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北蹇从鞭

出自:明代·韩上桂《初夏同汤中允嘉宾黄仪部贞父张民部孟奇刘民部元定米明府仲诏沈虞部季彪徐兵部鸣卿毕秘书孟侯邓兵部玄度蔡兵部敬夫李孝廉伯远刘孝廉百世集草桥赋诗效骆体》

拼音:[jì][běi,bèi][jiǎn][cóng,zòng][biān]

平仄:仄仄仄平平

北阙晴霞绕,西山爽气来。
车尘纷郭市,花影傍郊台。
入夏薰风试,辞春落絮催。
谁人怀雅尚,何处骋新裁。
新裁属桂苑,雅尚存兰坂。
燃藜志独勤,拄笏心常远。
且听蝉鸣初,勿愁莺唤晚。
遂拟逐邹枚,相将挟刘阮。
阮饮何如刘,枚文亦似邹。
琼瑶堪并照,鸾鹤可为俦。
珠小随星聚,蝇微附骥游。
便应疏礼法,敢谓厕风流。
流深透寒沼,丛薄间疏筱。
胜事草桥边,逸兴云林表。
驱车尚患迟,策驷休嫌杳。
景物颇同吴,风色常如晓。
晓意在潜鳞,知心付绿蘋。
丹花纷满把,芳味暗沾唇。
共问土城迹,难寻野渡津。
颓基留怆念,宿莽迥清神。
神游九州隘,念决秋毫界。
秘理搜根荄,虚襟消芥蒂。
楚骚盛怀芳,齐谐多志怪。
偶谈岂用伸,就奕何妨败。
败英起扑衣,密柳暗藏扉。
挂瓢思任性,抱瓮羡忘机。
日夕牛羊下,烟沉鸟雀归。
群公犹致恋,贱子欲何依。
依依良有以,矫矫私自喜。
获遇李君车,愿进张良履。
不誇簪绂随,但歆色笑迩。
冀北蹇从鞭,司南迷可指。
指喻论难穷,圜连辨莫终。
彭殇宁异岁,鹏燕共乘风。
过去应成幻,将来岂尽空。
异时一念至,幽思满怀中。

查看原文

注释

【冀北】1.《左传.昭公四年》:"冀之北土﹐马之所生。"《南齐书.王融传》:"秦西冀北﹐实多骏骥。"因以谓良马产地﹐并指人才荟萃之所。 2.指游牧地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冀】

冀【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九利切《集韻》《韻會》几利切《正韻》吉器切,音驥。《說文》北方。从北,異聲。《徐曰》北方之州也。《玉篇》北方州,故从北。《爾雅·釋地》兩河閒曰冀州。《廣韻》九州名。《晉書·地理志》冀州,其地有險有易,帝王所都。舜以南北闊大,分衞以西爲幷州,燕以北爲幽州。

欲也。《左傳·僖三十三年》鄭有備矣,不可冀也。

姓。《韻會》晉大夫冀苪。

《韻補》叶苟起切,音已。《楚辭·九辯》心搖悅而日兮,然惆悵而無冀。

【北】

北【子集下】【匕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綳入聲。《說文》乖也。从二人相背。《徐曰》乖者,相背違也。《史記·魯仲連傳》士無反北之心。《玉篇》方名。《史記·天官書》北方水,太隂之精,主冬,曰壬癸。《前漢·律歷志》太隂者北方。北,伏也。陽氣伏于下,于時爲冬。

《廣韻》奔也。《史記·管仲傳》吾三戰三北。

《集韻》補妹切《韻會》蒲妹切,音背。《集韻》違也。《正韻》分異也。《書·舜典》分北三苗。《註》分其頑梗,使背離也。

【蹇】

蹇【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居偃切《集韻》《韻會》紀偃切,音犍。《說文》跛也。《釋名》蹇,跛蹇也,病不能執事役也。《史記·晉世家》卻克僂,而魯使蹇,衞使眇。《前漢·敘傳》駑蹇之乗。《莊子·達生篇》聾盲跛蹇。

《易·蹇卦》蹇,難也,險在前也。《又》王臣蹇蹇。《疏》涉蹇難而往濟蹇,故曰王臣蹇蹇也。

《左傳·哀六年》彼皆偃蹇,將棄子命。《註》偃蹇,驕敖。《屈原·離騷》望瑤臺之偃蹇兮。《註》高貌。《又》何瓊珮之偃蹇兮。《註》衆盛貌。

《九歌》靈偃蹇兮姣服。《註》舞貌。《補註》委曲貌。

《史記·司馬相如傳》蹇產溝瀆。《註》蹇產,屈折也。

《管子·四時篇》毋蹇華絕芋。《註》蹇,拔也。

《屈原·離騷》蹇將憺兮壽宮。《註》蹇,詞也。

《博雅》蹇,擾也。

姓。《左傳·僖三十二年》穆公訪諸蹇叔。《註》秦大夫。《屈原·離騷》吾令蹇脩以爲理。《註》蹇脩,伏羲之臣也。

《廣韻》九輦切《集韻》《韻會》九件切,搴上聲。

《集韻》巨偃切,音鍵。義同。

與褰同。《莊子·山木篇》蹇裳躩步。《楚辭·九章》憚蹇裳而濡足。《補註》蹇,讀若褰。

與謇同。《屈原·離騷》余固知謇謇之爲患兮。《註》謇謇,忠貞貌。易曰:王臣謇謇。《補註》今《易》作蹇蹇。先儒引經多如此,蓋古今本不同耳。《六書正譌》蹇从足,寒省聲。跛爲正義,借爲蹇難、蹇直字。別作謇,非。

【从】

从【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說文》從本字。《陸佃曰》二人向陽爲从,向隂爲比。士之趨嚮,不可不愼。(從)《廣韻》疾容切《集韻》《韻會》《正韻》牆容切,俗平聲。《說文》本作从。相聽也。《書·益稷》汝無面從。《說命》后從諫則聖。

《廣韻》就也。《易·乾卦》雲從龍,風從虎。《禮·曲禮》謀于長者,必操几杖以從之。

《爾雅·釋詁》自也。《詩·小雅》伊誰云從。《箋》言譖我者,是言從誰生乎。《晉書·明帝紀》不聞人從日邊來。

姓。《廣韻》漢有將軍從公。《何氏姓苑》今東筦人。

《廣韻》《集韻》》從容以和。《禮·中庸》從容中道。

《集韻》書容切,音舂。從容,久意。《禮·學記》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

《集韻》將容切,音蹤。東西曰衡,南北曰從。《詩·齊風》衡從其畝。《史記·蘇秦傳》從合則楚王,衡成則秦帝。

與蹤通。《史記·聶政傳》重自以絕從。《前漢·張湯傳》從迹安起。

《集韻》祖動切,音總。太高貌。《韻會》髻高也。《禮·檀弓》尔無從從爾。

《集韻》鋤江切,浞平聲。義同。

《唐韻》慈用切《集韻》《類篇》《韻會》才用切,。隨行也。《詩·齊風》其從如雲。《論語》從我者,其由與。

《韻會》從天子曰法從,侍從。《書·囧命》其侍御僕從。《前漢·揚雄傳》趙昭儀,每上甘泉常法從。《註》師古曰:以法言當從耳。一曰從,法駕也。《後漢·百官志》羽林郞掌宿衞侍從。

《集韻》《類篇》似用切,音頌。同宗也。《爾雅·釋親》父之世父,叔父爲從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爲從祖,祖母。《釋名》從祖父母,言從己親祖別而下也,亦言隨從己祖以爲名也。

《集韻》子用切。與縱同。《禮·曲禮》欲不可從。《論語》從之純如也。(從)

【鞭】

鞭【戌集中】【革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左傳·僖二十三年》左執鞭弭,右屬櫜鞬。《禮·曲禮》乗路馬,必朝服載鞭策,不敢授綏。《周禮·地官·司市》凡市入,則胥執鞭度守門。《史記·三皇紀》以赤鞭鞭草木。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