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觞讽咏

出自:明代·韩上桂《五惜 其四 惜怙恃》

拼音:[chēng,chèn,chèng][shāng][fěng][yǒng]

平仄:平平仄仄

四惜曰:木有本兮水有源,覆高乾兮载厚坤。
泉化雨而归涧,叶辞枝而冒根。
当吾亲而失养,何俦类之可言。
自少入奉慈规,出祇严命。
夜读昼樵,冬温夏凊。
愿窃效乎微劳,肯暂违乎初性。
江之鱼兮可馔,庭之雀兮可罗。
庆椿萱之并茂,慰棠棣之连柯。
乘佳辰而贡喜,候令色以输和。
舞袖斓斑,聊丹花助笑,称觞讽咏,则好鸟酬歌。
饥来驱人,贫而愿仕。
倖厕贤书,遂离故里。
一曝腮而南归,五扬鞭而北指。
鼯鼠之技已穷,骀驽之心未已。
几跋涉于山川,徒顾瞻乎岵屺。
岁在阉茂,桥木倏摧。
序逢荒落,婺女呈灾。
八年之间,连失怙恃。
酸辛毕尝,荼毒交至。
欲仰戴兮无天,思措履兮何地。
白云飘其不还,浮萍荡其如寄。
亦尝屈心釜禄,托迹儒官。
徼微温于毡席,借一饱于蓿盘。
庭对双槐之秀,斋涵片石之寒。
情有同于捧檄,义无病于素餐。
然而燕越迢遥,舟车逗遛。
北堂之望虽殷,东征之赋靡就。
肠一夕而九回,眉终朝而屡皱。
秩甫溢于期年,哀遽逢于霜候。
使我蓼莪废诵,风木驰思。
怵焉魄散,涣尔精离。
空洒鱼皋之泪,莫遏雍门之悲。
欲割股而罔救,纵假翼以犹迟。
已矣哉,榆景逼兮虬漏催,几筵寂兮杖屦煤。
览杯棬兮起痛,披手泽兮衔哀。
逐逐尘途,祇自婴夫缰锁,悠悠世态,曾何益于根荄。
玩白日而弗爱,任高年之屡推。
瓶而既罄,耻乃在罍。
是以王质躬耕,傅咸解职。
绝意骛华,但思竭力。
庭巢返哺之乌,径刈钩衣之棘。
用伸报于须臾,忍忘恩于罔极。
谁无父母,我独匪人。
扬名靡遂,养志无因。
从此奄绵喘息,索寞形神。
总无裨于名教,惟作蠹于夷伦。
计粗衣而粝食,守淡约以终身。

查看原文

注释

【称觞】举杯祝酒:闻君出宰洛阳隅,宾友称觞饯路衢。
【讽咏】见"讽咏"。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称】

稱【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處陵切,音爯。知輕重也。《說文》銓也。春分而禾生,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秋分而秒定,律數十二秒當一分,十分爲寸,其重以十二粟爲一分,十二分爲銖。故諸程品皆从禾。《禮·月令》蠶事旣登,分繭稱絲效功,以共郊廟之服。

揚也,謂也。《禮·表記》君子稱人之善則爵之。《前漢·賈誼傳》以能誦詩書屬文,稱於郡中。

言也。《禮·檀弓》言在不稱徵。《射義》好學不倦,好禮不變,旄期稱道不亂。

舉也。《書·牧誓》稱爾戈。《疏》戈短,人執以舉之,故言稱。

名號謂之稱。《孟子·題詞》子者,男子之通稱。

姓。《前漢·功臣表》新山侯稱忠。

《廣韻》昌證切《集韻》《韻會》昌孕切,音秤。權衡正斤兩者。俗作秤。見前。

度也,量也。《易·謙卦》君子以稱物平施。

適物之宜也。《易·繫辭》巽稱而隱。《禮·禮器》禮不同,不豐,不殺,蓋言稱也。

愜意。《爾雅·釋詁》稱,好也。《註》物稱人意亦爲好。

相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爲車輪崇車廣衡長,參如一謂之參稱。《註》稱,猶等也。

衣單複具曰稱。《禮·喪大記》袍必有表,不襌。衣必有裳,謂之一稱。《註》袍,褻衣,必有以表之,乃成稱也。

副也。《前漢·孔光傳》無以報稱。

舉也。《前漢·食貨志》當其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註》稱,舉也。今俗謂之舉錢。

【觞】

觴【酉集上】【角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式陽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音商。《說文》觶實曰觴,虛曰觶。《韻會》酒巵總名。《三禮圖》凡諸觴形皆同,升數則異。《詩·周南·卷耳疏》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總名曰爵,其實曰觴。觴者,餉也。《左傳·成二年》奉觴加璧以進。《前漢·外戚傳》酌羽觴兮銷憂。《孟康曰》羽觴,爵也。作生爵形,有頭、尾、羽翼。

飮人以酒亦曰觴。《左傳·襄二十三年》觴曲沃人。《戰國策》張儀曰:願王賜之觴。王曰:諾。乃觴之。

濫觴。《家語》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濫觴。《王肅註》觴,可以盛酒,言其微也。是濫觴謂始出之微。《唐明皇·孝經序》濫觴於漢,蓋用此義。近世有指爲末流之弊者,誤。

觴深,淵名。《莊子·達生篇》吾嘗濟乎觴深之淵。籀文作。

【讽】

諷【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芬鳳切《集韻》《韻會》方鳳切,風去聲。《說文》誦也。《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語敎國子,興道諷誦言語。《註》倍文曰諷,以聲節之曰誦。《前漢·藝文志》太史試,學童能諷書九千字以上,乃得爲史。《晉書·阮瞻傳》諷誦遺言,不若親承音旨。

《廣雅》敎也。《玉篇》譬喩也。《集韻》諫刺也。《增韻》託音曰諷。《史記·滑稽傳》優孟常以談笑諷諫。《家語》忠臣之諫君有五義焉,吾從其諷諫乎。《白虎通》諷者,智也。患禍之萌流,睹其事未彰而諷告,此智性也。

與風通。《詩·國風·關雎序》風,風也。《註》上如字,下卽諷字。崔靈恩云:用風感物,則謂之諷。

《小雅》或出入風議。《箋》風猶放也。卽諷議。《前漢·嚴助傳》令助諭意,風指於南越。《師古註》以天子之意指諷告也。

《廣韻》方馮切,音風。亦誦也。一曰告也。

【咏】

咏【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爲命切,音泳。《說文》本作詠,歌也。《前漢·東方朔傳》彈琴其中,以咏先王之風。《禮·文王世子》適饌省醴,養老之珍具,遂發咏焉。《註》發咏,謂以樂納之。

《集韻》或作永。《詩·魏風》誰之永號。《釋文》作咏。○按《玉篇》《廣韻》諸書本作咏。《字彙》作咏,从二水,附六畫,非,今攺正。咏字右从二水作,不从永。(詠)《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爲命切,音泳。《說文》歌也。《玉篇》長言也。《增韻》詠歌謳吟也。《書·益稷》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傳》以合詠歌之聲也。《爾雅序》敘詩人之興詠。《疏》詠者,永言也。《前漢·藝文志》詠其聲謂之歌。

鳥鳴亦曰詠。《陸機·悲哉行》耳悲詠時禽。《註》禽聲應時而變也。

通作咏。《史記·樂書》歌詠其聲也。《禮·樂記》作歌咏。

《說文長箋》省作永。《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

相关诗句
守淡约以终身 计粗衣而粝食 惟作蠹于夷伦 总无裨于名教 索寞形神 从此奄绵喘息 养志无因 扬名靡遂 我独匪人 谁无父母 忍忘恩于罔极 用伸报于须臾 径刈钩衣之棘 庭巢返哺之乌 但思竭力 绝意骛华 傅咸解职 是以王质躬耕 耻乃在罍 瓶而既罄 任高年之屡推 玩白日而弗爱 曾何益于根荄 悠悠世态 祇自婴夫缰锁 逐逐尘途 披手泽兮衔哀 览杯棬兮起痛 几筵寂兮杖屦煤 榆景逼兮虬漏催 已矣哉 纵假翼以犹迟 欲割股而罔救 莫遏雍门之悲 空洒鱼皋之泪 涣尔精离 怵焉魄散 风木驰思 使我蓼莪废诵 哀遽逢于霜候 秩甫溢于期年 眉终朝而屡皱 肠一夕而九回 东征之赋靡就 北堂之望虽殷 舟车逗遛 然而燕越迢遥 义无病于素餐 情有同于捧檄 斋涵片石之寒 庭对双槐之秀 借一饱于蓿盘 徼微温于毡席 托迹儒官 亦尝屈心釜禄 浮萍荡其如寄 白云飘其不还 思措履兮何地 欲仰戴兮无天 荼毒交至 酸辛毕尝 连失怙恃 八年之间 婺女呈灾 序逢荒落 桥木倏摧 岁在阉茂 徒顾瞻乎岵屺 几跋涉于山川 骀驽之心未已 鼯鼠之技已穷 五扬鞭而北指 一曝腮而南归 遂离故里 倖厕贤书 贫而愿仕 饥来驱人 则好鸟酬歌 称觞讽咏 聊丹花助笑 舞袖斓斑 候令色以输和 乘佳辰而贡喜 慰棠棣之连柯 庆椿萱之并茂 庭之雀兮可罗 江之鱼兮可馔 肯暂违乎初性 愿窃效乎微劳 冬温夏凊 夜读昼樵 出祇严命 自少入奉慈规 何俦类之可言 当吾亲而失养 叶辞枝而冒根 泉化雨而归涧 覆高乾兮载厚坤 四惜曰:木有本兮水有源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