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高杂鰋鲤

出自:明代·黄佐《江淮大水有感》

拼音:[qín][gāo][zá][yǎn][lǐ]

平仄:平平平仄仄

中兴启昌祚,大横兆庚庚。
洚水儆尧心,匪眚惟休祯。
眷彼江淮间,川潢浩纵横。
初闻穿魏瓠,苞稂忾周□。
渐不辨牛马,潋滟当檐楹。
如嗃如振突,如沸仍如倾。
如立亦如斗,倏如扬甲兵。
如马脱鞿絷,驰逐车驞駍。
又如庆山起,干霄屹峥嵘。
拔如五丁力,虩如百里霆。
天地久黯惨,日月韬光晶。
浸淫鳀壑满,澹荡鹊岸平。
西流控巴蜀,东汜迩蓬瀛。
九派杳不分,三洲讵能名。
鼋鼍傍户出,鹳鹄当阶鸣。
夜阑象纬入,琐碎浮金琼。
沙篆漭已涤,石崖洄乍呈。
折苇不可杭,乘蹻安能征。
龙负逐飙逝,鲛织蒸霞明。
天吴起为舞,阳侯遁其形。
冰夷倚浪睨,江妃捐佩迎。
琴高杂鰋鲤,珠蟞乘蛷?。
海童与渊客,招邀如弟兄。
辏烟愿都市,构云望高坰。
籁涛迅飞镝,镜光寒发硎。
淩深候鼓楫,涉浅资浮罂。
露宿伊可畏,风期谁复评。
未睹纤萝动,欲随飞旆轻。
裹足避霾曀,褰裳越?泞。
触隒各趾折,集岸犹心惊。
菜色遍原野,楮词达虞衡。
逾时事渔钓,曷日躬岩耕。
禹排岂可望,鲧堙空复情。
此邦无息壤,祈灵费沉牲。
精诚在黄屋,宵旰缘苍生。
坤区自兹奠,坎德不复盈。
三光播炎景,千门流颂声。
洋洋适游鲋,渺渺潜长鲸。
坐令南国纪,山川靡不宁。
临流歌水调,为君叶韶英。

查看原文

注释

【琴高】1.传说周末赵人,能鼓琴,后于涿水乘鲤归仙。 2.借指鱼。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琴】

琴【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也。上圓下方,法天地也。五絃象五行,大絃爲君,小絃爲臣,文武加二絃,以合君臣之恩。《三禮圖》琴第一絃爲宮,次商角羽徵,次少宮,次少商。琴有絃有徽,有首有尾,有脣有足,有腹有背,有腰有肩有越。脣名龍唇,足名鳳足,背名仙人,腰名美女。越長者龍池,短者鳳沼。臨岳琴首,絚絃者也。岳山琴尾高起,絚絃者也。城路,岳山下路也。鴈足支肩下,繫絃者也。軫支足下,轉扭調絃者也。《正字通》琴名奇雅者,如伏羲,嬰䃌貢梓。帝命下相柏皇爲琴,曰丹維,曰祖牀。帝俊琴曰電母。俊之子晏龍琴曰菌首,曰白民。伊陟琴曰國阿。周宣王琴曰嚮風,銘曰情有耳,伏寇在。是祝琴曰太古。楚玉子無虧撫琴爲洞庭木秋之歌琴曰靑翻。崔駰琴曰臥冰。戴逵琴曰黑鵠。逵之子仲若琴曰躍魴。兄勃琴曰應谷。柳文暢琴曰春風。此數名可與號鍾,露越,綠綺,焦尾同備藻繪也。

地名。《公羊傳·定八年》甲起於琴如。《註》琴如,地名。

《山海經》西南黑水之閒有廣都之野,冬夏播琴。《註》郭曰:播琴猶播殖,方俗言耳。

姓。琴張,孔子弟子,字子開。見《左傳·昭二十年》。

人名。《山海經》赤水之西有先民之國,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號曰太子長琴。

蟲名。《山海經》肅愼氏之國有蟲,獸首蛇身,名曰琴蟲。《註》郭曰:亦蛇類也。

琴城,冢名。《水經注》楚人謂冢爲琴,六安縣都陂中有大冢。民曰公琴,世傳卽臯陶之冢。

簷前鐵馬曰風琴。《王半山詩》風鐵相敲固可鳴,朔兵行夜響行營。如何淸世容高枕,翻作幽窻枕上聲。

【高】

高【亥集上】【高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貴賤位矣。《註》高謂天體也。《又》崇高莫大乎富貴。

《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

姓。《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

《集韻》《韻會》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釋文》高,古報反。

如字。

叶居侯切,音鉤。《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叶居何切。《蘇黃門·嚴顏》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譌。嚴顏生平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韻會》俗作髙。

【杂】

雜【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徂合切《集韻》《韻會》昨合切,黃者,天地之雜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雜五色。

《禮·玉藻·雜帶註》雜,猶飾也,卽上之韠也。

《玉篇》同也。《廣韻》集也。《易·繫辭》雜物撰德。《疏》言雜聚天下之物。

《揚子·方言》碎也。《易·繫辭》其稱名也,雜而不越。《疏》辭理雜碎,各有倫序,而不相乖越。

《玉篇》厠也。

最也。

《廣韻》帀也。

穿也。

鳥名。《爾雅·釋鳥》爰居,雜縣。《疏》爰居,海鳥也,一名雜縣。

《集韻》七盍切《韻會》《正韻》七合切,音囃。《公羊傳·成十五年》諸大夫皆雜然曰:仲氏也,其然乎。《釋文》雜,七合反,又如字。

【鰋】

鰋【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韻會》《正韻》於幰切《集韻》隱幰切,以鰋爲鮎。《說文》又幷以鮀爲鮎。尤非。

【鲤】

鯉【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良止切《集韻》《韻會》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風》豈其食魚,必河之鯉。《陶弘景·本草》鯉最爲魚中之主,形旣可愛,又能神變,乃至飛越山湖,所以琴高乗之。《酉陽雜俎》道書以鯉多爲龍,故不欲食。《正字通》神農書曰:鯉爲魚王,無大小,脊旁鱗皆三十有六,鱗上有小黑點,文有赤白黃三種。○按《爾雅·釋魚》鯉、鱣二字相偶,無二名。毛公、《說文》誤謂《爾雅》以鱣釋鯉,遂合鱣、鯉爲一,非也。

唐制,佩用魚符,亦象鯉形。

書扎曰雙鯉。《古樂府》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李商隱詩》雙鯉迢迢一紙書。《註》古人尺素結爲鯉魚形,卽緘也。《類篇》亦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