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杯乾仍送碧

出自:明代·韩上桂《紫陌行》

拼音:[zhú][yè,xié][bēi][qián,gān][réng][sòng][bì]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圣朝瑞日丽中天,淑节青阳遍九埏。
百二关河开锦绣,三千龙虎护幽燕。
幽燕士女多婉娈,丰镐繁华同眷恋。
但愿吹笙学跨鸾,岂惜缠头买歌扇。
晓漏铜龙报早春,升平景物验芳辰。
太史书云呈玉叶,将军履剑动勾陈。
岭外条风应,寰中淑气臻。
文从星汉转,治逐斗杓新。
斗杓星汉回蒙汜,象管鸾笙喧戚里。
罗浮山上早梅开,上苑林中丛杏美。
共道朝来斗綵春,谁知腊里偷寒芷。
春气竞萌芽,春光照碧沙。
枯崖藏翠草,古木发琼葩。
渭水桥边千万户,武陵源上两三家。
流风一溯龙地遍,往日关河如自变。
水濯黄金条,庭抽青玉线。
江云黯黯度游龙,江雪融融湿飞燕。
飞燕翩翻上画梁,游丝杂沓卷垂杨。
朱门锁后谁冲钥,衡宇开斜亦透香。
沉吟报道春将度,侠客妖容满前路。
锦带珠缨络玉骝,银丝铁网妆瑶辂。
连星宝剑耀豪情,映日金环试娇步。
金环宝剑望荧荧,驱车策马不曾停。
何处依微开别墅,何处阴深度远坰。
龙鞭轻指点,宝勒近丁宁。
相看一水隔,并笑百花明。
仙郎此去同谁伴,浮英落缕愁将半。
丹衢九道接层楼,紫陌千条横广汉。
磴路复崖雪未晞,铜沟暖渚冰先泮。
为寻春色倚嵯峨,谁料春心系茑萝。
驱驰岂限金川水,窈窕还临宝镜波。
北郭招寻少,南原结伴多。
同为斗草戏,齐作采兰歌。
相顾红颜私懊恼,人生安得长美好。
去年花比今年饶,今年春比去年早。
闻道宫城辇道东,罗裳杂遝拂春风。
洲边秾李不同白,洞口夭桃一样红。
荼蘼架上双栖鸟,杨柳溪头并戏鸿。
荷衣新试浅,柏盖旧成丛。
漱水珠光射,搴衣雪窦通。
行行更向曲江浒,两岸落花急带雨。
青萍碎出日还浮,弱荇微牵风辄舞。
锦瑟佳人娇上春,吹笙王子结成邻。
有情飞鸟能相顾,无意游蜂祇自嗔。
双双蛱蝶衔须并,怯怯鸳鸯比翼频。
抽手为郎折江芷,更上一枝春更美。
丛棘牵裳步却难,凌波度袜泥防滓。
但取嫣妍效妾欢,何辞婉转为君死。
箫鼓中流发浩音,桂棹轻移傍绿阴。
高冠斗出峰为玉,长袂斜开缕作金。
金缕垂杨但一色,水底龙文曲更直。
葡萄樽满几倾红,竹叶杯乾仍送碧
锦带同心结,香袿连理织。
眼前一片欢,别后庸相识。
迟迟落日挂春晖,只可探春满袖归。
芳潭紫萼携来重,碧沼朱英揽不违。
归鞍突隘关前毂,冉冉红尘散金谷。
翡翠支持草际深,珊瑚错落花中蹴。
止水犹含旖旎香,竹梢尚系轻盈縠。
寂寞空林野鸟啼,凄凉暮雨玄猿哭。
目极萧然怅远游,早春何地不消愁。
亦有花间题纨扇,亦有袖里觅银钩。
亦有从前已对蟾蜍月,亦有别后新添鳷鹊楼。
始信太平多景象,迟日烟云古晃朗。
绿鬓偏多绮靡情,朱门别具豪华赏。
独有经行客子悲,敝裘已破黄金资。
风流不减张京兆,雅尚真追向子期。
琴心懒奏凤凰曲,彩笔羞裁芍药诗。
茫茫天地一何大,石涧飞虫递鸣籁。
轻风不散望乡愁,细草长萦行野嘅。
祇有南枝字合欢,谩说忘忧树北背。
尘生莱甑肯求怜,病处牛衣徒自悔。
振翮何时入御堤,止林还借一枝栖。
手调商鼎盐梅和,曲应虞弦舞袖低。
涸鲋亦思回润辙,枯杨犹自发荣稊。
春风一夕能相识,鹰作鸠声亦解啼。

查看原文

注释

【竹叶】1.竹的叶子。 2.酒名。即竹叶青。亦泛指美酒。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竹】

竹【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集韻》《韻會》張六切《正韻》之六切,音竺。《說文》冬生靑艸,象形。下垂箁箬也。《竹譜》植類之中,有物曰竹。不剛不柔,非草非木。小異空實,大同節目。《又》竹雖冬蒨,性忌殊寒。九河鮮育,五嶺實繁。《詩·衞風》綠竹猗猗。《禮·月令》日短至,則伐木取竹箭。《周禮·夏官》東南曰揚州,其利金、錫、竹箭。《史記·貨殖傳》渭川千畝竹,其人與千戸侯等。《釋名》竹曰个。《淮南子·俶眞訓》竹以水生。

八音之一。《周禮·春官》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竹。《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衆。《史記·律書註》古律用竹。《前漢·律歷志》黃帝使泠綸,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隂,取竹之解谷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閒而吹之,以爲黃鐘之宮。《釋名》竹曰吹。吹,推也,以氣推發其聲也。

竹。

竹帛。《史記·孝文紀》請著之竹帛,宣布天下。《說文》著之竹帛謂之書。

竹花,竹實。《謝靈運·晉書》元康二年,巴西界竹生花,紫色,結實。《本草》竹花一名草華。《莊子·秋水篇》鵷雛非練實不食。《註》練實,竹實也。

竹醉日。《岳陽風土記》五月十三日謂之龍生日,可種竹,《齊民要術》所謂竹醉日也。

地名。《爾雅·釋地》觚竹、北戸、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史記》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前漢·地理志》孤竹在遼西令支縣。《又》沛郡有竹縣。《註》今竹邑。《又》廣漢郡屬縣有綿竹。《又》零陵郡竹山縣。《水經注》藉水東南流,與竹嶺水合。《穆天子傳》我徂黃竹。《零陵記》桂竹之野。《楊愼集》桂竹,後稱貴竹,今貴州。《福建志》南安縣有苦竹山。

官名。《唐書·百官志》司竹監掌植竹葦,供宮中百司簾篚之屬。

書名:《竹書紀年》《戴凱之·竹譜》《劉美之·續竹譜》。

姓。《廣韻》伯夷、叔齊之後,以竹爲氏。後漢有下邳相竹曾。

草名。《永嘉郡志》靑田縣有草,葉似竹,可染碧,名爲竹靑。《宛陵詩註》錦竹,草名,似竹而斑。

木名。《益部方物略》竹柏,生峨嵋山,葉繁長而籜似竹。

花藥名。《本草》石竹,瞿麥也。鹿竹、菟竹,黃精也。玉竹,葳蕤也。

菜名。《齊民要術》竹菜,生竹林下,似芹科而莖葉細,可食。《羣芳譜》淡竹葉,一名竹葉菜,嫩時可食。

果名。《桂海虞衡志》木竹,子、皮色、形狀全似大枇杷,肉甘美,秋冬閒實。

䑕名。《贊寧·筍志》竹根有䑕,大如貓,其色類竹,名竹豚,亦名稚子,杜詩所謂筍根稚子也。

魚名。《桂海虞衡志》竹魚出灕水,狀如靑魚,味似鱖。

酒名。《張協·七命》豫北竹葉。《張華詩》蒼梧竹葉淸。

《集韻》敕六切,音畜。萹竹,草名。

與屬玉之屬通,鴨也。《揚雄·蜀都賦》獨竹孤鶬。

叶職律切。《謝惠連·雪賦》雪宮建于東國,雪山峙于西域。岐昌發詠于來思,姬滿申歌于黃竹。曹風以麻衣比色,楚謠以幽蘭儷曲。《註》曲,區聿切。竹,職律切。

【叶】

叶【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玉篇》古文協字。《後漢·律曆志》叶時月正日。餘詳十部六畫。

《集韻》同旪。《前漢·五行志》次四曰旪用五紀。《註》師古曰,旪讀曰叶。

《正韻》同汁。《張衡·西京賦》五位相汁,以旅于東井。《註》汁、叶同。(葉)《唐韻》與涉切《集韻》《正韻》弋涉切,音枼。《說文》草木之葉。《陸游詩註》吳人直謂桑曰葉。

世也。《詩·商頌》昔在中葉,有震且業。

《博雅》聚也。

書冊。《歐陽修曰》唐人藏書皆作卷軸,後有葉子,似今策子。

姓。《通志·氏族略》葉氏,舊音攝,後世與木葉同音。

與䔾通。《儀禮·士冠禮》贊者洗於房中,側酌醴,加柶,覆之面葉。《註》古文葉爲䔾。

式涉切,音攝。《左傳·及葉註》葉,今南陽葉縣。

《韻補》叶,逆約切,音虐。《易林》桑芳將落,隕其黃葉。

叶於急切。《易林》同本異葉,樂人上德。東鄰慕義,來興吾國。

《集韻》徒協切,音牒。與䈎同,書篇名。《韻會》或作,非。

【杯】

杯【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背平聲。《說文》作桮。俗作㮎,通作杯。飮酒器。唐孔穎達曰:《周禮》有王敦,今之杯盂也。《禮·玉藻》母沒而杯棬不能飮焉,口澤之氣存焉爾。

盛羹器。《前漢·項羽傳》幸分我一杯羹。《師古註》今之側杯有兩耳者。

叶博孤切,音餔。《曹植·隴西行》卻略再拜跪,然後持一杯。談笑未及竟,左顧敕中廚。

叶薄侯切,音裒。《鮑照·合歡詩》飮共連理杯,寢共無縫裯。

【乾】

乾【子集上】【乙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漧渠焉切,音虔。易卦名。《程頤曰》以形體謂之天,以性情謂之乾。《本義》乾,健也。《釋名》乾,進也。行不息也。

馬飾曰連乾。《顧況詩》金鞍玉勒錦連乾。

姓。

州名。古雍州地,唐置乾州。

《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音干。燥也。《詩·王風》中谷有蓷,暵其乾矣。《左傳·僖十五年》慶鄭曰:張脈僨興,外彊中乾。

乾侯,地名。言其水常竭也。今廣平府成安縣,卽其地。《說文》。

桑乾,河名。卽濕水。《水經注》濕水,出鴈門隂館縣東北,過代郡桑乾縣南,又東過涿鹿縣北,又東南出山過廣陽薊縣北。

乾沒。《史記·張湯傳》始爲小吏乾沒。《註》言掩取貨利,沒爲已有,如水盡涸也。

《韻補》叶渠巾切,音勤。《邯鄲淳受命述》治詠儒墨,納策公卿。昧旦孜孜,夕惕乾乾。叶下人。

叶經天切,音堅。《韓愈詩》新葉大,瓏瓏晚花乾。靑天何寥寥,雨蝶飛翩翩。《註》乾,花色不潤也。

【仍】

仍【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如乗切《集韻》《韻會》如蒸切《正韻》如陵切,音艿。因也。《論語》仍舊貫,如之何。《周禮·春官·司几筵》吉事變几,凶事仍几。《註》變几,變更其質,謂有飾也。仍,因也,因其質,謂無飾也。

重也,頻也。《前漢·王莽傳》吉瑞累仍。

《谷永傳》饑饉仍臻。

《淮南子·精神訓》仍仍然知盆瓴之足羞也。《註》仍仍,不得志之貌。

雲仍。《爾雅·釋親》昆孫之子爲仍孫,仍孫之子爲雲孫。

國名。《史記·夏本紀》少康娶於有仍氏。

姓。

叶人余切,音如。《柳宗元·佩韋賦》冶訐諫於昬朝兮,名崩弛而陷誅。苟縱直而不羈兮,乃變罹而禍仍。◎按《說文》仍,如乗切,原屬日母變宮之字。今《字彙》仍芿艿陾等字皆作時征切,是爲禪母之齒音,其誤甚矣。不可不辨。

【送】

送【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說文》遣也。《詩·邶風》遠送于野。《禮·曲禮》使者歸,則必拜送于門外。

《增韻》將也。《儀禮·聘禮》賔再拜稽首,送幣。《又》公拜送醴。

《正韻》贈行曰送。《詩·秦風》我送舅氏。

株送,罪人相牽引也。《前漢·食貨志》廼徵諸犯,令相引數千人,名株送。《註》先至者爲魁株,被牽引者爲其根株所送也。

目送,以目相送也。《左傳·桓元年》目逆而送之。《史記·留侯世家》四人趨出,上目送之。

縱送,善射之貌。《詩·鄭風》抑縱送忌。《註》舍拔曰縱,覆彇曰送。《玉篇》籀文作。

【碧】

碧【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彼役切《集韻》兵役切《韻會》兵亦切,音筆。《說文》石之靑美者。《山海經》高山多靑碧。《郭註》亦玉類也。今會稽縣東山出碧。《班固·西都賦》珊瑚碧樹。《註》崐崘山有碧樹。《張衡·南都賦》綠碧紫英。《註》碧有縹碧,有綠碧。

《增韻》碧,深靑色。唐官制,八品九品服碧代靑也。

《韻會》竹書紀年:惠成王七年,雨碧於郢。

《度人經·碧落註》東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滿,是云碧落。

姓。明洪武中訓導碧潭。

相关诗句
鹰作鸠声亦解啼 春风一夕能相识 枯杨犹自发荣稊 涸鲋亦思回润辙 曲应虞弦舞袖低 手调商鼎盐梅和 止林还借一枝栖 振翮何时入御堤 病处牛衣徒自悔 尘生莱甑肯求怜 谩说忘忧树北背 祇有南枝字合欢 细草长萦行野嘅 轻风不散望乡愁 石涧飞虫递鸣籁 茫茫天地一何大 彩笔羞裁芍药诗 琴心懒奏凤凰曲 雅尚真追向子期 风流不减张京兆 敝裘已破黄金资 独有经行客子悲 朱门别具豪华赏 绿鬓偏多绮靡情 迟日烟云古晃朗 始信太平多景象 亦有别后新添鳷鹊楼 亦有从前已对蟾蜍月 亦有袖里觅银钩 亦有花间题纨扇 早春何地不消愁 目极萧然怅远游 凄凉暮雨玄猿哭 寂寞空林野鸟啼 竹梢尚系轻盈縠 止水犹含旖旎香 珊瑚错落花中蹴 翡翠支持草际深 冉冉红尘散金谷 归鞍突隘关前毂 碧沼朱英揽不违 芳潭紫萼携来重 只可探春满袖归 迟迟落日挂春晖 别后庸相识 眼前一片欢 香袿连理织 锦带同心结 竹叶杯乾仍送碧 葡萄樽满几倾红 水底龙文曲更直 金缕垂杨但一色 长袂斜开缕作金 高冠斗出峰为玉 桂棹轻移傍绿阴 箫鼓中流发浩音 何辞婉转为君死 但取嫣妍效妾欢 凌波度袜泥防滓 丛棘牵裳步却难 更上一枝春更美 抽手为郎折江芷 怯怯鸳鸯比翼频 双双蛱蝶衔须并 无意游蜂祇自嗔 有情飞鸟能相顾 吹笙王子结成邻 锦瑟佳人娇上春 弱荇微牵风辄舞 青萍碎出日还浮 两岸落花急带雨 行行更向曲江浒 搴衣雪窦通 漱水珠光射 柏盖旧成丛 荷衣新试浅 杨柳溪头并戏鸿 荼蘼架上双栖鸟 洞口夭桃一样红 洲边秾李不同白 罗裳杂遝拂春风 闻道宫城辇道东 今年春比去年早 去年花比今年饶 人生安得长美好 相顾红颜私懊恼 齐作采兰歌 同为斗草戏 南原结伴多 北郭招寻少 窈窕还临宝镜波 驱驰岂限金川水 谁料春心系茑萝 为寻春色倚嵯峨 铜沟暖渚冰先泮 磴路复崖雪未晞 紫陌千条横广汉 丹衢九道接层楼 浮英落缕愁将半 仙郎此去同谁伴 并笑百花明 相看一水隔 宝勒近丁宁 龙鞭轻指点 何处阴深度远坰 何处依微开别墅 驱车策马不曾停 金环宝剑望荧荧 映日金环试娇步 连星宝剑耀豪情 银丝铁网妆瑶辂 锦带珠缨络玉骝 侠客妖容满前路 沉吟报道春将度 衡宇开斜亦透香 朱门锁后谁冲钥 游丝杂沓卷垂杨 飞燕翩翻上画梁 江雪融融湿飞燕 江云黯黯度游龙 庭抽青玉线 水濯黄金条 往日关河如自变 流风一溯龙地遍 武陵源上两三家 渭水桥边千万户 古木发琼葩 枯崖藏翠草 春光照碧沙 春气竞萌芽 谁知腊里偷寒芷 共道朝来斗綵春 上苑林中丛杏美 罗浮山上早梅开 象管鸾笙喧戚里 斗杓星汉回蒙汜 治逐斗杓新 文从星汉转 寰中淑气臻 岭外条风应 将军履剑动勾陈 太史书云呈玉叶 升平景物验芳辰 晓漏铜龙报早春 岂惜缠头买歌扇 但愿吹笙学跨鸾 丰镐繁华同眷恋 幽燕士女多婉娈 三千龙虎护幽燕 百二关河开锦绣 淑节青阳遍九埏 圣朝瑞日丽中天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