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崖旁豁瞰空洞

出自:元代·陈德永《雁荡吟送秦文学还吴》

拼音:[bēng][yá][páng,bàng][huō,huò,huá][kàn][kōng,kòng,kǒng][dòng]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雁之荡兮,乃在瓯越之野,瀛海之堧,有万菡萏镵青天。
东南形胜此其最,我尝著屐周览于其间。
厥初宰物孕雄怪,元气混沌何由穿。
巨灵运斤凿鬼窍,列缺吐火施神鞭。
遂令后尔万万古,见此错愕难为言。
上疑日车解辔倾侧过,下恐地轴挠动相钩牵。
昨梦寻君拂烟去,有拥芝盖导我前。
崩崖旁豁瞰空洞,回溪不定行蜿蜒。
狂雷砰訇起何处,白龙喷薄飞层巅。
熊蹲豹掷,若怒若啼。
霞明雾涌,倏闪倏开。
重重掩掩,变幻不可以极兮,我方矫首睨立乎云梯。
南望海水不满杯,湾环下绕山足来。
仰攀玉女驾,笑踏飞鸾低。
群仙集倒影,杂佩中徘徊。
耸身直上浩无际,海月正挂吹箫台。
于焉得深悟,扶桑警天鸡。
蘧蘧惊觉在枕席,但闻落叶如雨风凄凄。
君来谢我欲西迈,惜此不及穷扶携。
我知君身有灵气,世上尘土胡能迷。
推仁泽物本我事,成功敛退真奇哉。
碧桃花发俟君到,勿使引领双眉摧。

查看原文

注释

【空洞】空洞1物体内部的窟窿,如铸件里的砂眼、肺结核病人肺部形成的窟窿等。 空洞2 [kōngdòng]没有内容或内容不切实:~无物ㄧ~的说教。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崩】

崩【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繃。《說文》山壞也,从山朋聲。《玉篇》毀也。《禮·曲禮·註》郉昺曰:自上墜下曰崩。《詩·小雅》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春秋·僖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註》沙鹿,山名。

殂落也。《穀梁傳·隱三年》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

姓。《正字通》明正德中崩愈堅,固始縣丞,潛山人。《集韻》作。

【崖】

崖【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韻會》《正韻》宜佳切,音睚。《說文》高邊也。从屵,圭聲。《徐曰》水邊有垠堮也。無垠堮而平曰汀。《郭璞·江賦》觸曲崖以縈繞。

珠崖,郡名。在南海,漢武帝置,地居海中,產珠,故曰珠崖,亦曰朱崖。

洪崖,仙人名。《郭璞·遊仙詩》右拍洪崖肩。

不和物曰崖岸。宋張詠性剛介,自號乖崖,言乖則違衆,崖不和物也。

《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音儀,義同。○按《說文》厂部厓訓山邊,屵部崖訓高邊,分厓崖爲二,韻會因之,以山邊屬睚音,高邊屬儀音,似泥。

【旁】

旁【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螃。㫄隷作旁。《博雅》旁,大也。廣也。《釋名》在邊曰旁。《玉篇》猶側也。非一方也。《易•乾卦》旁通情也。《書•太甲》旁求俊彥。《爾雅•釋宮》二達謂之岐旁。《註》岐旁,岐道旁出。

《集韻》晡橫切,音。騯騯,馬盛貌。或省作旁。《詩•鄭風》駟介旁旁。《疏》北山傳云:旁旁然不得已,則此言旁旁亦爲不得已之義。《朱傳》旁旁,馳驅不息之貌。音崩。叶補岡反。

《韻會》《正韻》蒲浪切,音傍。《前漢•霍光傳》使者旁午。《註》如淳曰:旁午,分布也。師古曰:一縱一模爲旁午。猶言交橫也。

《莊子•齊物論》旁日月。《註》依也。

《集韻》鋪郞切,音滂。旁礴,混同也。

《集韻》蒲庚切,音彭。旁勃,白蒿也。兔食之,壽八百歲。

【豁】

豁【酉集中】【谷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括切,歡入聲。《說文》通谷也。《六書故》谷敞也。

《博雅》空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谽呀豁閜。《註》豁閜,空虛也。

《正韻》疏通也。《前漢·揚雄傳》:灑沈薔於豁瀆。《師古註》豁,開也。

《玉篇》大度量也。《史記·高祖紀》意豁如也。《師古註》豁然,開大之貌。《舊唐書·高祖紀》倜儻豁達,任性率眞。

叶許月切,音䬂。《張衡·西京賦》馺娑駘盪,燾奡桔桀。枍詣承光,睽罛庨豁。《說文》本作。

【瞰】

瞰【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賦》瞰瑤谿之赤岸。

俯視曰瞰。《後漢·光武紀》雲車千餘,瞰臨城中。

《埤雅》王褒曰:魚瞰雞睨。《註》瞰,魚目不瞑也。《集韻》或作瞯。

【空】

空【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

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

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

太空,天也。

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註》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

《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空桑之水出焉。《括地志》徵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竇,在曲阜縣南二十里女陵山。《魏土地記》代城東北九十里有空侯城。

官名。《書·舜典》伯禹作司空。

《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

拜名。《周禮·春官》大祝辨九拜,三曰空首。《疏》先以兩手拱地,乃頭至手,是爲空首也。

樂器名。《風俗通》箜篌,一名坎侯。或曰空侯,取其空中。《楚辭註》空桑,瑟名。

獄名。《禮·記疏》囹圄,魏曰司空。

姓。《廣韻》漢複姓有空桐空相二氏。

《集韻》《韻會》苦動切《正韻》康董切,音孔。穴也,竅也,竉也。通作孔。《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眡其鑽空。《史記·五帝紀》瞍使舜穿井,爲匿空旁出。《大宛傳》張騫鑿空。《註》西域本無道路,今鑿孔而通之也。《韓非子·喩世篇》空竅者,神明之戸牖也。《韻會小補》秦人呼土窟爲土空。

《集韻》《韻會》《正韻》苦貢切,音控。窮也。《詩·小雅》不宜空我師。《註》不宜使小人困窮民也。

缺也。《揚子·法言》酒誥之篇俄空焉。

虛也。《論語》回也其庶乎,屢空。《註》空猶虛中也。

叶枯江切。《徐幹·思室詩》良會無有期,中心摧且傷。不聊憂飧食,嗛嗛常饑空。

叶枯良切。《詩·小雅》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洞】

洞【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弄切,音恫。《說文》疾流也。《班固·西都賦》潰渭洞河。

深也,朗徹也。《顏延之詩》識密鑒亦洞。

通也。《司馬相如·大人賦》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

貫也。亦貫徹之意。《史記·蘇秦傳》遠者括臂洞胸。

洞洞,質慤貌。《禮·祭義》洞洞乎屬屬乎如弗勝。

洞疑,心不定也。《史記·蘇秦傳》虛喝洞疑。

幽壑曰洞。

《後漢·梁冀傳》連房洞戸。《註》洞,通也。謂相當也。

洞庭,湖名。

山名,在長沙。

《集韻》徒孔切《正韻》徒總切,音動。義同。

《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音同。洪洞,縣名。

洚洞,水無涯貌。

鴻洞,相連貌。《淮南子·天文訓》天地鴻洞。亦作澒洞。《枚乗·七發》澒洞兮蒼天。

《韻補》叶徒當切,音唐。《道藏歌》開度飛元眞,凝化淪空洞。帝眞始明精,號曰子元陽。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