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折遍沮洳

出自:明代·黄佐《忧旱词四首次周太保韵 其一》

拼音:[guī,jūn,qiū][zhē,zhé,shé][biàn][jǔ,jù][rù]

平仄:平平仄仄仄

火旻何硉兀,赪霞倏舒敛。
阳崖卉渐腓,阴畛穗犹懦。
淩晨秉良耜,届午已重趼。
丰殷虽有愿,藨蓘竟难展。
龟折遍沮洳,象耕失岩巘。
赤子本谁责,黄尘眯予眼。
下泉良可悟,膏雨亦云远。
桔槔正纾急,袯襫俄揭浅。
蹙啸起长叹,司命孰回转。

查看原文

注释

【沮洳】1.低湿之地。 2.指低湿。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龟】

龜【亥集下】【龜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騩。甲蟲之長。《說文》龜,外骨內肉者也。《玉篇》文也,進也。外骨內肉,天性無雄,以虵爲雄也。《爾雅·釋魚》十龜:一神龜,二靈龜,三攝龜,四寶龜,五文龜,六筮龜,七山龜,八澤龜,九水龜,十火龜。

《爾雅·釋魚》龜三足,賁。《疏》龜之三足者名賁也。

《廣雅》龜貝,貨也。《前漢·食貨志》天用莫如龍,地用莫如馬,人用莫如龜。

星名。《石氏星經》天龜六星,在尾南漢中。

地名。《春秋·桓十二年》公會宋公于龜。《杜註》宋地。

山各。《詩·魯頌》奄有龜蒙。《毛傳》龜,山也。左傳,龜隂之田在山北。山今在山東兗州府泗水縣。

背梁。《左傳·宣十二年》射麋麗龜。《杜註》麗,著也。龜背之隆高當心者。

官名。《周禮·春官·龜人》掌六龜之屬。

龜目,酒尊也。《禮·明堂位》周以黃目,蓋以龜目飾尊,今龜目黃。

《廣韻》居求切,音鳩。龜兹,西域國名。《前漢·西域傳》龜兹,音鳩慈。

《集韻》《韻會》袪尤切《正韻》驅尤切,音丘。龜兹,漢縣名。《前漢·地理志》上郡龜兹屬國都尉治。《註》應劭曰:音丘兹。師古曰:龜兹國人來降,處之於此,故名。○按龜兹之龜,有鳩、丘二音。

《張衡·西京賦》摭紫貝,搏耆龜。搤水豹,馽潛牛。○按此則龜亦叶尤韻,不獨龜兹有丘、鳩二音也。

《集韻》《韻會》俱倫切,音麋。《莊子·逍遙遊》宋人有善爲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爲事。《註》不龜,謂凍不皺瘃也。《釋文》舉倫反。

叶於居切《易·損卦》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王褒·僮約》結網捕魚,繳鴈彈鳧。登山射鹿,入水擉龜。《正字通》龜本字。

【折】

折【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旨熱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列切,。《周語》體解節折而共飮食之,於是乎有折俎。

斷之也。《易·賁象》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疏》勿得直用果敢,折斷訟獄。

折中也。《前漢·貢禹傳》微孔子之言,亡所折中。

曲也。《禮·玉藻》折還中矩。《註》曲行宜方。還亦作旋。《史記·灌夫傳》吾益知吳壁中曲折,請復往。

屈也。《前漢·伍被傳》折節下士。

挫也。《史記·項羽紀》諸侯吏卒乗勝輕折辱秦吏卒。《前漢·蒯通傳》漢王一日數戰,亡尺寸之功,折北不救。

止也。《詩·大雅》予曰有禦侮。《傳》武臣折衝曰禦侮。《疏》能折止敵人之衝突者。

直指人過失也。《史記·呂后紀》面折廷諍。

毀也。《易·說卦》兌爲毀折。《前漢·高帝紀》常從王媼武負貰酒,兩家常折券棄責。《註》折毀之,棄其所負。

封土爲祭處曰折。《禮·祭法》瘞埋于泰折,祭地也。《註》折,昭晢也,必爲昭明之名,尊神也。

《前漢·郊祀志註》言方澤之形四曲折也。

短折,不祿也。《書·洪範》六極。一曰凶短折。《疏》未齓曰凶,未冠曰短,未婚曰折。《前漢·五行志》傷人曰凶,禽獸曰短,草木曰折。《又》兄喪弟曰短,父喪子曰折。

葬具也。《儀禮·旣夕》折橫覆之。《註》折猶庪也。方鑿連木爲之,如牀而無簀,加之壙上,以承抗席。

地名。《春秋·桓十一年》柔會宋公,侯,蔡叔,盟于折。

姓。《後漢·方術傳》折象,其先封折侯,因氏焉。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食列切,音舌。《說文》斷也。《廣韻》斷而猶連也。《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禮·月令》孟秋命理,瞻傷察創視折。《註》折損筋骨也。《前漢·賈誼傳》釋斤斧之用,而欲嬰以芒刃不缺則折。

《唐韻》《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題。《禮·檀弓》吉事欲其折折爾。《註》安舒貌。

《集韻》《韻會》《正韻》征例切,音制。亦斷之也。《班固·西都賦》許少施巧,秦成力折。掎僄佼,㧖猛噬。《註》許少,古捷人。秦成,壯士也。

《集韻》時制切,音逝。亦曲也。《禮·曲禮》立則磬折垂佩。《疏》身宜僂折如磬之背也。《陸德明·音義》折,之列反,一音逝。《屈原·離騷》何瓊佩之偃蹇兮,衆薆然而蔽之。惟此黨人之不亮兮,恐嫉妒而折之。《註》沈重曰折。《說文》作,从艸在仌中,冰寒故折。隸从手从斤。

【遍】

遍【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與徧同。詳彳部徧字註。

【沮】

沮【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子余切,音苴。水名。《說文》水出漢中房陵,東入江。《水經》沮水出東汶陽郡沮陽縣。

《前漢·地理志》武都郡沮縣沮水,出東狼谷。《水經注》沔水一名沮水。

漆沮,二水名。《書·禹貢》漆沮旣從。《詩·大雅》自土沮漆。《水經》漆水出扶風杜陽縣兪山,東北入于渭。沮水出北地直路縣北,東入于洛。《十三州志》漆沮,卽洛水也。《詩·地理攷》段氏曰:漆沮有二,皆出雍州,東入于渭,特有上流下流之別。詩漆沮入于渭之上流。書漆沮入于渭之下流。

《水經注》肥如縣,故肥子國,有大沮水,小沮水。

沮中,地名。亦作柤。《吳志》赤烏四年,諸葛瑾取柤中。

《廣韻》側魚切《集韻》臻魚切,音菹。姓也。黃帝史官沮誦,三國沮授。

《廣韻》慈呂切《集韻》《韻會》在呂切《正韻》再呂切,音咀。止也,過也,壞也。《詩·小雅》謀猶回遹,何日斯沮。

《禮·儒行》沮之以兵。《註》沮,謂恐怖之也。

敗也。《晉語》衆孰沮之。

沮泄,謂泄漏也。《禮·月令》地氣沮泄,是謂發天地之房。

丘名。《爾雅·釋丘》水出其後曰沮丘。《註》沮,辭與切。

《廣韻》疾與切《集韻》象呂切,音敘。義同。

《集韻》壯所切,音阻。《漢志》沮陽,縣名。在上谷郡。

《廣韻》《集韻》《正韻》將預切,音怚。沮洳,漸濕也。《詩·魏風》彼汾沮洳。《註》沮洳,水浸處,下濕之地。《禮·王制》山川沮澤。《註》沮謂萊沛也。

《集韻》將先切,音箋。涓沮,小流。

【洳】

洳【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音如。水名,在南郡。

《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漸濕也。《詩·魏風》彼汾沮洳。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