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纲纮

出自:明代·陶安《驾幸狮子山应制》

拼音:[huī][gāng][hóng]

平仄:平平平

圣皇应天运,出以安民生。
拨乱反之正,仁敷臻泰宁。
十年天下一刬平,纪年定鼎开神京。
城西有山极奇峻,昂昂雄峙长江汀。
其山俨若狻猊形,百兽仰伏皆来庭。
江流其下赴朝宗,汹涌昕夕弗少停。
法驾时幸临,乃以观民风、体民情,匪为逸乐无事而空行。
峰峦虎兕奔,波浪虹霓腾。
风帆烟舶,商旅互来往。
秧畴麦畛,农父方耘耕。
云霞舒卷芷杜青,森罗万象皆来呈。
重瞳顾盻值晴霁,谓此景界由天成。
用赐此山号狮子,昭示坚久无穷名,吁祥麟出㙐凤鸣。
四海为一家,于穆皇风清。
肇造勤,礼乐兴。
顺游豫,恢纲纮
武多牙爪,文诚股肱。
登台陋汉高,思士发歌声。
乾道复何为,贻谋千万龄。

查看原文

字义

【恢】

恢【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苦回切《集韻》《正韻》枯回切,音魁。《說文》大也。从心灰聲。《韻會》謂志大也。

《增韻》大之也。

《玉篇》《集韻》《韻會》苦虺切。《集韻》大也。一曰恢恑,譎怪。

叶空胡切,音枯。《道藏歌》五老監䰟戒,心端情自恢。身度水火官,名入九龍廬。或作㷇。

【纲】

綱【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㭃音岡。《說文》維紘繩也。《書·盤庚》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詩·大雅》綱紀四方。《傳》張之爲綱。《疏》綱者,網之大繩。

《儀禮·鄕射禮》乃張侯下綱。《註》綱,持舌繩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梓人爲侯上綱與下綱,出舌尋,絹寸焉。《註》綱,所以繫侯於植者也。

《禮·緯含文嘉》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

【纮】

紘【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戸萌切《集韻》乎萌切《韻會》乎盲切,音宏。《正韻》胡盲切,音橫。《說文》冠卷也。或从弘作紭。《儀禮·士冠禮》緇組紘。《註》屈組爲紘,垂爲飾。《禮·雜記》管仲鏤簋朱紘。《註》冠有筓者爲紘,紘在纓處,兩端上屬,下不結。《左傳·桓二年》衡紞紘綖。《註》紘,纓從下而上者。《疏》紘纓皆以組爲之,所以結冠于人首也。紘用一組,從下屈而上屬之於兩旁,結之於頷下,垂其餘也。

《儀禮·大射禮》鼗鼓倚于頌磬西紘。《註》紘,編磬繩也。

《淮南子·原道訓》紘宇宙而章三光。《註》紘,綱也。

《淮南子·地形訓》八殥之外有八紘。《註》紘,維也。維落天地而爲之表,故曰紘。

《淮南子·精神訓》天地之道至紘以大。《註》紘,宏也。

《韻補》如今讀叶先韻。《司馬相如·上林賦》道盡途殫,回車而還。消搖乎襄羊,降集乎北紘。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