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磬入微

出自:唐代·刘得仁《宣义池上》

拼音:[xī][lín][qìng][rù][wēi]

平仄:平平仄仄平

修篁夹绿池,幽絮此中飞。何必青山远,仍将白发归。
鸟啼亦有恨,鸥习总无机。树起秋风细,西林磬入微

查看原文

注释

【西林】1.西面的树林。 2.寺名。在江西省星子县庐山麓﹐与东林寺相对﹐晋太原中僧慧永建。后因以泛指寺院。
【入微】进入极细致微妙的深度:体贴入微|分析入微|细致入微。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西】

西【申集下】【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粞。《類篇》金方也。《說文》鳥在巢上也。日在西方而鳥栖,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篆。文作㢴,象形也。《前漢·律歷志》少隂者西方,西遷也。隂氣遷落物,於時爲秋。《尚書·大傳》西方者何,鮮方也。或曰鮮方,訊訊之方也。訊者,訊人之貌。

地名。《晉書·地理志》西郡。《韻會》唐置西州。

姓。《通志·氏族略》西氏。《姓苑》西門豹之後,改爲西。

《集韻》相咨切,音私。義同。

《篇海》蘇前切,音先。《前漢·郊祀歌》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飮榮泉。《後漢·趙壹傳·窮鳥賦》幸賴大賢,我矜我憐。昔濟我南,今振我西。

《韻補》斯人切,叶音辛。《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醴騰湧於隂溝,甘露被宇而下臻。朱桂黝鯈於南北,芝蘭阿那於東西。

《類篇》乙却切,音約。平量也。

《廣韻》籀文作。○按《玉篇》等書西字另一部。今从《字彙》《正字通》附入襾部。

【林】

林【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犂針切《正韻》犂沈切,音臨。《說文》平土有叢木曰林。徐曰:叢木,故从二木。平土,故二木齊。《詩·小雅》依彼平林。

野外謂之林。《詩·周南》施于中林。

山木曰林。《穀梁傳·僖十四年》林屬于山爲麓。

《周禮·地官·林衡註》竹木曰林,水衡曰衡。

《爾雅·釋詁》林,君也。

盛貌。《詩·小雅》有壬有林。

林鐘,律名。《禮·月令》季夏之月律中林鐘。《周禮》作函鐘。

羽林,星名。應劭曰:天有羽林,大將軍之星也。林喩若林木,羽翼,鷙擊之意,故以名武官。《前漢·宣帝紀》取從軍死事者之子,養爲羽林軍,號羽林孤兒。

綠林,荆州山名。《後漢·劉元傳》諸亡命集于綠林。

姓。《姓譜》殷比干後,避難長林山,因氏。

平王世子林開之後,望出南安。○按《說文》林自爲部,棼、楚等字从之,今倂入。

【磬】

磬【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硜音罄。《說文》樂石也。籀文作殸,象縣虡之形,殳擊之也。《五經要義》磬立秋之樂。《白虎通》磬者,夷則之氣,象萬物之成。《禮·明堂位》叔之離磬。《註》叔之離磬者,叔之所作編離之磬。

《周禮·冬官考工記》磬氏爲磬,倨句一矩有半。《註》先度一矩爲句,一矩爲股,而求其弦。旣而以一矩有半觸其弦,則磬之倨句也。

編磬,特磬。《用之曰》叔之離磬,特懸之磬也。《三禮圖》股廣三寸,長尺三寸半,十六枚同一筍虡,謂之編磬。

笙磬,頌磬。《周禮·春官·眡瞭》掌凡樂擊頌磬笙磬。《註》磬在東方曰笙。笙,生也。在西方曰頌。或作庸。庸,功也。

玉磬,石磬。《書·益稷》戛擊鳴球。《禮·明堂位》拊搏玉磬。《左傳·成二年》齊侯使賔媚人,賂以紀甗玉磬。《魯語》臧文仲以玉磬如齊告糴。《禮·樂記》石聲磬磬以立辨。《書·禹貢》泗濵浮磬。《傳》泗水中見石,可以爲磬。澔曰:玉磬,天子樂器。諸侯當擊石磬,故郊特牲以擊玉磬爲諸侯之僭禮。

磬控。《詩·鄭風》抑磬控忌。《註》騁馬曰磬,謂使之曲折如磬。止馬曰控,謂有所控制不逸。

磬折。《禮·曲禮》立則磬折垂佩。《疏》帶佩於兩邊,臣則身宜僂折如磬之背,故云磬折。《周禮·冬官考工記》韗人倨句磬折。《註》磬折,中曲之不參正也。

《禮·文王世子》磬于甸人。《註》縊之如縣樂器之磬也。

掉磬。《韻會》齊人相絞訐爲掉磬,北海人以激事爲掉磬。

與罄通,垂盡也。《魯語》室如縣磬。《左傳》作縣罄。

《集韻》棄挺切,音謦。擊石聲。

叶苦丁切,音卿。《董京·答孫楚詩》鸚鵡能言,泗濵浮磬。衆人所翫,豈合物情。

【入】

入【子集下】【入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

《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

《廣韻》納也,得也。

《增韻》沒也。

《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

《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

【微】

微【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非切,音薇。《爾雅·釋詁》幽微也。《易·繫辭》知微知彰。《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廣韻》微,妙也。《禮·禮運》德產之致也精微。

《說文》隱行也。《史記·秦始皇紀》微行咸陽。

《廣韻》細也。《孟子》乃孔子,則欲以微罪行。

《玉篇》不明也。《詩·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韻會》衰也。《詩·小雅》式微式微。《箋》微乎微者也。《史記·杞世家》杞小微。

《韻會》賤也。《尚書序》虞舜側微。

《爾雅·釋詁》匿微也。《註》微謂逃藏也。《左傳·哀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縊,其徒微之。《註》微,匿也。

《爾雅·釋詁》蔽,微也。《晉語》公子重耳過曹,曹共公聞其駢脅,諜其將浴,設微薄而觀之。《註》微,蔽也。

殺也。《禮·檀弓》禮有微情者。《疏》微,殺也,言賢者喪親,必致滅性,故制使三日而食,哭踊有數,以殺其內情。

伺察也。《前漢·郭解傳》使人微知賊處。《註》微,伺問之也。

《爾雅·釋訓》骭瘍爲微。《註》骭,脚脛。瘍,瘡也。《詩·小雅》旣微且尰。

《韻會》非也。《詩·邶風》微我無酒。

《韻會》無也。《禮·檀弓》齊餓者,不食嗟來之食。曾子曰:微與。《註》微,猶無也。

國名。《書·牧誓》微盧彭濮。《傳》微在巴蜀。

《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疏》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山氣靑縹色,故曰翠微也。

紫微,太微,少微,星名。《晉書·天文志》紫微垣十五星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天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太微,天子庭也。五帝之座也,十二諸侯府也。少微,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明大而黃,則賢士舉也。

三微。《後漢·章帝紀》春秋於春每月書王者,重三正,愼三微也。《註》三微者,三正之始,萬物皆微,物色不同,故王者取法焉。十一月,時陽氣始施於黃泉之下,色皆赤,赤者陽氣,故周爲天正,色尚赤。十二月,萬物始牙而色白,白者隂氣,故殷爲地正,色尚白。十三月,萬物莩甲而出,其色皆黑,人得加功展業,故夏爲人正,色尚黑。

姓。《左傳·哀八年》微虎。《註》魯大夫。

微生,複姓。《論語》微生高。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