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机阱以来求

出自:明代·韩上桂《伤逝》

拼音:[shè][jī][jǐng][yǐ][lái][qiú]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日月奄其代序兮,伤吾考其何之。
指九天以为正兮,就皋繇而陈词。
余考平生其皎洁兮,何缁尘之能集。
恶若污而易浼兮,善若趋而靡及。
行笃信于重玄兮,志惟守乎先服。
艺幽兰以待佩兮,俟橘柚乎将实。
何彼昏之恣戾兮,纷不知其所仇。
嫉吾考之怀正兮,汝何为其好修。
执往衅而致咎兮,设机阱以来求
痛灵均之迨祸兮,盛荆棘而靡扫。
彼如意之遇酖兮,怪终加乎吕媪。
怼矩步俾速蹶兮,彼年亦为之不延。
虽诡谋之竟售兮,鉴莫逃乎高天。
遗二孽以相厄兮,余九死其何畏。
扪余心而靡负兮,任桀犬之群吠。
鹰至春而鸠化兮,觉彼目之可憎。
薋菉葹之浸茂兮,皇涂惧其秽蓁。
曰盍祖诈以阴夷兮,非余心之所忍。
余逐禽而范辔兮,终无昧此幽隐。
维轻重之在衡兮,揆正义而摅愤。
苟余力之既竭兮,经重烬而未泯。
余播之而不可兮,覆之又不能。
身已付于波澜兮,足复履乎嶙峋。
嗟民生之咸固兮,余独坎壈而无凭。

查看原文

注释

【设机】1.设置机括。 2.使用心机。
【机阱】设有机关的捕兽陷阱。比喻坑害人的圈套。
【以来】1.表示从过去某时直到现在。(或特指某一时间)的一段时期。 2.犹言以后。 3.拿来。 4.犹言上下﹑左右﹑表示概数。有余。 5.用于地名之后,表示位置已过这一地点。 6.指已经发生的情况。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设】

設【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識列切《集韻》《韻會》《正韻》式列切,也。《禮·經解》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圜。《註》謂彈畫也。《疏》謂置設。

《韻會》立也。《前漢·文帝紀》高帝設之,以撫四海。《註》置立也。謂立此法也。

大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桃氏爲劒,中其莖,設其後。《疏》設,大也。謂從中以却稍大之後,大則于把易制也。

假借之辭。《戰國策》今先生設爲不宦。《註》設者,虛假之辭。《前漢·趙廣漢傳》鉤距者,設欲知馬賈,則先問狗。

突厥別部典兵者曰設。《唐書·李子和傳》突厥署子和爲屋利設。《註》屋利者,一設之號也。

《韻會》唐制,諸郡燕犒將吏謂之旬設,今㕔事謂設㕔,公厨曰設厨。

姓,見《姓苑》。

叶書質切,音失。《詩·小雅》鐘鼓旣設,舉酬逸逸。設叶逸。

叶式吏切,音試。《王讚·荀夫人誄》喪庭靡託,几筵虛設。躬當昏迷,事無荒滯。《六書故》亦作〈言詞說也。

【机】

机【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居履切《正韻》居里切,音几。《說文》木名。《山海經》單狐之山多机木。《郭註》狀如楡,可燒以糞田。

與几通。《易·渙卦》渙奔其机。《註》承物者也。《家語》仰視榱桷,俯察机筵。《註》机作几。

《集韻》居狋切《韻會》居宜切,音饑。亦木名也。

《類篇》牛吠切,音刵。椹也。(機)《唐韻》《韻會》居衣切《集韻》居希切,音幾。《說文》主發謂之機。《書·太甲》若虞機張,往省括于度則釋。《尚書·大傳》捕獸機檻陷。《大學》其機如此。《註》發動所由。《疏》關機也。動於近,成於遠。

星名。《博雅》斗星三爲機。《通卦驗》遂皇始出,握機矩,法北斗七星,而立七政。

《集韻》織具謂之機杼,機以轉軸,杼以持緯。

氣運之變化曰機。《莊子·天運篇》意者有機,緘而不得已耶。《至樂篇》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

機械,巧術也。《莊子·天地篇》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

天機,天眞也。《莊子·大宗師篇》嗜慾深者天機淺。

《韻會》要也,會也,密也。《書·臯陶謨》一日二日萬幾。《疏》作機。

木名。《山海經》單狐之山多機木。《郭註》機,去聲。《正韻》作堅溪切,音雞,非。

【阱】

阱【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汬《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疾郢切,音靜。《廣韻》坑也。《集韻》陷也。《周禮·秋官·雍氏》春令爲阱擭溝瀆之利於民者,秋令塞阱杜擭。

《集韻》《韻會》《正韻》疾政切,音淨。義同。《集韻》同穽。

【以】

以【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㠯《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

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

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

《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

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

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註》韓文與多作以。

《集韻》與似同。《易·明夷》箕子以之。鄭氏,荀氏皆作似。

【来】

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玄孫之子曰來孫。

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

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姓。

《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求】

求【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音裘。《說文》索也。《增韻》覓也,乞也。《易·乾卦》同氣相求。《詩·大雅》世德作求。

招來也。《禮·學記》發慮憲,求善良。

等也。《書·康誥》用康乂民作求。《傳》求,等也。言爲等匹於商先王也。

山水名。《山海經》歷石山東南一百里曰求山。求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

姓。《三輔決錄》漢有求仲。

與裘通。《說文》裘字,古省作求。

與球通。《柳宗元·饗軍堂記》琉球作流求。

《集韻》恭于切,音拘。與蛷同。肌蛷,蟲名。或省作求。

《韻補》叶渠之切,音奇。《班昭·東征賦》貴賤貧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時兮。

叶彊於切,音渠。《陳琳·大荒賦》雖遊目於西極兮,大道卷而未舒。仍皇靈之攸暢兮,爰稽余之所求。

叶巨九切,音臼。《易林》春栗夏梨,少鮮希有。斗阡石萬,貴不可求。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