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豹蔚彧珍其文

出自:宋代·金君卿《留题张氏颐文阁》

拼音:[wù][bào][wèi][yù][zhēn][qí,jī][wén]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鄱阳才子钟庆门,巍冠大带何纷纷。
诚心乐道自颐养,雾豹蔚彧珍其文
朱栏碧瓦江之垠,更敞高阁淩烟氛。
烟中数岫列窗牖,急雨洗出青无痕。
乍来耳目益开爽,况日文酒酣天真。
前年诏下起嵓隐,子直奋起轩浮云。
不嫌官小喜及养,敛板归拜高堂亲。
子方归宁亦同乐,与子登眺开芳樽。
定交酌寿虽所愧,相望兰桂长清芬。

查看原文

注释

【雾豹】汉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载﹐答子治陶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谏曰﹐能薄而官大﹐是谓婴害﹐无功而家昌﹐是谓积殃。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后因以"雾豹"指隐居伏处﹐退藏避害的人。
【豹蔚】1.《易.革》:"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后以"豹蔚"比喻君子﹑贤者风度姿容美好。 2.借指君子﹑贤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雾】

霧【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韻會》亡遇切,音務。《爾雅·釋天》地氣發,天不應,曰霧。霧謂之晦。《註》言晦冥。《釋名》霧,冒也,氣蒙亂覆冒物也。《廣韻》元命包曰:隂陽亂爲霧。《禮·月令》氛霧冥冥。《玉篇》本作霿。《廣韻》同霚。《集韻》同雺。

《集韻》謨蓬切,音蒙。

蒙弄切,音幪。

莫鳳切,音夢。義同。

【豹】

豹【酉集中】【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北敎切《集韻》《韻會》巴校切《正韻》布恔切,音爆。《說文》似虎圜文。《陸璣·詩疏》毛赤而文黑謂之赤豹,毛白而文黑謂之白豹。《爾雅翼》屠州有黑豹。《洞冥記》靑豹出浪坂之山,色如翠。《本草衍義》土豹更無文色,其形小。《正字通》豹狀似虎而小,白面,毛赤黃,文黑如錢圈,中五圈,左右各四者,一曰金錢豹,宜爲裘。如艾葉者曰艾葉豹。

西域有金線豹,文如金線。《易·革卦》君子豹變。《疏》如豹文之蔚縟也。《詩·鄭風》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張衡·西京賦》搤水豹。《註》謂水處也。《列子·天瑞篇》程生馬。《註》程卽豹也。

《周禮·天官·司裘》王大射,則共虎侯、熊侯、豹侯,設其鵠。《註》豹侯,卿大夫以下所射。

《後漢·輿服志》最後一車懸豹尾。《古今注》豹尾車,周制也。古軍正建之,今唯乗輿建焉。

姓。《風俗通》八元叔豹之後。《魏志》騎將豹皮公。

【蔚】

蔚【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於胃切,音尉。《說文》牡蒿也。《詩·小雅》匪莪伊蔚。

《玉篇》茺蔚也。

草木盛貌。《博雅》蔚蔚,茂也。《詩》薈兮蔚兮。

《韻會》文深密貌。《易·革卦》其文蔚也。

《唐韻古音》紆物切,音鬱。州名。《綱目集覽》蔚州,本代地,周宣帝置。《蓺林伐山》杜甫詩:上有蔚藍天。讀作鬱。

【彧】

彧【寅集下】【彡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於六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六切,音郁。《廣韻》有文章也。《廣雅》文也。

《玉篇》彧彧,茂盛貌。

叶越逼切,音役。《詩·小雅》疆埸翼翼,黍稷彧彧。曾孫之穡,以爲酒食。《玉篇》一作。

【珍】

珍【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錱《唐韻》陟鄰切《集韻》知鄰切,音眞。《說文》寶也。《玉篇》貴也,美也,重也。《禮·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盧諶詩》不待卞和顯,自爲命世珍。

瑞也。《詩·周頌·將受厥明傳》我周家大受其光明,謂爲珍瑞,天下所休慶也。

《爾雅·釋詁》珍,獻也。

奇也。《書·旅獒》珍禽奇獸,不育于國。《公羊傳·昭三十一年》食必坐二子於其側而食之,有珍怪之食。《註》珍怪,猶奇異也。

《正字通》食之美者亦曰珍。《禮·王制》八十常珍。《註》常食皆珍味也。《又》九十者天子欲有問焉,則就其室以珍從。《註》九十者,專指有爵者,言天子就而問,珍味從之以往,致尊養之義也。

《周禮·天官·膳夫》珍用八物。《註》謂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擣珍漬熬肝膋也。《陸佃云》珍用八物,牛羊麋鹿麕豕狗狼。

坤珍,洛書也。《後漢·班固傳》聖皇乃握乾符,闡坤珍。

《正字通》州名。漢牂牁郡,唐置珍州。

《字彙補》讀作鎭。《周禮·春官·典瑞》珍圭以徵守,以恤凶荒。《註》杜子春云:珍,當作鎭。

《韻補》叶張連切,音邅。《。

【其】

其【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丌亓《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碁。《韻會》指物之辭。《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詩·大雅》其在于今。

助語辭。《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詩·周南》灼灼其華。《玉篇》辭也。

姓。《韻會》漢陽阿侯其石。

《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姬。《韻會》語辭。《書·微子》若之何其。《詩·小雅》夜如何其。

人名。《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

山名。《前漢·武帝紀》四月,幸不其。《註》其音基,山名。《廣韻》在琅邪。

地名。《韻會》祝其,卽夾谷也。

《集韻》《韻會》居吏切。《正韻》吉器切,音寄。《韻會》語已辭。《詩·檜風》彼其之子。通作記。《禮·表記》引《詩》彼記之子。

通已。《左傳·襄二十七年》引《詩》彼己之子。

《韻會》或作忌。《詩·鄭風》叔善射忌。

【文】

文【卯集下】【文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分切,音紋。《說文》錯畫也。《玉篇》文章也。《釋名》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周禮·天官·典絲》供其絲纊組文之物。《註》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禮·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

《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說文》序》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

《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

《易·坤卦》文在中也。《疏》通達文理。《史記·禮書》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太一,是謂太隆。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發舉則有文謀。

《禮·禮器》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史記·樂書》禮自外作,故文。《註》文猶動,禮肅人貌。貌在外,故云動。

《禮·樂記》禮減而進,以進爲文。樂盈而反,以反爲文。《註》文,猶美也,善也。

《左傳·僖二十三年》吾不如衰之文也。《註》有文辭也。

《前漢·酷吏傳》司馬安之文法。《註》以文法傷害人也。《又》按其獄皆文致不可得反。《註》言其文案整密也。

姓。《前漢·循吏傳》文翁,廬江舒人也。

《史記·諡法》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勤學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獸名。《山海經》放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蜂,岐尾,反舌,善呼,曰文文。

《集韻》文運切,音問。《論語》小人之過也,必文。《朱傳》文,飾之也,去聲。

眉貧切,音珉。飾也。《禮·玉藻》大夫以魚須文竹,劉昌宗讀。

《韻補》叶微勻切。《崔駰·達旨》摛以皇質,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爲仁。《張衡·西京賦》都邑游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

叶無沿切。《蔡洪棊賦》畫路表界,白質朱文。典直有正,方而不圓。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