

旭舆缭金滩,晨坞罙绿阙。
寥阒灵异乡,荒䀛遁沦辙。
穹林隐天崇,纡涧洒流折。
中屦都澹清,耳目亦瑩澈。
嶕升揽英颢,崒止轶埃壒。
风篁伫新郁,龙泉饮古渫。
萧楼始一跻,妙石得双阅。
霄中仙掌抗,霞里片云揭。
迹閟丹鲤藏,事往银简灭。
恨不总羲辔,处此玩恬悦。

查看原文

字义

【迹】

迹【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資昔切,音積。《說文》步處也。《廣韻》足跡也。《左傳·宣十二年》遷大國之迹于鄭。《前漢·揚雄傳》擬足而投迹。《淮南子·說山訓》足蹍地而爲迹。

凡功業可見者曰迹。《書·武成》太王肇基王迹。《前漢·王褒傳》索人求士者,必樹霸迹。

凡前人所遺留者曰迹。《莊子·天運篇》《六經》先王之迹也。

凡有所遵循亦曰迹。《書·蔡仲之命》爾乃邁迹自身。《註》仲無所因,故曰邁迹。《前漢·平當傳》深迹其道,而務修其本。《註》謂求其踪迹。

凡有形可見者皆曰迹。《淮南子·說山訓》循迹者,非能生迹者也。《唐書·魏徵傳》豈有君臣同心事形迹者。

循實而考之亦曰迹。《前漢·功臣表》迹漢功臣。

《杜欽傳》將以求天心,迹得失也。

風迹,風化之迹也。《後漢·朱浮傳》頗欲厲風迹。

迹射,尋迹而射也。《前漢·王尊傳》將迹射士千人。

迹人,官名。《周禮·地官·迹人註》迹之言跡。知禽獸處也。

與跡同。《文中子·問易篇》心跡之判久矣。

與蹟通。《詩·小雅》念彼不蹟。《註》謂不循故道也。

叶卽略切,音爵。《陸機·演連珠》火壯則煙微,性充則情約。是以殷墟有感物之悲,周京無佇立之迹。《集韻》或作。

【閟】

閟【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兵媚切,音祕。《說文》閉門也。

凡隱而不發皆作閟。《詩·鄘風》視爾不臧,我思不閟。《傳》閟,閉也。《釋文》閟,悲位反。《左傳·莊三十二年》初公築臺臨黨氏,見孟任,從之閟。《註》閟,不從公。

《閔二年》狐突曰:命以時卒,閟其事也。《註》冬十二月閟盡之時。《前漢·盧綰傳》綰愈恐閟匿。

《玉篇》愼也。《書·大浩》天閟毖我成功所。《傳》言天愼勞我周家成功所在。

神也。《詩·魯頌》閟宮有侐。《箋》閟,神也。

《正韻》深也,幽也。《詩·魯頌·閟宮朱傳》深閉也。

《五音集韻》彼義切,音賁。義同。

【丹】

丹【子集上】【丶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單。赤色丹砂也。《書·禹貢》礪砥砮丹。《山海經》丹以赤爲主,黑白皆丹之類。《陶弘景曰》卽朱砂也。

道家以烹鼎金石爲外丹,吐故納新爲內丹。《黃庭經》九轉八瓊丹。《註》八者:朱砂,雄黃,空靑,硫黃,雲母,戎鹽,硝石,雌黃也。

《博物志》和氣相感,則陵出黑丹。仁主壽昌,民延壽命,天下太平。

以朱色塗物曰丹。《揚雄·解嘲》朱丹其轂。

容美曰渥丹。《詩·秦風》顏如渥丹。

赤心無僞曰丹。《謝朓詩》旣秉丹石心,寧流素絲涕。

姓。漢丹玉,宋丹山,明丹衷。

丹陽,郡名。漢武帝攺鄣郡爲丹陽郡。晉武帝分立宣城,毗陵二郡。

州名。本赤翟地,元魏置汾州,後改丹州。

《崔豹古今註》丹徼,南方徼,色赤,故稱丹徼,爲南方之極也。

丹丹,國名。見《南史》。

《山海經》鳳凰產于丹穴。

竊丹,鳥名。爲九鳳之一。

牡丹,花名。《本草》一名鼠姑。

木丹,梔子花別名。紫丹,茈草別名。

叶都懸切,音顚。《陸機·羅敷歌》南崖充羅幕,北渚盈輧軒。淸川含藻景,高岸被華丹。《說文》丹巴,越赤石。外象丹井,中象丹形,靑彤雘等字从此。

【鲤】

鯉【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良止切《集韻》《韻會》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風》豈其食魚,必河之鯉。《陶弘景·本草》鯉最爲魚中之主,形旣可愛,又能神變,乃至飛越山湖,所以琴高乗之。《酉陽雜俎》道書以鯉多爲龍,故不欲食。《正字通》神農書曰:鯉爲魚王,無大小,脊旁鱗皆三十有六,鱗上有小黑點,文有赤白黃三種。○按《爾雅·釋魚》鯉、鱣二字相偶,無二名。毛公、《說文》誤謂《爾雅》以鱣釋鯉,遂合鱣、鯉爲一,非也。

唐制,佩用魚符,亦象鯉形。

書扎曰雙鯉。《古樂府》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李商隱詩》雙鯉迢迢一紙書。《註》古人尺素結爲鯉魚形,卽緘也。《類篇》亦作。

【藏】

藏【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匨《唐韻》昨郞切《正韻》徂郞切,音鑶。《說文》匿也。《易·乾·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蓄也。《易·繫辭》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兹郞切,音臧。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註》藏莨,草中牛馬芻。

才浪切,音臓。《禮·月令》謹蓋藏。《晉語》文公之出也,豎頭須,守藏者也,不從。

與臓通。《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註》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疏》正藏五者,謂心、肝、脾、肺、腎,氣之所藏。《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說文》《漢書》通用臧。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