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吴富且庶

出自:宋代·释居简《谢太守张都承》

拼音:[sān][wú][fù][qiě,jū][shù]

平仄:平平仄平仄

三吴富且庶,亦复多名流。
比屋充栋书,千斛衔尾舟。
季子有遗烈,列国古鲜俦。
人生五马贵,弹压如此州。
欲雨天作云,欲晴云翳收。
幕府非无贤,大田今有秋。
不知夫如何,夙夜常轸忧。
税亩济楮币,济鲜恐不周。
刮剔锥刀馀,岂若仁义优。
藏富当在民,富民安用侯。
迤逦及间架,分毫相校雠。
陵迟必哀痛,噬脐将谁尤。
剥床既及肤,民瘼何时瘳。
公乎小留听,毋敛双眉脩。
唐虞有神算,禹皋相协谋。
芝兰撷无遗,杞梓毕见搜。
四郊固多垒,岂在一己羞。
何如勉加餐,缓带姑小留。
道听怀好音,后苑摛词头。
未解颍川组,已覆黄金瓯。

查看原文

注释

【三吴】1.地名。晋指吴兴﹑吴郡﹑会稽。 2.地名。唐指吴兴﹑吴郡﹑丹阳。 3.地名。宋指苏州﹑常州﹑湖州。 4.泛指长江下游一带。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三】

三【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姓。明三成志。

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

本作參。《博雅》參,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前漢·與三同。

《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吴】

吴【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俗吳字。《吳志·薛綜傳》無口爲天,有口爲吴。《正字通》此借字形爲諧語,非吴字本義。《正韻》吳字註亦作吴,非。(吳)〔古文〕音吾。國名。《史記·吳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蠻,自號句吳。《註》宋衷曰: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秦置,高帝六年爲荆國,十二年,更名吳。亦縣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吳縣。

《說文》郡也。《後漢·郡國志》吳郡,順帝分會稽置。《韻會》吳郡、吳興、丹陽爲三吳。《正字通》水經以吳興、吳郡、會稽爲三吳。指掌圖以蘇、常、湖爲三吳,其說不同。

《齊語》西服㳅沙西吳。《註》雍州之地。

天吳,水神也。《郭璞·山海經贊》八頭十尾,人面虎身。龍據兩川,威無不震。

《說文》姓也。《廣韻》太伯之後,因以命氏。

《方言》大也。《說文》大言也。《詩·周頌》不吳不敖。《傳》吳,譁也。

《魯頌》不吳不揚。《說文註》大言故夨大口以出聲。今寫詩者,攺吳作㕦,又音乎化切,其謬甚矣。《釋文》吳,舊如字。何承天云:从口下大,故魚之大口者名㕦,胡化反,此音恐驚俗也。按《說文》《釋文》俱云吳作㕦讀,非。而《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韻會》諸書,吳字亦皆無去聲一音,惟正韻收吳入禡韻,詩朱註亦作去聲讀。未知孰是,存以備考。

《集韻》元俱切,音愚。虞古作吳。註詳虍部七畫。《釋名》吳,虞也。太伯讓位而不就,歸封于此,虞其志也。

與娛通。《詩·周頌》不吳不敖。《疏》正義曰:人自娛樂,必讙譁爲聲。故以娛爲譁也。定本娛作吳。

【富】

富【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方副切,否去聲。《說文》備也。一曰厚也。《廣韻》豐於財也。《書·洪範》五福,二曰富。《周禮·天官·冢宰》二曰祿以馭其富又。《史記·貨殖傳》本富爲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

《易·繫辭》富有之謂大業。《禮·儒行》不祈多積,多文以爲富。《莊子·天地篇》有萬不同之謂富。

《正字通》年富,謂年幼後來齒歷方久也。《史記·曹相國世家》悼惠王富於春秋。

《禮·祭義》殷人貴富而尚齒。《註》臣能世祿曰富。

貨賄也。《書·呂》典獄非訖于威,惟訖于富。《註》主獄之官,非惟得盡法於權勢,亦得盡法於賄賂之人也。

姓。《左傳》周大夫富辰。

凡充裕皆曰富。《晉書·夏侯湛傳》文章宏富。《王接傳》左氏辭義贍富。《宋書·謝弘微傳》才辭辨富。《唐書·呂温傳》藻翰精富。《文心雕龍》經籍深富,辭理遐亘。

叶渠記切,音忌。《詩·大雅》何神不富。叶上刺類瘁。《魯頌》俾爾壽而富。叶上熾下試。

叶吉切,音必。《詩·小雅》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叶上克下又。《朱傳》又夷益反。富猶甚也。《說文》从宀畐聲。畐,古福字。俗作冨。

【且】

且【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跙。借曰之辭。《論語》且予之類是也。

未定之辭。《禮·檀弓》曾子曰:祖者,且也。且胡爲其不可以反宿。

又也。《詩·小雅》君子有酒,多且旨。

此也。《詩·周頌》匪且有且。《傳》非獨此處有此稼穡之事也。

姑且也。《詩·唐風》且以喜樂。

將也。《史記·項羽紀》范增謂項莊曰:若屬且爲所鹵。

苟且也。《莊子·庚桑楚》老子語南榮趎曰:與物且者,其身不容,焉能容人。《註》且者,姑與物爲雷同,而志不在也。

姓。宋且謹修,明且。俗誤讀苴。

通作俎。薦牲具。祭祀燕饗用之。

《集韻》《韻會》《正韻》子余切,音疽。《說文》薦也。

同趄。行不進也。《易·夬卦》其行次且。別作趦趄。

多貌。《詩·大雅》籩豆有且。

蝍蛆亦曰卽且。《史記·龜筴傳》騰蛇之神,而殆於卽且。

《爾雅·釋天》六月爲且。《郭註》闕詁。或云:一作焦月。六月盛熱,故曰焦。

巴且,見《司馬相如賦》。《史記》作猼且,卽巴焦。

語餘聲。《詩·鄭風》士曰旣且。《朱傳》音疽。語辭,與乃見狂且,其樂只且,匪我思且,椒聊且,曰父母且,諸且字皆語餘聲。

《集韻》《韻會》《正韻》叢租切。與徂同,往也。

《韻會》七序切,徐去聲。恭敬貌。《詩·周頌》有萋有且。《正字通》《說文》且从几,足有二橫。一,地也。象藉於地形。音阻。阻詛諧且爲聲,餘義皆假借。孫愐譌用子余切。《韻會》馬韻且引《說文》義同俎,譌轉魚韻,爲孫切所蔽,音同疽,音義相矛盾。

俎本作且,且字借義旣廣,故別加半肉作俎以別之。

【庶】

庶【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恕。《易·乾卦》首出庶物,萬國咸寧。《書·堯典》庶績咸熙。

《爾雅·釋言》侈也。《註》衆多爲奢侈。

《爾雅·釋言》幸也。《註》庶幾僥倖。

近辭。《論語》回也其庶乎。《集註》庶,近也。

䏧也。《詩·小雅》爲豆孔庶。《傳》庶,䏧也。《疏》謂於先爲豆實之時,必取肉物肥䏧美者。

支庶。《左傳·宣三年》其庶子爲公行。《註》庶子,妾子也。

庶子,周官名。《禮·燕義》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子官。《註》庶子,諸子也。

庶長,秦爵。《左傳·襄十一年》秦庶長鮑,庶長武,帥師伐晉,以救鄭。

姓。《急就篇》庶霸遂。《註》庶,衞公族。禮記,子思母死於衞,庶氏女也。邾庶其來奔,後亦爲庶氏。

《集韻》賞呂切,音暑。《周禮·秋官》庶氏。《註》庶,讀如藥煑之煑,驅除毒蠱之言。《疏》取以藥煑,去病去蠱毒。

《韻補》之石切,音隻。《釋名》摭也。拾摭之也,謂拾摭微陋以待遇之也。

《集韻》章恕切,音翥。義同。《說文》本作。屋下衆也。从度从炗。炗,古文灮字。《徐鉉曰》灮亦衆盛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