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炊枣肉糕

出自:明代·陶安《途中偶书所见》

拼音:[guō][chuī][zǎo][ròu][gāo]

平仄:平平仄仄平

碾轮临古道,桥柱卧枯壕。
墙曝桑皮纸,锅炊枣肉糕
卖鱼携网袋,牧马绊槎槽。
别有伤神处,屋空人已逃。

查看原文

字义

【锅】

鍋【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玉篇》車釭。《揚子·方言》車釭,齊燕海岱之閒謂之鍋。

《玉篇》盛膏器。《揚子·方言》自關而西,盛膏者乃謂之鍋。

《廣韻》溫器。《正字通》俗謂釜爲鍋。

《玉篇》公禍切,音過。義同。

《集韻》古火切,音果。刈鉤也。與鐹同。《集韻》或作鈛。

【炊】

炊【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昌垂切《集韻》姝爲切《韻會》樞爲切,音吹。《說文》爨也。从火,吹省聲。《揚子·方言》爨,齊謂之炊。《公羊傳·宣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史記·封禪書》先炊之屬。《註》正義曰:先炊古炊母之神也。《前漢·郊祀志》作族人炊之屬。

炊鼻,地名。《左傳·昭二十六年》師及齊師戰于炊鼻。

與吹同。《荀子·仲尼篇》可炊而傹也。《註》與吹同。詳口部吹字註。

《集韻》《類篇》尺僞切,吹去聲。炊累,動升也。《莊子·在宥篇》從容無爲而萬物炊累焉。《註》炊去聲。或作吹。

【枣】

棗【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朿爲棘,重朿爲棗,蓋棗性重喬,棘則低矣。

《儀禮·士昏禮》婦摯舅用棗栗。《疏》以早自謹飭爲義。棗,早也。栗,肅也。《聘禮》夫人勞,使下大夫勞以二竹簠兼執之以進。《註》右手執棗,左手執栗。《疏》棗美,故用右手也。

酸棗,地名。《前漢·地理志》屬陳留郡。

姓,出潁川棘子成後,避仇改爲棗。◎按棗、棘字,《說文》別立朿部,今倂入。

【肉】

肉【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宍《唐韻》如六切《集韻》《韻會》《正韻》而六切,。《易·噬嗑》噬乾肉。《禮·孔子閒居》觴酒豆肉。《左傳·莊十年》肉食者鄙。《管子·水地篇》五藏已具,而後生肉。《又》心生肉。五肉已具,而後發爲九竅。

《正字通》禽鳥謂之飛肉。《揚子·太經》明珠彈于飛肉,其得不復。

肉三。《註》黥劓二,左右趾合一,凡三。

芝草名。《抱朴子·僊藥卷》五芝者,有石芝,有木芝,有草芝,有肉芝。

視肉,獸名。見《山海經·郭璞註》視肉,形如牛肝,有兩目,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

土肉,生海中。色黑,長五寸,大如小兒臂,有腹,無口耳,多足,可炙食。《本草》李時珍曰:此蟲魚之屬,與土精名封同類。《郭璞·江賦》土肉石華。

《本草》人頂生瘡,五色,如櫻桃,破則自頂分裂,連皮剝脫至足,名曰肉人。夏子益奇疾方,常飮牛乳,卽消。

《釋名》肉,柔也。

《集韻》《韻會》《正韻》如又切,音輮。錢璧之體。《爾雅·釋器》肉倍好謂之璧。《註》肉,邊也。好,孔也。《釋文》肉,如字。

如授反。

錘體爲肉。《前漢·律歷志》圜而環之,令之肉倍好者。《註》錘之形如環,體爲肉,孔爲好。

肥滿也。《禮·樂記》使其曲直繁瘠,廉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而已矣。《疏》肉謂肥滿。《又》寬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作,而民慈愛。《註》肥也。《釋文》而救反。

《史記·樂書》寬裕肉好。《註》肉好,言音之洪美。

《集韻》儒遇切,音孺。肌肉也。

《韻會》《正韻》而由切,音柔。邊也。

《正字通》音腴。《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民豐肉而庳。劉昌宗讀。

【糕】

糕【未集上】【米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集韻》居勞切,音羔。與餻同。糜也。《野客叢書》劉夢得嘗作《九日》詩,欲用糕字,思六經中無此字,遂止。故宋景文《九日》詩曰:劉郞不肯題糕字,虛負人生一世豪。《周禮·天官·籩人疏》羞邊之實,糗餌粉餈。註餅之曰餈。疏今之餈糕,六經中未嘗無糕。《松漠紀聞》金國重陽有寶階糕。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