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獬豸衣

出自:明代·顾璘《赠水部张诚之采木南楚有功擢山东宪副》

拼音:[huáng][huáng][xiè][zhì][yī]

平仄:平平仄仄平

圣王御六合,孝敬百礼崇。
祠坛及寝殿,如天开法宫。
大木出南楚,肃诏腾雷风。
层厓伐梓楠,斧声震高穹。
万牛痏肩领,巨筏亘长虹。
山灵献材异,波侯开道通。
贤哉张使君,来秉玉节雄。
岂不念王事,而哀切民穷。
献谋广财用,厚直来商工。
优优播慈令,蹇蹇竭匪躬。
譬如求才俊,杰者必登庸。
梁栋入内苑,巀嶪起天中。
巍然睹巨丽,伟绩归司空。
落成大庆赉,锡命先有功。
曰君冰玉操,风纪责所隆。
煌煌獬豸衣,执宪山之东。
授官副雅望,万口称嘉同。
青云快翔翥,展翼随鹓鸿。
台斗岂足践,令誉歌永终。

查看原文

注释

【豸衣】1.古时监察﹑执法等官员所穿的官服,因其上绣有獬豸,故称。 2.借指御史。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煌】

煌【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皇。《說文》煇也。《玉篇》光明也。《詩·陳風》東門之楊,明星煌煌。

《大雅》檀車煌煌。

《廣韻》火狀。

《前漢·地理志》敦煌郡武帝後元年,分酒泉置。《註》應劭曰:敦,大也。煌,盛也。

《前漢·息夫躬傳》烏孫兩昆彌弱,卑爰疐强盛居彊煌之地。《註》是其國所都地名。

通作皇。《詩·小雅》朱芾斯皇。《箋》皇,猶煌也。《集韻》或作熿。

《集韻》胡盲切,音橫。火光。

《集韻》戸廣切,音幌。本作晄。明也。亦同熿爌。

胡曠切,音愰。耀也。晄字原誤从先。

【獬】

獬【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正韻》胡買切《集韻》下買切,觟。

《集韻》舉蟹切,音解。。

【豸】

豸【酉集中】【豸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池爾切《集韻》《韻會》丈尒切,。

《說文》獸長,行豸豸然,欲有所司殺形。《註》徐鍇曰:豸豸,背隆長貌。

解也。《左傳·宣十七年》使卻子逞其志,庶有豸乎。《註》豸,解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陂池貏豸。《文選·李善註》貏豸,漸平貌。

嫋娜也。《張衡·西京賦》增嬋娟以跐豸。《註》跐豸,姿狀嫋娜也。

《正韻》丈几切,音跱。義同。

《廣韻》宅買切《集韻》《韻會》丈蟹切,。

【衣】

衣【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衣銘》衣服從其儀,君子德也。衣以飾外,德以飾內。

絲衣,祭服也。《詩·周額》絲衣其紑。

《博雅》寢衣,衾,服也。

《釋名》中衣,言在外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心衣,抱腹而施鉤肩,鉤肩之閒施一襠,以養心也。

面衣。《晉書·惠帝紀》尚書高光進面衣。

耳衣。《唐·邊塞曲》金縫耳衣寒。

綴衣,掌衣服官名。《書·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綴衣、虎賁。

白衣,未仕之稱。《後漢·崔駰傳》憲諫以爲不宜與白衣會。

牛衣,編亂麻爲之。卽今俗呼爲龍具者。《前漢·王章傳》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

垣衣,苔也。《王融詩》垣衣不可裳。

姓。《通志·氏族略》見《姓苑》。《正字通》明有衣勉仁、衣祐。

人名。《高士傳》被衣,堯時人。蒲衣,舜時人。

靑衣,地名。《史記·彭越傳》處蜀靑衣。《註》今爲臨卭。

借服膺意。《書·康誥》紹聞衣德言。

《唐韻》於旣切,讀去聲。服之也。《玉篇》以衣被人也。《增韻》著衣也。《晏子·雜下篇》衣十升之布。《前漢·東方朔傳》身衣弋綈。

《韻補》於斤切。齊人言衣聲如殷,今姓有衣者,殷之謂歟。一作㐆。《通志·六書略》卽衣字,从向、身。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