肮脏常失时

出自:明代·顾清《寓感四首 其一》

拼音:[āng][zàng][cháng][shī][shí]

平仄:平仄平平平

依阿每得意,肮脏常失时
古人已共叹,末路转多岐。
芝兰掩萧艾,鸑鷟避鸢鸱。
人众天可胜,而我犹人猗。
欣欣讵可遏,悄悄空自悲。
惟当秉明哲,大运随所之。

查看原文

注释

【肮脏】1.不干净;不卫生:垃圾满地,肮脏不堪。 2.丑恶;见不得人:灵魂肮脏|肮脏的交易。
【失时】1.错过时机。 2.谓不逢时。 3.指违误农时。 4.谓不当其时。 5.指不及时。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肮】

肮【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呼郞切《集韻》寒剛切,。《類篇》咽也。《史記·劉敬傳》不搤其肮。《註》肮,喉嚨也。《廣韻》肮,大也。《集韻》大脈謂之肮。

《五音集韻》古郞切,音岡。星名。一曰亢父縣。

《正韻》下黨切,音沆。義同。

【脏】

臟【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8画

《集韻》才浪切,音藏。腑也。《正字通》五臟也。《字彙》臟者,藏也。精藏於腎,神藏於心,魂獲於肺,志藏於脾。《抱朴子·至理卷》破積聚於腑臟。

《正字通》亦作倉。《通雅》五倉,卽五藏也。

或作臧。《前漢·藝文志》五臧六府。◎按臧、藏、臟一字。後人加艸,又加肉。

【常】

常【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

五常。《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

神名。《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

地名。《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

州名。《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

山名。《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在西,避漢文帝諱,故改曰常山。

水名。《史記·夏本紀》常衞旣從。《註》常水,出常山上曲陽縣。《書·禹貢》作恆。

旂名。《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爲常。《又》王建大常。《釋名》日月爲常。謂畫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

常服。《詩·小雅》載是常服。《傳》日月爲常服,戎服也。

《廣韻》倍尋曰常。

車戟名。《釋名》車戟曰常,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尋,倍尋曰常,故曰常也。

木名。《爾雅·釋木》常棣。《註》關西棣樹,子如櫻桃,可食。《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姓。《廣韻》出河內。《前漢·常惠傳》惠,太原人,甘露中爲右將軍。

與裳同。《說文》下帬也。《徐鉉曰》下直而垂,象巾,故从巾。今文作裳。

【失】

失【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質切,音室。得之反。《說文》縱也。一曰錯也,過也,遺也。《書·泰誓》時哉弗可失。《杜甫詩》雖乏諫諍資,恐君有遺失。

《集韻》《韻會》《正韻》同。《莊子·應帝王》自失而走。《荀子·哀公篇》其馬將失。《六書本義》與佚軼通。

《集韻》《韻會》式吏切《正韻》式至切,音試。《應楨華·林園集詩》示武恐荒,過亦爲失。凡厥羣后,無懈于位。

【时】

時【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

《韻會》辰也,十二時也。

《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

《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疏》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

《博雅》善也。《廣韻》中也。

地名。《左傳·莊九年》戰于乾時。《註》乾時,齊地。時水在樂安界,岐流旱則竭涸,故曰乾時。

姓。《廣韻》良吏傳有時苗。《何氏姓苑》云:今鉅鹿人。

與塒同。《詩·王風》雞棲于塒。《釋文》塒,本亦作時。

《韻補》叶上紙切。《王粲·七釋》不以志易道,不以身後時。進德修業,與世同理。

叶側吏切。《屈原·離騷》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獨窮苦乎此時也。叶下態,態音替。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