訹惕久未已

出自:明代·金幼孜《山溪小隐为周时立赋》

拼音:[xù][tì][jiǔ][wèi][yǐ]

平仄:仄仄仄仄仄

梧山郁苍苍,沂溪流瀰瀰。
溪山两奇绝,居有泥田里。
里中有著姓,衣冠数周氏。
君子乐在斯,恂恂谨操履。
力田充食衣,积学穷经史。
绕庐树桑麻,缘阶艺兰芷。
开窗白云来,挥弦清风起。
门深驻山光,庭虚湛流水。
宾朋或时过,觞豆同乐只。
酒酣赋新诗,歌咏谐宫徵。
悠然适嘉趣,达生契直理。
蹇予迫衰暮,役役果何似。
侍从三十春,贪荣昩知止。
况兹乏禆益,訹惕久未已
挂冠倘可期,吾将返其始。
来往山溪间,庶以终馀齿。

查看原文

注释

【未已】不止;未毕。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訹】

訹【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辛律切《集韻》《韻會》《正韻》雪律切,音戌。《說文》誘也。《廣韻》謏訹,誘也。《前漢·韓安國傳》列在諸侯訹邪臣浮說。《宋史·岳飛傳》淮西之役,俊以前途糧乏訹飛,飛不爲止。

人名。蕭訹,見《南齊書·魏虜傳》。

《韻會》或作怵。《說文徐註》按賈誼鵩賦:怵迫之徒兮,或趨東西。當作此訹字。《漢書》怵於邪說,如淳曰:見誘怵也。音戌。今俗猶云相謏怵。

《集韻》《韻會》。《韻會》从言从朮。俗作术,非。

【惕】

惕【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惖《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歷切,音剔。《說文》敬也。从心易聲。

怵惕也。憂也,懼也。

《爾雅·釋訓》惕惕,愛也。郭註詩云,心焉惕惕。韓詩以爲悅人,故言愛也。

疾也。《吳語》一曰惕。《註》疾也。疾速之疾。

《說文》或作悐。《前漢·王商傳》無惕悐憂。《集韻》亦作。

叶汀藥切,音託。《揚子·太經》心惕惕,足金舄,不志溝壑,舄音削。

【久】

久【子集上】【丿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已有切,音九。暫之反也。《易·繫辭》恆久也。《中庸》不息則久。《註》久,常於中也。《老子·道德經》天乃道,道乃久。

待也。《左傳·昭二十四年》士伯曰:寡君以爲盟主之故,是以久子。

《說文》久,从後灸之,象人兩脛,後有距也。引周禮,久諸牆以觀其橈。◎按今《考工記·廬人》作灸,諸牆以眡其橈。註灸,猶柱也。釋文音救。

《儀禮·士喪禮》夏祝鬻餘飯用二鬲,于西牆不羃用疏布久之。《註》久讀爲灸。《疏》灸,塞義,謂直用麤布蓋鬲口爲塞也。

《韻補》叶舉里切,音几。《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久叶以。《小雅》來歸自鎬,我行永久。叶喜祉。《楚辭·招䰟》層冰峩峩,飛雪千里。歸來歸來,不可以久。

【未】

未【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

《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

《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

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已】

已【寅集中】【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羊己切《集韻》《韻會》《正韻》養里切,音以。《玉篇》止也,畢也,訖也。《廣韻》成也。《集韻》卒事之辭。《易·損卦》已事遄往。

《玉篇》退也。《廣韻》去也,棄也。《書·堯典》試可乃已。《論語》三已之。

太也。《廣韻》已,甚也。《孟子》仲尼不爲已甚者。《註》不欲爲已甚,太過也。

《廣韻》過事語辭。《史記·灌夫傳》已然諾。《註》索隱曰:謂已許諾,必使副其前言也。

《類篇》語已也。《增韻》語終辭。《前漢·梅福傳》亦無及已。

踰時曰已而。《史記·高帝紀》已而有娠。

與以通。《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爲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前漢·張良傳》殷事以畢。

《廣韻》《集韻》羊吏切,音異。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