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瓿初颁光禄酒

出自:明代·陈琏《恩赐宝楮四十定绵羊二羫黄封十瓶白粲二斛》

拼音:[shí][bù][chū][bān][guāng][lù][jiǔ]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朝正欣得近清光,宠锡便蕃喜倍常。
十瓿初颁光禄酒,八蹄兼赐太官羊。
香粳满斛珠玑粲,宝楮盈缄翰墨香。
祇荷鸿恩何以报,愿祈圣寿与天长。

查看原文

字义

【十】

十【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音拾。《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易·繫辭》天九地十。《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

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

《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

《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瓿】

瓿【午集上】【瓦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蒲口切《集韻》薄口切《正韻》普厚切,音部。《說文》甂也。《廣韻》瓿甊,瓦甖。《五音集韻》瓿甊,小甖。《正韻》甒也。甒卽罌也。《爾雅·釋器》甌瓿謂之瓵。《註》瓿甊,小甖。《博雅》瓿,缶也。

甁也。《揚子·方言》河汾之閒其大者謂之甀,其中者謂之瓿甊。《戰國策》夫鼎者非效壷醯醬瓿耳。《註》瓿甂也。《前漢·揚雄傳》吾恐後人用覆醬瓿也。《註》師古曰:瓿,小甖也。

銅瓿,以盛醯醢臡醬。《博古圖》周方斜瓿,肩作電形,類古文字,環腹象雷文,如盤絲髮,微起乳形。中作黃目狀。

魚瓿,肩腹閒飾以魚形。

蟠虬瓿二,饕餮瓿四,皆周制。

《廣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音扶。

《集韻》蒲侯切,音捊。

《正韻》薄胡切,音蒲。義同。

【初】

初【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䥚《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

《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

《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颁】

頒【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分切,音汾。《廣韻》魚大首。亦衆貌。《詩·小雅》魚在在藻,有頒其首。

《唐韻》布還切《集韻》《韻會》《正韻》逋還切,音班。《廣韻》布也,賜也。《禮·明堂位》頒度量而天下大服。《註》頒,讀爲班。《周禮·天官·大宰》匪頒。《註》匪,分也。頒,讀爲班布之班,謂班賜也。

《說文》鬢也。《正韻》頟兩旁曰頒。《孟子》頒白者。《註》頒,班也。頭半白班班者也。

分也。《書·洛誥》乃惟孺子,頒朕不暇。《傳》我爲政,常若不暇。汝惟小子,當分取我之不暇而行之。《釋文》頒音班。

甫云反。

《說文》通作朌。《禮·王制》名山大澤不以朌。《釋文》朌讀爲頒,賦也。

鳥名。《揚子·方言》戴勝,自關而東或謂之戴頒。

《揚子·方言》鋪頒,索也。東齊曰鋪頒,猶秦晉言抖藪也。

古通先韻,連切,音邊。《蘇軾·澄泥硯詩》長安新硯石同堅,不待書來遂許頒。

【光】

光【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炗廣平聲。《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

《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

諡法,能紹前業曰光。

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

《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䊯。

【禄】

祿【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鹿。《說文》福也。《廣韻》善也。《詩·商頌》百祿是何。《箋》當擔負天之多福。

俸也。居官所給廩。《禮·王制》位定然後祿之。《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柄詔王馭羣臣,二曰祿。《疏》以功詔祿。祿,所以富臣下,故云。《禮·曲禮》士曰不祿。《疏》士祿以代耕。不祿,不終其祿也。

司祿,星名。《史記·天官書》文昌宮六曰司祿。

回祿,火神。《左傳·昭十八年》鄭禳火於回祿。

姓。紂子祿父後。

州名。廣南化外有福祿州,唐總章二年置。

天祿,獸名。《前漢·西域傳註》似鹿,長尾,一角者爲天祿,兩角者爲辟邪。漢有天祿閣,因獸立名,藏祕書。

《廣韻》龍玉切,音錄。祿祿,形貌爲禮也。陸德明說。

叶錄直切,音力。《漢昭帝冠詞》摛顯先帝之光耀,以承皇天之嘉祿。欽奉仲春之吉辰,普遵大道之郊域。

叶歷各切,音落。《前漢·敘傳》位過厥任,鮮終其祿。博之翰音,鼓妖先作。

【酒】

酒【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子酉切,愀上聲。《說文》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釋名》酒,酉也,釀之米麴,酉澤久而味美也。亦言踧也,能否皆彊相踧持飮之也。

入口咽之,皆踧其面也。《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淸酒。《註》事酒,有事而飮也。昔酒,無事而飮也。淸酒,祭祀之酒。《前漢·食貨志》酒,百藥之長。《東方朔傳》銷憂者莫若酒。《江純·酒誥》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成之帝女,一曰杜康。

酒,明水也。《禮·明堂位》夏后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

天酒,甘露也。《瑞應圖》王者施德惠,則甘露降,一名天酒。

官名。《周禮·天官》酒正。《註》酒官之長。《又》女酒。《註》女奴曉酒者。

祭酒,尊稱之號。《前漢·伍被傳》號爲劉氏祭酒。《註》祭時惟尊長酹酒也。

酒旗,星名。《曹植·酒賦》仰漢旗之景曜,協嘉號於天辰。

地名。《左傳·莊二十二年》王與虢公酒泉之邑。《註》邑在河南。

《前漢·武帝紀》以其地爲武威酒泉郡。《註》酒泉,今肅州。

姓。明有酒好德。

人名。《史記·晉世家》靜公俱酒。

《韻補》叶子小切,音剿。《詩·鄭風》叔于狩,巷無飮酒。豈無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易林》白茅醴酒,靈巫拜禱。神嘻飮食,使人壽老。

叶子與切,音苴。《張超·誚靑衣賦》東向長跪,接狎歡酒。悉請諸靈,邪僻無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