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门浙水滨

出自:明代·陶安《追挽乐天王处士五十韵》

拼音:[rú][mén][zhè][shuǐ][bīn]

平仄:平平仄仄平

衮衮多高位,寥寥少逸民。
谁甘栖地僻,君独乐天真。
直道追三代,行年傍六旬。
日斜来舍鵩,时降踣郊麟。
兆掩玄台旧,铭登翠碣新。
偶然闻善行,渺矣悼斯人。
公族周家后,儒门浙水滨
洪钟鸣义塾,封诰出严宸。
累叶承光耀,孤标任隐沦。
治生盘谷稼,寓意漆园椿。
徐孺高南郡,黔娄祷北辰。
堂馨萱草雨,庭艳棣华春。
有诺黄金重,无疵白璧纯。
言温消忿诉,恩厚洽宗姻。
懒应弓旌召,常欣简帙亲。
先茔培马鬣,宰木护龙鳞。
孤竹清风古,三槐世德淳。
氅曾披野雪,衣不涴京尘。
径鹤随吟杖,渊鱼避钓缗。
浮云薄轩冕,别墅友松筠。
静奕商颜皓,酣眠华岳陈。
少微占处士,太乙降尊神。
栗里遥辞宋,桃源久避秦。
屡丰欢未艾,嘉遁志弥伸。
理契六虚易,歌吹七月豳。
鸿冥托严濑,鹃语听天津。
句爱仙游李,言排性恶荀。
梦忘蕉鹿伪,坐狎海鸥驯。
石发摩青藓,溪毛洗白蘋。
屋乌翔子母,阶蚁序君臣。
方沼玩澄碧,寒蟾掬烂银。
南园花绕屋,北海酒延宾。
采药携筐远,看山拄笏频。
鼎茶浮豕腹,炉爇喷猊唇。
樵牧交盟缔,儿曹礼法遵。
庞公不入市,孟子愿为邻。
楷范传乡里,威仪列介僎。
芳菹芹笋荐,幽佩茝兰纫。
息影林亭树,伤心世路榛。
晦斋宁淡寂,晚节更持循。
天运趋溟水,人生下坂轮。
龙蛇报辰巳,乌兔走昏晨。
永诀乖遐寿,全归毕此身。
岚霏空胜境,霜露惨高旻。
行迹留岩壑,遗文播缙绅。
二郎官必做,双节女难伦。
雅操犹如昨,修名愈不湮。
孙枝联五桂,家学重千钧。
作传需良史,垂荣等至珍。
遂昌云岫冷,遥望一沾巾。

查看原文

注释

【儒门】1.犹儒家。 2.泛指读书人家。
【浙水】即浙江。
【水滨】水边。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儒】

儒【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人朱切《集韻》《韻會》汝朱切,音襦。學者之稱。《揚子·法言》通天地人曰儒。《周禮·天官》四曰儒,以道得民。

侏儒,短人也。

侏儒,柱名,與株檽同。《韓愈·進學解》欂櫨侏儒。

與偄同。《隸釋魯峻孟郁》儒作偄。

【门】

門【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莫奔切《集韻》《正韻》謨奔切《韻會》謨昆切,。《傳》四門,四方之門。《禮·月令》孟秋之月,其祀門。《周禮·天官·掌舍》爲帷宮,設旌門。《註》王行止食息,張帷爲宮,樹旌以表門。《又》設車宮轅門。《註》王止宿險阻之處,車以爲藩,則仰車以其轅表門。今慕府亦稱轅門,牙門。《楚辭·九辯》君之門以九重。《註》天子九門:關門、遠郊門、近郊門、城門、臯門、雉門、應門、路門、寢門,亦曰庫門。

譙門,城上爲高樓以望者。《前漢·勝傳》獨守丞與戰譙門中。

橋門,國學門也。《後漢·儒林傳》圜橋門而觀聽者,蓋億萬計。

師門。《後漢·桓榮傳》上則通達經旨,下則去家慕鄕,求謝師門。

《通鑑》唐狄人傑,嘗薦姚元崇等數十人。或謂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

《正字通》世族盛著曰門望。韓顯宗疏,言門望者祖父之遺烈。

凡物關鍵處,皆謂之門。《易·繫辭》道義之門。《疏》物之得宜,從此易而來,故云道義之門,謂與道義爲門戸也。

《老子·道德經》衆妙之門。

期門,勇士也。《後漢·譙傳》帝始作期門,數爲微行。《註》前書,武帝微行,常與侍中常侍武騎,及待詔,北地良家子能騎射者,期諸殿門,故有期門之號,自此始也。成帝微行亦然,故言始也。《班固·西部賦》期門佽飛,列刃攢鍭。

官名。《周禮·地官》司門,祭祀之牛牲繫焉,監門養之。《後漢·百官志》黃門侍郞六百石,掌侍從左右給事中。《又》門大夫六百石。《註》漢官曰:門大夫二人,選四府掾屬。

《周禮·春官·小宗伯》其正室,皆謂之門子。《註》將代父當門者也。《左傳·襄十一年》大夫諸司門子勿順。

地名。《左傳·襄二十七年》託於木門。《註》木門,晉地《史記·項羽紀》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孟康註》在新豐東十七里。

《秦本紀》敗三晉之師於石門。《一統志》在平陽府解州東南白徑嶺,踰中條山,通陝州道,山嶺參天,左右壁立,閒不容軌,名曰石門。

鴈門,郡名。見《前漢·地理志》。

山名。《書·禹貢》浮于積石,至于龍門。《傳》龍門山在河東之西界。《後漢·逸民傳》龎公攜其妻子,登鹿門山。

《正字通》北方北極之山曰寒門。漢光武紀寒門註,師古曰:今冶谷去甘泉八十里,盛夏凜然。

星名。《史記·天官書》其南北兩大星曰南門。《註》南門二星,在庫樓南天之外門,明則氏羌貢。《天文志》大微星南四星執法,中端門,左右掖門。

姓氏也。公卿之子,敎以六藝,謂之門子。後因以爲氏,後魏門文愛。

東門、西門、雍門、木門,俱複姓。《左傳·宣十八年註》襄仲居東門,故曰東門氏。

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敎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㲈、大夏、大濩、大武。《註》此周所存六代之樂。黃帝曰雲門。

人名。《史記·秦始皇紀》使盧生求羨門高誓。《註》羨門,古仙人。《前漢·藝文志》逢門射法二篇。《註》卽逢蒙。《荀子·正論篇》羿蠭門者,天下之善射者也。

《正字通》僧曰沙門桑門。《前漢·郊祀志》沙門,漢言息心削髮,絕情欲,歸於無爲也。

《韻補》叶民堅切,音眠。《楚辭·遠遊》虛以待之兮,無爲之先。庶類有成兮,此德之門。

叶眉貧切,音珉。《詩·邶風》出自北門,憂心殷殷。叶下貧。《荀卿·雲賦》往來惽憊,通於大神。出入甚亟,莫知其門。

【浙】

浙【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旨熱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列切,音折。江名。《說文》江水東至會稽山隂,爲浙江。《史記·秦始皇紀》至錢塘,臨浙江。《註》浙者,折也。蓋取其潮出海,曲折而倒流也。

水名。《水經注》浙水出浙縣西北弘農盧氏縣大蒿山。

《廣韻》浙米也。《類篇》一曰汰也。

《集韻》征例切,音制。通作淛。亦作制。義同。

《集韻》或作漸。《水經》漸江,卽浙江也。

【水】

水【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潤下。《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易·乾卦》水流濕。《說卦》坎爲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訓》積隂之寒氣爲水。

六飮之一。《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禮·玉藻》五飮:上水、漿、酒、醴、酏。《註》上水,水爲上,餘次之。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水曰淸滌。

明水,所以共祭祀。《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註》鑒,鏡屬,取水者。世謂之方諸。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

《前漢·律歷志》五聲,羽爲水。

天水,郡名,漢武帝所置。

中水,縣名,屬涿郡。應劭曰:易見《前漢·地理志》。

黑水,國名,卽韐。

露爲上池水。《史記·扁鵲傳》飮是以上池之水。《註》上池水,謂水未至地,蓋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藥。

姓。

《韻補》叶式類切,音墜。《劉楨·魯都賦》蘋藻漂於陽侯,芙蓉出於渚際。奮紅葩之熩熩,逸景燭於崖水。

叶呼委切,音毀。《李白·游高淳丹陽湖詩》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裏。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

《韻補》音準。引《白虎通》水之爲言準也。○按準乃水之義,非水之音。蓋沿《周禮·考工記》鄭註,準讀爲水而誤。今不從。

【滨】

濱【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音賓。水際也。《書·禹貢》海濱廣斥。

地近亦曰濱。《史記·貨殖傳》鄒魯濱洙泗。

《韻會》毗賓切。與頻通。《詩·大雅》池之竭矣,不云自頻。《箋》頻作濱,厓也。

《韻補》叶眠切,音邊。《蘇轍詩》送我出重嶺,長揖淸江濱。我老益不堪,惟有二頃田。《集韻》或作瀕。

相关诗句
遥望一沾巾 遂昌云岫冷 垂荣等至珍 作传需良史 家学重千钧 孙枝联五桂 修名愈不湮 雅操犹如昨 双节女难伦 二郎官必做 遗文播缙绅 行迹留岩壑 霜露惨高旻 岚霏空胜境 全归毕此身 永诀乖遐寿 乌兔走昏晨 龙蛇报辰巳 人生下坂轮 天运趋溟水 晚节更持循 晦斋宁淡寂 伤心世路榛 息影林亭树 幽佩茝兰纫 芳菹芹笋荐 威仪列介僎 楷范传乡里 孟子愿为邻 庞公不入市 儿曹礼法遵 樵牧交盟缔 炉爇喷猊唇 鼎茶浮豕腹 看山拄笏频 采药携筐远 北海酒延宾 南园花绕屋 寒蟾掬烂银 方沼玩澄碧 阶蚁序君臣 屋乌翔子母 溪毛洗白蘋 石发摩青藓 坐狎海鸥驯 梦忘蕉鹿伪 言排性恶荀 句爱仙游李 鹃语听天津 鸿冥托严濑 歌吹七月豳 理契六虚易 嘉遁志弥伸 屡丰欢未艾 桃源久避秦 栗里遥辞宋 太乙降尊神 少微占处士 酣眠华岳陈 静奕商颜皓 别墅友松筠 浮云薄轩冕 渊鱼避钓缗 径鹤随吟杖 衣不涴京尘 氅曾披野雪 三槐世德淳 孤竹清风古 宰木护龙鳞 先茔培马鬣 常欣简帙亲 懒应弓旌召 恩厚洽宗姻 言温消忿诉 无疵白璧纯 有诺黄金重 庭艳棣华春 堂馨萱草雨 黔娄祷北辰 徐孺高南郡 寓意漆园椿 治生盘谷稼 孤标任隐沦 累叶承光耀 封诰出严宸 洪钟鸣义塾 儒门浙水滨 公族周家后 渺矣悼斯人 偶然闻善行 铭登翠碣新 兆掩玄台旧 时降踣郊麟 日斜来舍鵩 行年傍六旬 直道追三代 君独乐天真 谁甘栖地僻 寥寥少逸民 衮衮多高位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