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复斯言

出自:明代·韩上桂《五惜 其五 惜知己》

拼音:[sān][fù][sī][yán]

平仄:平仄平平

五惜曰:靡德弗雠,无言不报。
虽验物情,实徵天道。
故佩刀以之输诚,缁衣用之明好。
片言之誉,义有重于百朋,一饭之恩,感或同于再造。
况仆本庸劣,越在荒蛮。
声名莫达,进取常艰。
赖早闻乎训诲,免终堕于愚顽。
睹凤飞而思附,仰虬举而愿攀。
求追踪于逸驾,庶矫树于尘寰。
忆昔豹管初窥,芸编试检。
力同弱鷇之翻,丹学轻霞之染。
乍觏许之为骅骝,再见题之为琬琰。
呼小友以忘年,抗上交而靡谄。
比探泮藻,爰应公车。
则有鉴符郭泰,贤埒曾舆。
远接仙系,近奉丹庐。
郭也为浙潮之拱璧,曾也为闽海之珍玙。
一提衡乎庠籍,一典校乎乡书。
咸审音而叹赏,每属意以勤渠。
论欲置之座侧,赋特荐夫子虚。
复有璧沼钜工,瀛洲贵仕。
胡监丞之淹博,品重南金,刘祭酒之精研,名高赤帜。
具天下之模楷,秉人间之炉锤。
启太学以谈经,集群髦而命试。
交口推扬,进而器之。
曰子非罗浮之幽桂,庾岭之早梅耶。
升孔之堂,可匹游而班夏。
游梁之苑,可掩邹而夺枚。
毋弛心于淬砺,尚抗志于尘埃。
三复斯言,恍焉在耳。
廿载驱驰,长途蹇否。
学业罔成,功名徒尔。
向之并号怜才,亟称知己。
乐借吹嘘,俯加料理。
此日皆翛然羽化,杳尔云征。
莫副昂霄之望,有孤倒屣之迎。
生者含羞于辱盻,没者抱憾于伤明。
离离者实,橘维荣矣。
徙而在北,枳焉更矣。
变迁靡定,隳厥成矣。
德厚莫报,虚吾生矣。
山则有榛,隰则有芷。
云谁之思,西方彼美。
日月不居,年华若驰。
罢敝可鞭,老骥千里。
窃不敢自弃于清评,戢遗箴而永矢。

查看原文

注释

【三复】犹言三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三】

三【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姓。明三成志。

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

本作參。《博雅》參,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前漢·與三同。

《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复】

復【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

《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

《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

《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

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

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

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大業初改曰沔州。

復陶,官名。《左傳·襄三十年》使爲君復陶。《註》復陶,衣服之官也。

衣名。《左傳·昭十二年》王皮冠秦復陶。《註》秦所遺羽衣也。

《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集韻》重也。《正韻》反覆也。《易·復卦》反復其道。《詩·小雅》顧我復我。《註》謂迴轉反復之也。

《正韻》復,除也。《前漢·高帝紀》七大夫以下,皆復其身及戸勿事。《註》復其身,及一戸之內,皆不徭役也。

與複通。《史記·秦始皇紀》爲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前漢·高帝紀》上從復道上,望見諸將往往耦語。《註》上下有道,故謂之復。

與覆通。《詩·大雅》陶復陶穴。《音義》復,累土於地上。《說文》作覆。

《集韻》《韻會》《正韻》浮富切,浮去聲。《集韻》又也。《增韻》再也。《詩·大雅·大明序》文王有明德,故天復命武王也。

叶房月切,音伐。《韓愈·招揚之罘詩》禮稱獨學陋,易貴不遠復。作詩招之罘,日夕抱饑渴。渴,巨列切。

【斯】

斯【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風》墓門有棘,斧以斯之。《箋》維斧可以開析之。《呂覽·報更篇》趙宣孟見桑下餓人,與之脯一朐,曰斯食之。《註》斯,析也。

《爾雅·釋詁》斯,此也。《易·解卦》朋至斯孚。《詩·召南》何斯違期。

《詩·小雅》鹿斯之奔。《疏》此鹿斯與斯柳斯,斯皆辭也。

《禮·玉藻》二爵而言言斯。《註》斯,猶耳也。《疏》耳是助句之辭。

卽也。《書·金縢》大木斯拔。

賤也。《後漢·左雄傳》郞官部吏,職斯祿薄。《註》斯,賤也。

《正字通》雞斯,馬名。商王拘西伯於羑里。太公得犬戎雞斯之乗,以獻。

波斯,國名。

姓。《吳志·賀齊傳》剡縣史斯從。

與鮮同。《詩·小雅》有兔斯首。《箋》斯,白也。今俗語斯白之斯作鮮。齊魯之閒聲近斯。

與纚同。《禮·問喪》雞斯。《註》當爲筓,纚聲之誤也。

《集韻》山宜切,音釃。義同。

《集韻》斯義切,音賜。《詩·大雅》王赫斯怒。《箋》斯,盡也。《釋文》鄭音賜。

《韻補》叶新於切。《蔡邕·短人賦》熱地蝗兮蘆卽且,蒲中蛹兮蠶蠕須,視短人兮形若斯。《集韻》或作撕,亦作廝。

【言】

言【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註》譌言惑衆也。《論語》寢不言。《註》自言曰言。《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

辭章也。《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禮·曲禮》士載言。《註》言,謂會同要盟之辭。

一句爲一言。《左傳·定四年》趙子曰:夫子語我九言。《論語》一言以蔽之。

一字爲一言。《戰國策》臣請三言而已矣,曰海大魚。《前漢·東方朔傳》凡臣朔固已誦四十四萬言。

猶議也。《屈原·離騷》初旣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號令也。《周語》有不祀則修言。

助語辭。《易·師卦》田有禽利執言。《註》語辭也。

《爾雅·釋詁》言,我也。《詩·周南》言告師氏。《傳》言,我也。師,女師也。

《博雅》問也。《周禮·春官》冢人:及葬,言鸞車象人。《註》言問其不如法度者。

《廣雅》從也。

《釋名》委也。

言言,高大貌。《詩·大雅》崇墉言言。《註》高大也。

簫名。《爾雅·釋樂》大簫謂之言。《註》編二十三管,長尺四寸。《韻會》或作䇾。

官名。《書·舜典》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傳》納言,喉舌之官。《唐書·高祖紀》攺納言爲侍中。

幘名。《後漢·輿服志》幘者,賾也。尚書賾收,方三寸,名曰納言,示以忠正,顯近職也。

地名。《詩·國風》出宿于干,飮餞于言。《傳》適衞所經之地也。

山名。《隋書·地理志》郉州內丘縣有千言山。

《山海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州、縣名。《宋史·劉翊傳》有言州。《魏書·地形志》有萬言縣。

人言,砒石別名。《本草綱目》砒出信州,故隱信字爲人言。

姓。《潛夫論》桓叔之後有言氏,韓後姬姓也。

複姓。《潛夫論》魯之公族有子言氏。

《正韻》夷然切,音延。義同。

《集韻》牛堰切,音。訟也。

《集韻》《正韻》魚巾切,音銀。和敬貌。《禮·玉藻》二爵而言言斯。《註》言言,與誾誾同,意氣和悅貌。《集韻》亦作訢。

叶眞韻。《韓愈·孔戣墓銘》白而長身,寡笑與言,其尚類也,莫之與倫。

叶五剛切,音昂。《詩·商頌》鬷假無言。叶上羹平,下爭彊。羹音郞,平音旁,爭音章。

叶五姦切,音顏。《古詩》四座且莫諠,願聽歌一言。請說銅爐器,崔嵬象南山。

叶魚戰切,音彥。《楊修·節遊賦》迴旋詳觀,目周意倦。御子方舟,載笑載言。《說文》本作,古上字,言出於舌上也。

相关诗句
戢遗箴而永矢 窃不敢自弃于清评 老骥千里 罢敝可鞭 年华若驰 日月不居 西方彼美 云谁之思 隰则有芷 山则有榛 虚吾生矣 德厚莫报 隳厥成矣 变迁靡定 枳焉更矣 徙而在北 橘维荣矣 离离者实 没者抱憾于伤明 生者含羞于辱盻 有孤倒屣之迎 莫副昂霄之望 杳尔云征 此日皆翛然羽化 俯加料理 乐借吹嘘 亟称知己 向之并号怜才 功名徒尔 学业罔成 长途蹇否 廿载驱驰 恍焉在耳 三复斯言 尚抗志于尘埃 毋弛心于淬砺 可掩邹而夺枚 游梁之苑 可匹游而班夏 升孔之堂 庾岭之早梅耶 曰子非罗浮之幽桂 进而器之 交口推扬 集群髦而命试 启太学以谈经 秉人间之炉锤 具天下之模楷 名高赤帜 刘祭酒之精研 品重南金 胡监丞之淹博 瀛洲贵仕 复有璧沼钜工 赋特荐夫子虚 论欲置之座侧 每属意以勤渠 咸审音而叹赏 一典校乎乡书 一提衡乎庠籍 曾也为闽海之珍玙 郭也为浙潮之拱璧 近奉丹庐 远接仙系 贤埒曾舆 则有鉴符郭泰 爰应公车 比探泮藻 抗上交而靡谄 呼小友以忘年 再见题之为琬琰 乍觏许之为骅骝 丹学轻霞之染 力同弱鷇之翻 芸编试检 忆昔豹管初窥 庶矫树于尘寰 求追踪于逸驾 仰虬举而愿攀 睹凤飞而思附 免终堕于愚顽 赖早闻乎训诲 进取常艰 声名莫达 越在荒蛮 况仆本庸劣 感或同于再造 一饭之恩 义有重于百朋 片言之誉 缁衣用之明好 故佩刀以之输诚 实徵天道 虽验物情 无言不报 五惜曰:靡德弗雠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