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忆东谿雪

出自:唐代·李德裕《忆平泉杂咏·忆野花》

拼音:[xiǎo][yì][dōng][xī][xuě]

平仄:仄仄平平仄

虽游洛阳道,未识故园花。晓忆东谿雪,晴思冠岭霞。
谷深兰色秀,村迥柳阴斜。怅望龙门晚,谁知小隐家。

查看原文

字义

【晓】

曉【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呼皛切《集韻》《韻會》《正韻》馨鳥切,囂上聲。《說文》明也。《玉篇》曙也。

《揚子·方言》知也。《史記·西南夷傳》指曉南越。

《前漢·元后傳》末曉大將軍。《註》曉,猶白也。

《揚子·方言》遇也。

嬴也。

《博雅》說也。

快也。

《玉篇》慧也。

【忆】

憶【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昔切,音抑。念也,思也,記也。《古詩》下有長相憶。《增韻》古作意,誤。

【东】

東【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

《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

《詩·大雅》東有啓明。

《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

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

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

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按《說文》東自爲部,今倂入。

【谿】

谿【酉集中】【谷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苦兮切《集韻》《韻會》《正韻》牽奚切,音溪。《說文》山瀆无所通者。《爾雅·釋水》水注川曰谿。《疏》杜預曰:谿,亦㵎也。李巡曰:水出於山入於川曰谿。宋均曰:有水曰谿,無水曰谷。《左傳·隱三年》㵎谿沼沚之毛。《荀子·勸學篇》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

弩名。《戰國策》谿子少府。《註》谿子,弩名。少府所造,射六百步之外。《淮南子·俶眞訓》登千仞之谿。《註》谿,蠻夷也。以柘桑爲弩。一曰谿,子國名。

陽匠名。

獸名。《山海經》天帝山有獸,狀如狗,名曰谿邊。《註》或作谷遺。

地名。《史記·吳太伯世家》楚復來伐,次于乾谿。《註》楚東境。

姓。《莊子·田子方》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數稱谿工。

複姓。《潛夫論》吳夫槩王奔楚棠谿,因以爲氏。

通作磎。《馬融·長笛賦》臨萬仞之石磎。《註》磎同谿。《廣韻》或作嵠、溪。

《集韻》堅奚切,音雞。《類篇》蠰谿,土螽,似蝗而小。

弦雞切,音奚。義同。

【雪】

雪【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相絕切《韻會》《正韻》蘇絕切,音㡜。《說文》本作䨮。凝雨。《元命包》隂凝爲雪。《釋名》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埤雅》雪六出而成華,言凡草木華五出,雪華獨六出,隂之成數也。《詩·邶風》雨雪其雱。

《廣韻》除也。《韻會》洗也。《莊子·知北遊》澡雪而精神。《戰國策》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

《廣韻》拭也。《家語》以黍雪桃。《史記·酈食其傳》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小雪、大雪,名。見《後漢·律曆志》。

山名。《後漢·明帝紀註》天山卽祈連山。一名雪山。

陽春白雪,古曲名。

姓。《正字通》明洪武中巡雪霽。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