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荏苒知几年

出自:明代·陶安《送徒伯渊》

拼音:[bié,biè][lái][rěn][rǎn][zhī,zhì][jī,jǐ][nián]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城心官帑楮代钱,聚于山积流于泉。
纳旧出新日万千,市人四合争欲先。
中山才子吏律研,迩来筦库廉而虔。
意气能与长贰联,太史平准操微权。
宝货满眼众所便,众是凡夫君是仙。
坐令美利散列廛,民得资财俱懋迁。
飞尘障红炎日煎,纻袍雪色风翩翩。
斯人本为儒者贤,旧家出自姑溪边。
祖有阴德冤狱湔,子孙三世居溧川。
过庭能以诗礼传,出有车马食有田。
族中文物纷蝉嫣,桥阴满屋埙篪宣。
渊兮吟咏三百篇,青春举笔生云烟。
往岁过我圭荜前,敛襟拱袖忙投鞭。
示我以文长满笺,粲然蓝玉淮夷蠙。
斋窗清话共俎笾,论情缱绻久乃旋。
别来荏苒知几年,忽然邂逅钱塘堧。
我时南游北赴燕,子方战艺雄戈鋋。
大江潮头高沃天,捲帘楼望吴儿獧。
柳阴凉浮茉莉筵,东阳官酒西湖莲。
六桥雨霁山蜿蜒,银蟾照影秋娟娟。
人生离合亦可怜,回首异路心茫然。
蹇余万里行役牵,意掇科名蚁慕膻。
陆走齐鲁诸山巅,冰雪积冷砭重绵。
都城宫阙云霄连,两见黄榜光魁躔。
春风三月红杏妍,金门咫尺登无缘。
归来空室如磬悬,索居怀友情拳拳。
三湖东隔涨碧涟,五凤楼阁凌虚玄。
几欲夜棹访戴船,携家就禄依寒毡。
金陵聚首喜欲颠,惠我画扇汉隶镌。
始知从吏抛椠铅,捧檄正为双亲全。
故山在望归兴遄,墙角短檠毋弃捐。
丈夫有志铁砚穿,未可斲方皆就圆。
圣经万古日月悬,妙道浩浩何渊渊。
经济功用弥八埏,学之有要业必专。
穷达用舍所守坚,不曰富贵浮云然。

查看原文

注释

【别来】1.离别以来。 2.另外。
【荏苒】1.形容时间渐渐逝去:光阴荏苒。 2.蹉跎:荏苒岁月。
【知几】谓有预见,看出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征兆。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别】

別【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鞭入聲。《說文》分解也。《玉篇》分別也。《增韻》辨也。《禮·曲禮》日月以告君,以厚其別也。《爾雅·釋山》小山別大山,鮮。《疏》謂小山與大山不相連屬者名鮮。《淮南子·齊俗訓》宰庖之切割分別也。《晉·仲長敖覈性賦》同稟氣質,無有區別。

傅別,謂券書也。《周禮·天官·小宰》八成,聽稱責以傳別。《註》鄭曰:爲大手書於一札,中字別之。

《唐韻》《集韻》《韻會》皮列切《正韻》避列切,便入聲。《玉篇》離也。《增韻》解也,訣也。《江淹·別賦》黯然銷䰟者,惟別而已矣。《宋·謝惠連·夜集歎乖詩》詩人詠踟躕,搔首歌離別。《梁荀濟贈隂梁州詩》已作金蘭契,何言雲雨別。

【来】

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玄孫之子曰來孫。

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

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姓。

《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荏】

荏【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如甚切《集韻》《韻會》《正韻》忍甚切,音稔。《詩·大雅》荏菽斾斾。《傳》荏菽,戎菽也。《箋》大豆也。

《爾雅·釋草》蘇,桂荏。《揚子·方言》關之東西或謂之蘇,或謂之荏。《後漢·馬融傳》桂荏、鳧葵。《本草》荏子可壓油。《益都方物略記》每歲荏且熟,則荏雀羣至食其實。

柔也。《詩·小雅》荏染柔木。《傳》荏染,柔意也。《論語》色厲而內荏。

《篇海》荏染,猶侵尋也。亦作荏苒。《廣韻》荏苒,展轉也。《魏書·彭城王傳》難違淸挹,荏苒至今。

地名。《史記·趙世家》敗林人于荏。

【苒】

苒【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類篇》而琰切,音冉。草盛貌。

荏苒,猶展轉也。見荏字註。

【知】

知【午集中】【矢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

《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

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

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

《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

《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註》匹也。

《廣韻》欲也。《禮·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

猶記憶也。《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猶主也。《易·繫辭》乾知大始。《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魏了翁·讀書雜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

《揚子·方言》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謂之知。《黃帝素問》二刺則知。《註》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爲知。

藥名。《日華志》預知子,取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

地名。《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徒敗于且知。

《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姓。《左傳》晉有知季,卽荀首也。別食知邑,又爲知氏。

《諡法》官人應實曰知。

【几】

几【子集下】【几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居履切《集韻》《韻會》舉履切《正韻》居里切,爲橐以馮之。《玉篇》案也。亦作机。《左傳·昭五年》設机而不倚。

几几,安重貌。《詩·豳風》赤舄几几。(幾)〔古文〕音機。《說文》微也。《易·繫辭》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書·臯陶謨》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傳》言當戒懼萬事之微。

《說文》殆也,从而兵守者危也。《爾雅·釋詁》幾,危也。《註》幾,猶殆也。《詩·大雅》天之降罔,維其幾矣。

《玉篇》期也。《詩·小雅》卜爾百福,如幾如式。《疏》所以與汝百種之福,其來早晚,如有期節矣,其福多少,如有法度矣。

《爾雅·釋詁》庶幾,尚也。《疏》尚,謂心所希望。《孟子》王庶幾改之。

察也。《禮·玉藻》御瞽幾聲之上下。《周禮·地官·司門》幾出入不物者。《註》不物,與衆不同。

《司關》無關門之征猶幾。《註》無租稅,猶苛察不得令姦人出入。

《韻會》將及也。《爾雅·釋詁》近也。《易·中孚》月幾望。《禮·樂記》知樂則幾於禮矣。《史記·留侯世家》幾敗乃公事。○按《爾雅》《釋文》音機,《史記索隱》音祈,《禮記》《釋文》音譏。

巨依反。《韻會》云:機祈二音,是也。

《廣韻》《集韻》《韻會》渠希切,音祈。《集韻》器之沂鄂也。《禮·郊特牲》丹漆雕幾之美。《註》幾,謂漆餙沂鄂也。《疏》雕,謂刻鏤。幾,謂沂鄂。言以丹漆雕餙之,以爲沂鄂。《釋文》幾,巨依反。

《廣韻》居狶切《集韻》《韻會》舉豈切,機上聲。《玉篇》幾幾,多也。《廣韻》幾,何也。《韻會》幾,數問多少之辭。《左傳·僖二十七年》靖諸內而敗諸外,所獲幾何。《史記·萬石君傳》少子慶爲太僕御,出,上問車中幾馬。

《韻會》未多時曰無幾。

物無多,亦曰無幾。

《廣韻》《集韻》《韻會》其旣切,祈去聲。《廣韻》幾,未已也。

《集韻》與覬通。《左傳·哀十六年》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日日以幾。《註》冀君來。《史記·晉世家》無幾爲君。《註》幾,謂望也。

【年】

年【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撚平聲。《說文》本作秊。穀熟也。从禾千聲。《春秋•桓三年》有年。《穀梁傳》五穀皆熟爲有年。《宣十六年》大有年。《穀梁傳》五穀大熟爲大有年。

歲也。《爾雅•釋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日年,唐虞曰載。《註》歲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時一終,年取禾一熟,載取物終更始。《疏》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爲歲名。《周禮•春官》正歲年以序事。《註》中數曰歲,朔數曰年。《疏》一年之內,有二十四氣。節氣在前,中氣在後。節氣一名朔氣。中氣帀則爲歲,朔氣帀則爲年。《左傳•宣三年》卜年七百。

齒也。《釋名》年,進也。進而前也。《禮•王制》凡三王養老,皆引年。《註》引年,挍年也。《左傳•定四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爲太宰,康叔爲司宼,季爲司空,五叔無官,豈尚年哉。《註》言以德爲輕重,而不以齒爲先後也。

姓。《萬姓統譜》永樂中有年當,懷遠人,歷官戸部尚書。

叶禰因切,音紉。《前漢•敘傳》封禪郊祀,登秩百神。協律改正,享兹永年。《崔駰•襪銘》長履景福,至於億年。皇靈旣佑,祉祿來臻。

《集韻》乃定切,音佞。人名。《公羊傳•襄三十年》年夫。《釋文》年音佞。二傳作佞夫。《集韻》亦書作䄭。唐武后作。

相关诗句
不曰富贵浮云然 穷达用舍所守坚 学之有要业必专 经济功用弥八埏 妙道浩浩何渊渊 圣经万古日月悬 未可斲方皆就圆 丈夫有志铁砚穿 墙角短檠毋弃捐 故山在望归兴遄 捧檄正为双亲全 始知从吏抛椠铅 惠我画扇汉隶镌 金陵聚首喜欲颠 携家就禄依寒毡 几欲夜棹访戴船 五凤楼阁凌虚玄 三湖东隔涨碧涟 索居怀友情拳拳 归来空室如磬悬 金门咫尺登无缘 春风三月红杏妍 两见黄榜光魁躔 都城宫阙云霄连 冰雪积冷砭重绵 陆走齐鲁诸山巅 意掇科名蚁慕膻 蹇余万里行役牵 回首异路心茫然 人生离合亦可怜 银蟾照影秋娟娟 六桥雨霁山蜿蜒 东阳官酒西湖莲 柳阴凉浮茉莉筵 捲帘楼望吴儿獧 大江潮头高沃天 子方战艺雄戈鋋 我时南游北赴燕 忽然邂逅钱塘堧 别来荏苒知几年 论情缱绻久乃旋 斋窗清话共俎笾 粲然蓝玉淮夷蠙 示我以文长满笺 敛襟拱袖忙投鞭 往岁过我圭荜前 青春举笔生云烟 渊兮吟咏三百篇 桥阴满屋埙篪宣 族中文物纷蝉嫣 出有车马食有田 过庭能以诗礼传 子孙三世居溧川 祖有阴德冤狱湔 旧家出自姑溪边 斯人本为儒者贤 纻袍雪色风翩翩 飞尘障红炎日煎 民得资财俱懋迁 坐令美利散列廛 众是凡夫君是仙 宝货满眼众所便 太史平准操微权 意气能与长贰联 迩来筦库廉而虔 中山才子吏律研 市人四合争欲先 纳旧出新日万千 聚于山积流于泉 城心官帑楮代钱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