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轩记待月

出自:宋代·陆文圭《题月心诗卷并记遇仙事云》

拼音:[dōng][xuān][jì][dài,dāi][yuè]

平仄:平平仄平仄

东轩记待月,纵笔说性命。
岂惟不知月,实亦不知性。
文虽欧苏工,理至关洛定。
人心如明月,尘垢失清净。
雾收海气澄,天迥风力劲。
持我光明珠,照此大圆镜。
镜中双綵鸾,翔立请骖乘。
御宴影娥池,神飙忽吹醒。
鸾飞晓镜空,龙睡渊珠静。
依旧碧潭心,无复琼楼兴。
韩郎固有言,仙人未贤圣。

查看原文

注释

【东轩】指住房向阳的廊檐。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东】

東【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

《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

《詩·大雅》東有啓明。

《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

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

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

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按《說文》東自爲部,今倂入。

【轩】

軒【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韻會》虛言切,音掀。《說文》曲輈轓車也。《徐曰》載物則直輈。軒,大夫以上車。轓,兩旁壁也。《左傳·閔二年》鶴有乘軒者。《註》軒,大夫車。《又》歸夫人魚軒。《註》魚軒,夫人車。

《定九年》與之犀軒。《註》犀軒,卿車。夫人車以魚爲飾,卿車以犀皮爲飾也。

車前高曰軒,前下曰輊。《詩·小雅》戎車旣安,如輊如軒。《註》輊,車覆而前也。軒,車却而後也。《後漢·馬援傳》居前不能令人輊,居後不能令人軒。《註》言爲人無所輕重也。

檐宇之末曰軒。《左思·魏都賦》周軒中天。《註》周軒,長廊有窗而周迴者。

殿堂前檐特起曲椽無中梁者亦曰軒。天子不御正座而御平臺,曰臨軒。《前漢·史丹傳》天子自臨軒檻。《註》軒檻,欄版也。

軒縣,樂縣也。《周禮·春官·小胥》諸侯軒縣。《註》軒縣三面,其形曲,故又謂之曲縣。

笑貌。《後漢·方技傳》軒渠笑自若。《天祿外史》韓王軒然仰笑。

舞貌。《淮南子·道應訓》軒軒然迎風而舞。

自得之貌。《唐書·孔戣傳》軒軒自得。

與憲通。《禮·樂記》致右憲左。《註》憲讀爲軒,足仰也。

黎軒,國名。《史記·大宛傳》北有奄蔡、黎軒。《註》國在西海之西。

姓。黃帝號軒轅,後因爲氏。

軒丘,複姓。梁相軒丘豹。

《集韻》《韻會》許建切,音憲。《禮·內則》麋鹿田豕,麕皆有軒。《註》切肉大如藿葉也。

《集韻》居言切,音鞬。人名。《前漢·功臣表》衆利侯伊卽軒。

《集韻》許偃切,音幰。車軾。

《篇海》呼旱切。與䍐通。人名。鄭有軒虎。

叶許斤切,音欣。《陸雲·夏府君誄》丘園靡滯,鸞驥憑軒。豈方伊類,捉髮躬勤。

【记】

記【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策,記載所當行之禮儀。《唐書·于志寧傳》左有記言之史,右有記事之官。《關尹子·五鑑篇》昔遊再到,記憶宛然。

《博雅》書也。《前漢·蕭望之傳》待詔鄭朋奏記于蕭望之。《註》記,書也。奏記自朋始。《文心雕龍》後漢始有公府奏記,記之言志,進己志也。

《正字通》文符也。《後漢·鍾離意傳》少爲郡督郵,時部縣亭長有受人酒禮者,府下記案考之,意封還記,太守甚賢之。

官名。《後漢·百官志》記室令史,主上表章報書記。

與其通。《字彙補》助語辭。《詩·王風》彼其之子。《箋》其或作記。或作己。讀聲相似。

叶苟起切,音几。《崔琰·述初賦》望高密以亟征,戾衡門而造止。覿游夏之峩峩,聽大猷之篇記。一說本作紀,紀與止叶,譌作記。

【待】

待【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徒在切《集韻》《韻會》《正韻》蕩亥切,音殆。《說文》竢也。《易·繫辭》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禮·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增韻》遇也。《論語》以季孟之閒待之。

備禦也。《魯語》率大讎。以憚小國,其誰云待之。

叶直里切,音峙。《魏文帝·浮海賦》衆帆張,羣櫂起,爭先逐進,莫適相待。

叶時吏切,音侍。《荀子·成相篇》治之志後埶富,君子誠之,好以待。富音沸。

叶徒帝切,音兌。《歐陽修·祭龍文》浸潤收畜,足支一歲。旱則來告,否則當待。

叶杜兮切,音啼。《屈原·離騷》路修遠以多艱兮,騰衆軍使徑待。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爲期。《朱註》待,徒奇反。

【月】

月【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

《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

《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

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外國名。《前漢·霍去病傳》遂臻小月氏。

《韻補》叶危睡切。《曹植·七啓》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叶魚橘切。《黃庭經》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類篇》唐武后作囝。《正字通》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石經改作月,中二畫連左右,與日月之月異。今俗作月以別之。月中从冫,不从二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