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袖妒姬争巧笑

出自:唐代·李山甫《公子家二首》

拼音:[jǐn][xiù][dù][jī][zhēng][qiǎo][xiào]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曾是皇家几世侯,入云高第照神州。柳遮门户横金锁,
花拥弦歌咽画楼。锦袖妒姬争巧笑,玉衔骄马索闲游。
麻衣酷献平生业,醉倚春风不点头。
柳底花阴压露尘,醉烟轻罩一团春。鸳鸯占水能嗔客,
鹦鹉嫌笼解骂人。騕褭似龙随日换,轻盈如燕逐年新。
不知买尽长安笑,活得苍生几户贫。

查看原文

注释

【巧笑】美好的笑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锦】

錦【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說文》襄色織文也。从帛金聲。《徐曰》襄,雜色也。漢魏郡有縣,能織錦綺,因名襄邑。《釋名》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價如金,故字从金帛。《詩·衞風》衣錦褧衣。《傳》錦,文衣也。《左傳·襄三十一年》子有美錦,不使人學製焉。《拾遺記》員嶠山有冰蠶,霜覆之,然後成繭。其色五采,後代效之,染五色絲,織以爲錦。

《五代史·吳越世家》臨安有大樹,錢鏐幼時戲於此,及貴歸,衣以錦,號其樹曰衣錦將軍。

《南窗紀談》中散大夫,舊說謂之十樣錦。受命之初,不俟恩赦,便許封贈父母,一也。妻封郡君,二也。不隔郊奏薦,三也。奏子爲職官,四也。乗馬許行馳道,五也。馬鞍上施紫絲座,六也。馬前執破木板,七也。宴殿用金器具朶殿上,八也。許上遺表,九也。國史立傳,十也。

姓。漢郞中令錦被。

貝錦,蟲名。《詩·小雅》萋兮菲兮,成是貝錦。《註》水中介蟲,文似錦。

水名。《前漢·司馬相如傳》漢宮有水錦,水有鴛。

《廣輿記》成都府城南有錦江,一名汶江,織錦濯此則鮮麗,其地曰錦里,其城曰錦官城。

【袖】

袖【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褏《唐韻》似祐切《集韻》似救切,音岫。袂也。《釋名》袖,由也,手所由出入也。亦言受也。以受手也。《後漢·馬廖傳》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綱目集覽》半袖,短袂衣也。《釋名》半袖其袂半,襦而施袖也。《晉書·五行志》魏明帝披縹綾半袖。《廣韻》亦作褏、褎。

【妒】

妒【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當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都故切。同妬。《說文》婦嫉夫也。《詩註》以色曰妒,以行曰忌。《史記·鄒陽傳》女無美惡,入宮見妒。《山海經》亶爰之山,有獸曰類,自爲牝牡,食者不妒。

鶬爲膳,可療妒。

凡媢嫉皆曰妒。《史記·項羽紀》嫉妒吾躬。《列子·說符篇》爵高者,人妒之。

梵言伊黎沙掌挐,此言妒。

叶當古切,音覩。《屈原·離騷》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以延佇。世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叶之石切,音蹠。《屈原·離騷》衆皆競進而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姬】

姬【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㚦《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基。《說文》黃帝居姬水,以姬爲氏,周人嗣其姓。《左傳·昭二十八年》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

《廣韻》與之切《集韻》盈之切,嬙名其女,尤非。

九魚切。同居。《列子·黃帝篇》姬將告女。《註》姬作居。

【争】

爭【巳集中】【爪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二手而曳之,爭之道也。《廣韻》競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玉篇》諫也。

訟也。《增韻》理也,辨也。《禮·曲禮》分爭辨訟,非禮不決。

姓。《正字通》印藪有爭不識,爭同。

《集韻》側逬切,箏去聲。義同。

《廣韻》本作諍,諫諍也,止也。《孝經·諫諍章》天子有爭臣七人。《韻會》俗作争,非。

【巧】

巧【寅集中】【工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丂苦絞切,敲上聲。《說文》技也。《廣韻》能也,善也。《韻會》機巧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爲良。《山海經》義均始爲巧,倕始作下民百巧。

《增韻》拙之反。《韻會》黠慧也。《老子·道德經》大巧若拙。《淮南子·主術訓》是故有大略者,不可責以捷巧。

《廣韻》好也。《詩·衞風》巧笑倩兮。

《韻會》射者工于命中曰巧。《孟子》知譬則巧也。

《廣韻》僞也。《詩·小雅》巧言如簧,顏之厚矣。《傳》出言虛僞,而不知慚於人。《禮·月令》毋或作淫巧。《註》淫巧,謂僞飾不如法也。

《廣韻》苦敎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敎切,敲去聲。義同。

叶去九切,音糗。《前漢·司馬遷傳》聖人不巧,時變是守。

【笑】

笑【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咲音肖。《廣韻》欣也,喜也。《增韻》喜而解顏啓齒也。

嗤也,哂也。《易·萃卦》一握爲笑。《詩·邶風》顧我則笑。《毛傳》侮之也。《禮·曲禮》父母有疾,笑不至矧。《註》齒本曰矧,大笑則見。《左傳·哀二十年》吳王曰:溺人必笑。《論語》夫子莞爾而笑。《註》小笑貌。

獸名。《廣東新語》人熊,一名山笑。

《韻補》思邀切。《詩·大雅》勿以爲笑,叶上囂、下蕘。《淮南子·汜論訓》不殺黃口,不獲二毛,于古爲義,于今爲笑。《古逸詩·趙童謠》趙爲號,秦爲笑。以爲不信,視地上生毛。

入宥韻,音秀。《江總詩》玉臉含啼還自笑,若使琴心一曲奏。或作咲。《前漢·揚雄傳》樵夫咲之。亦省作关。《前漢·薛宣傳》一关相樂。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