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起衰容恶

出自:明代·黄淮《咏雪三十韵》

拼音:[sù][qǐ][shuāi,cuī][róng][è,wù,ě,wū]

平仄:仄仄平平平

造化钟灵秘,阴阳迭变迁。
玄冥司号令,滕六振威权。
瑶圃花从剪,昆山玉就镌。
同云如羃布,急霰讶珠圆。
脉脉凭危集,轻轻透隙穿。
润凝酥沁液,光泛汞流铅。
食叶蚕声细,翻空鹤羽鲜。
冰奁缘沼合,缟带逐车旋。
压竹枝嫌重,封梅色斗妍。
飞璚资雅淡,樊素爱婵娟。
恍若虚空界,还疑混沌先。
湿妨虫户蛰,清觉瘴尘蠲。
序属三冬候,祥占大有年。
豪家誇玩赏,洞府会神仙。
窣地施金帐,排轩列绮筵。
羊羔兼异味,歌管促繁弦。
火暖炉蹲兽,杯行酒似泉。
醉忘寒气重,坐待烛花偏。
疏拙时同弃,膏肓疾尚缠。
仓惶鱼在辙,汨没剑沉渊。
粟起衰容恶,丝添白发悬。
穷愁还自遣,僵卧复谁怜。
裋褐犹鹑结,乡书绝雁传。
青绫馀赐被,白氎忆重毡。
孤负寻逋屐,飘零访戴船。
党姬宁足羡,陶茗且须煎。
葵藿孤衷切,松筠晚节坚。
凄凉元不厌,洁白旧相便。
未坠冲霄志,閒吟咏雪篇。
愿因风力便,吹上九重天。

查看原文

注释

【起衰】1.语出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谓振兴文运衰颓之势,建树富有生命力的新文风。 2.指使病弱者壮健起来。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粟】

粟【未集上】【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涑。《說文》嘉穀實也。《韻會小補》粟爲陸種之首,米之有甲者。《書·禹貢》四百里粟。《周禮·地官》旅師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閒粟。《註》耡粟,民相助作,一井之中所出,九夫之稅粟也。屋粟,民有田不耕,所罰三夫之稅粟。閒粟,閒民無職事者所出,一夫之征粟。《爾雅·釋草註》秫謂黏粟,與穀相似,米黏。北人用之釀酒,其莖稈似禾而粗大。

地名。《穀梁傳·文十年》及蘇子盟于女粟。《前漢·地理志》左馮翊屬縣粟邑。《註》莽曰粟城。《水經注》睢水,又東逕粟縣。

水名。《水經注》居庸縣故城,魏上谷郡治,有粟水在焉。

官名。《史記·孝景紀》更命治粟內史爲大農。

國名。《北史·魏明帝紀》大延元年八月,粟特國遣使朝貢。

姓。袁紹魏郡太守粟舉。

沙謂之粟。《山海經》柜山有英水,中多丹粟。《註》細丹沙如粟也。

《廣東新語》連山有八排猺,自稱猺丁,曰八百粟。

叶思積切。《韓愈·進學解》月費俸錢,歲靡廩粟。子不知耕,婦不知織。本作。

【起】

起【酉集中】【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杞。《說文》能立也。《釋名》起,舉也。平舉體也。《禮·曲禮》請業則起,請益則起。《孟子》雞鳴而起。

《書·益稷》元首起哉。《疏》言無廢事業。

《禮·孔子閒居》無聲之樂,氣志旣起。《註》起,猶行也。

《禮·儒行》雖危起居,竟信其志。《註》起居,猶舉事動作也。

《論語》起予者,商也。《疏》起,猶發也。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韻補》叶口舉切。《易林》明德訖終,虎亂滋起。叶上父。

叶去九切。《徐幹·齊都賦》羽族盛興,毛羣盡起。上蔽雲穹,下被臯藪。

,古文。

【衰】

衰【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䙑。小也,減也,殺也。《類篇》浸微也。《韻會》弱也,耗也。

《集韻》初危切,音夂。《玉篇》等衰也。《齊語》相地而衰征,則民不移。

《集韻》倉回切,音崔。《類篇》同縗,喪服也。《禮·喪服小記》斬衰括髮以麻,齊衰惡筓以終喪。

邑名。《晉語》公子濟河,召令狐臼,衰、桑、泉皆降。《註》三者皆晉邑。

《集韻》蓑本字。《說文》艸雨衣。秦謂之萆。《詩·小雅》何衰何笠。《石經》作蓑。

《韻補》所類切,音帨。《東方朔·七諫》駑駿雜而不分兮,服疲牛而驂驥。年滔滔而日遠兮,壽冉冉而愈衰。《說文》作。

【容】

容【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註》謂包之也。

《唐書·狄仁傑傳》婁公盛德,爲所包容久矣。

儀容也。《禮·冠義》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射義》試之於射宮,其容比於禮,其節比於樂。

《玉藻》君子之容舒遲,見所尊者齊遫,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立容德,色容莊。

從容,安也。《書·君》從容以和。《中庸》從容中道,聖人也。

《爾雅·釋器》容謂之防。《郭璞註》形如今牀頭小曲屛風,唱射者所以自防隱也,所以容身防矢也。

禮官曰容。《禮·樂記》使之行商容,而復其位。《註》容謂禮樂之官。使之檢視殷家禮樂之官,而復其位。《前漢·儒林傳》徐生善爲容。是善禮樂者謂之容也。

飛揚貌。《楚辭·九章》紛容容之無經兮。

《禮·內則》佩容臭。《註》香物也。助爲形容之飾,猶後世香囊也。

紗之輕者曰輕容。《唐苑類》輕容,無花薄紗也。

州名。古象郡地,唐置容州。

姓。八凱仲容之後。《禮記》有徐大夫容居。

慕容,複姓。

《集韻》尹竦切。與慫慂之慂同,勸也。

《正字通》余壟切,音涌。《前漢·郊祀歌》神之行,旌容容。

與頌通。《說文》貌也。从頁,公聲。《徐曰》此儀容字。歌頌者,美盛德之形容,故通作頌。後人因以爲歌頌字。《前漢·惠帝紀》有罪當盜械者,皆頌繫。《顏師古註》古頌與容同。《法志註》頌謂寬容之,不桎梏也。

叶與章切,音陽。《韓愈·獨孤申叔哀辭》如聞其聲,如見其容。嗚呼遠矣,何日而忘。

《參同契》天道甚浩廣,太無形容。虛寂不可覩,匡郭以消忘。

【恶】

惡【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亞《唐韻》烏各切《集韻》《韻會》遏鄂切《正韻》遏各切,音堊。《廣韻》不善也。从心亞聲。《通論》有心而惡謂之惡,無心而惡謂之過。

醜陋也。《書·洪範》六極,五曰惡。《傳》醜陋也。《五行傳》貌不恭之罰也。

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築氏》敝盡而無惡。《註》雖至敝盡,無瑕惡也。

粗也。《史記·項羽本紀》以惡食食項王使者。謂粗飯也。

年凶曰歲惡。

器物不良曰苦惡。

糞穢也。《前漢·昌邑王傳》如是靑蠅惡矣。《師古曰》惡卽矢也。越王句踐爲吳王嘗惡。

多所不可曰性惡。《後漢·華陀傳》爲人性惡難得意。

《廣韻》烏路切《集韻》《韻會》《正韻》烏故切,汙去聲。憎也,疾也。《左傳·隱三年》周鄭交惡。《註》兩相疾惡也。

忌也。《禮·王制》奉諱惡。《註》奉謂進也,諱謂先生之名,惡謂子卯忌日,謂奉進於王,以所諱所惡也。

恥也。《孟子》羞惡之心。

《廣韻》哀都切《集韻》《正韻》汪胡切《韻會》汪烏切,音汙。安也,何也。《論語》惡乎成名。《孟子》居惡在。

歎辭。《孟子》惡,是何言也。

與滹同。《禮·禮器》晉人將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惡池。《古今字考》惡同滹,池同沱,卽滹沱河也。古但作亞,加心作惡。加言作䛩,轉註。因各轉聲成亞,惡,䛩三文。《集韻》䛩卽惡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