煇映祥云颎

出自:明代·黄淮《梦游仙吟》

拼音:[huī,yùn,xūn][yìng][xiáng][yún][jiǒng]

平仄:平仄平平仄

驱车我马同,鼓枻秋涛静。
南溟北穷发,超越在俄顷。
升降随长烟,飘飘泛灵景。
金碧拥蛟螭,缥缈大罗境。
东挽榑桑枝,直造蓬莱顶。
阳乌刷其羽,朝光常烱烱。
西游宴瑶池,宿酲犹未醒。
更欲邀嫦娥,蟾宫桂香冷。
折花度弱水,弱流不容梗。
白鹤远相迎,长鸣延素颈。
仙赏未云既,埃氛俱已屏。
振步入紫微,迢迢天路永。
奎壁聚瑶编,煇映祥云颎
昂身捩斗枢,挥手执其柄。
勺彼紫霞津,濡我玉兔颖。
草就洞玄文,字字骊珠并。
倏烁雷雨交,夕阴忽已暝。
泱漭澹虚无,惚恍超溟涬。
失脚堕颠崖,凛若赴深井。
举声一悲啸,健步何由骋。
星宫有仙真,霜髯发垂领。
鞭霆驾苍麟,羽卫肃以整。
顾盼生光辉,悯我欲见拯。
指麾双玉童,百尺下脩绠。
奋臂欲攀援,豁焉发深省。
晨鸡未振翼,鸣柝尚宵警。
摩挲揩病目,寒灯照孤影。

查看原文

注释

【祥云】吉祥的云彩。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煇】

煇【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况韋切《廣韻》許歸切《集韻》吁韋切《韻會》吁歸切,音揮。《說文》光也。《玉篇》燿光也。《易·大畜》剛健篤實煇光。《禮·玉藻》煇,如也。

《樂記》德煇動于內。

《前漢·平帝紀》分京師置前煇,光後丞烈二郡。

《集韻》火之光。

《廣韻》同輝暉。《集韻》或作煒。

《集韻》許云切,音熏。《張衡·西京賦》金戺玉階,彤庭煇煇。珊瑚琳碧,瓀珉璘彬。

《集韻》灼也。《史記·呂后紀》去眼煇耳。《唐韻正》張弨曰:煇,从火,其用皆熏燎之屬。俗攺从光。

《集韻》許元切,音萱。光也。

《廣韻》戸昆切《集韻》胡昆切,音䰟。《廣韻》赤色。

《廣韻》胡本切《集韻》戸袞切,音混。《廣韻》煇煌,光也。《前漢·司馬相如傳》煥炳煇煌。《集韻》本作焜。

《集韻》呼願切,音楥。本作韗。治鼓工也。《禮·祭統》夫祭有畀煇胞翟閽者,惠下之道也。《註》煇,周禮作韗。謂韗磔皮革之官。

《集韻》王問切,音運。《周禮·春官·眡祲》掌十煇之法,以觀妖祥,辨吉凶。《註》煇,日光炁也。《張率·舞馬賦》在庸臣之方剛,有從軍之大願,必自兹而展采,將同畀于庖煇。

與暈,運通。《周禮·春官·保章氏註》日有薄食暈珥。《釋文》暈,本又作煇。亦作運。

【映】

映【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於敬切《集韻》《韻會》於慶切《正韻》於命切,英去聲。《說文》明也,隱也。《梁元帝·纂要》日在午曰亭,在未曰映。《潘岳·射雉賦》畏映日之儻朗。

《王羲之·蘭亭詩序》映帶左右。

《廣韻》烏朗切《集韻》倚朗切,音坱。《玉篇》映㬒,不明也。

【祥】

祥【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似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徐羊切,音詳。《說文》福也。一云善也。《禮·禮運》是謂大祥。《書·泰誓》襲于休祥。

凡吉凶之兆皆曰祥。《徐鉉曰》祥,詳也。天欲降以禍福,先以吉凶之兆詳審告悟之也。《前漢·五行志》妖孽自外來謂之祥。《左傳·昭十八年》鄭之未災也,里析曰:將有大祥。《註》祥,變異之氣。《疏》祥者,善惡之徵。中庸必有禎祥,吉祥也。必有妖孽,凶祥也。則祥是善事,而析以災爲祥者,對文言耳。書序:亳有祥桑。五行傳:時有靑眚靑祥,白眚白祥之類,皆以惡徵爲祥。是祥有善有惡,故杜云變異之氣。

祭名。《禮·閒傳》父母之喪期而小祥,又期而大祥。《疏》大祥二十五月。

通詳。《史記·自序》隂陽之術大祥。《漢書》作詳。

【云】

云【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

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

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

姓。漢云敞。

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韻補》叶于先切,言也。《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颎】

熲【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韻會》《正韻》古迥切,音炯。《說文》火光也。《廣韻》輝也。《詩·小雅》無思百憂不出于熲。《傳》熲,光也。

《集韻》涓熒切,音扃。義同。或作耿。

《五音集韻》古文耿字。註詳耳部四畫。◎按熲字,說文,玉篇,篇海,俱在火部,訓作火光。字彙,《正字通》,收入頁部,非。今特改正。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