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毳风翩翩

出自:宋代·释居简《别宣城元僚府掾二赵柬诸名胜三十韵》

拼音:[yún][cuì][fēng,fěng][piān][piān]

平仄:平仄平平平

大缄遣吏牍,小缄手自抄。
两缄九鼎重,只觅一把茅。
把茅住山人,莫识所以然。
或云尔当去,云毳风翩翩
问之何因尔,拱默俟风旨。
就列乃陈力,尸素辄屏弃。
静推尸素元,展转竟未安。
一日不自营,一日不敢餐。
竹疏不肯蕃,梅瘦不肯肥。
豆瘠不加实,菊瘁不受医。
种植系勤堕,肥瘠繄天时。
极力敢不勉,强智终奚为。
年年县官租,急不啻星火。
今年水粘天,经冬首阳饿。
人言尔何愚,冉冉霜茁颅。
料不阅坟典,岂暇观奇书。
所学昧日损,区区使人忿。
不识诸方玄,况复众妙本。
列刹鼓钟沸,四方走檀施。
问尔胡不然,我则异于是。
懒安只牧牛,琛师独种田。
老农与老圃,圣智愿学焉。
日日洗钵盂,吾岂尸吾庐。
丁宁勿它斥,只斥山泽癯。
谬闻世道隘,乐此山林大。
山林今复然,老我不足汰。
西南天一隅,首丘亦有狐。
云为故山雨,珠曾还合浦。
竹扉阒无人,柏子芳袅云。
贝叶照窗几,沈潜报知己。

查看原文

注释

【翩翩】1.飞行轻快貌。 2.行动轻疾貌。 3.飘动貌。 4.连绵不断貌。 5.形容风度或文采的优美。 6.欣喜自得貌。 7.宫阙高耸凌空貌。 8.高远貌。 9.花言巧语。翩,通"谝"。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云】

云【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

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

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

姓。漢云敞。

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韻補》叶于先切,言也。《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毳】

毳【辰集下】【毛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毳也。《周禮·天官·掌皮》共其毳毛爲氈,以待邦事。《鄭註》毳毛,毛細縟者。《王褒·聖主得賢臣頌》夫荷旃被毳者,難與道純綿之麗密。

冕服名。《周禮·春官·司服》四望山川則毳冕。《又》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尚書·正義》毳冕五章,虎蜼爲首。虎蜼毛淺,毳是亂毛,故以毳爲名。《詩·王風》毳衣如菼。《毛傳》毳衣,大夫之服。《箋》古者天子大夫服毳冕,以巡行邦國。天子大夫四命,其出封五命,如子男之服,故得服毳冕。

火毳,卽火浣布也。《後漢·西南夷傳論》賨幏火毳馴禽封獸之賦,軨積於內府。

鳥腹毛曰毳。《說苑·尊賢篇》背上之毛,腹下之毳。《杜甫詩》見輕吹鳥毳。

毳幕,卽氈帳也。《李陵·答蘇武書》韋韝毳幕。

僧服名。《法苑珠林》衣中有四者:一糞掃衣,二毳衣,三衲衣,四三衣。

小耎物易斷也。《荀子·議兵篇》事小敵毳,則偸可用也。《文子·道原篇》志弱者柔毳安靜。通作脃。《老子·道德經》其脃易破。《晉語》臣脃弱,弗能忍俟。

柔美之物曰甘毳。《史記·聶政傳》旦夕得甘毳以養親。《前漢·丙吉傳》數奉甘毳。亦與脃義同。

通作膬。《管子·霸言篇》釋堅而攻膬。《枚乗·七發》甘膬腥膿。

姓,出《姓苑》。

《集韻》儒稅切,音汭。

妹悅切,音歠。義同。

《集韻》租悅切,音蕝。與橇同。《前漢·溝洫志》泥行乗毳。《史記》作毳。《註》孟康曰:毳,竹如箕,擿行泥上。如淳云:毳謂以板置泥上,以通行路也。師古曰:毳讀如本字。

【风】

風【戌集下】【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楓。風以動萬物也。《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其名爲風。《河圖》風者,天地之使。《元命包》隂陽怒而爲風。《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東風謂之谷風,北風謂之凉風,西風謂之泰風。《禮·樂記》八風從律而不姦。《疏》八方之風也。《史記·律書》東北方條風,立春至。東方明庶風,春分至。東南方淸明風,立夏至。南方景風,夏至至。西南方凉風,立秋至。西方閶闔風,秋分至。西北方不周風,立冬至。北方廣莫風,冬至至。《周禮·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風,察天地之和命,乖別之妖祥。《註》十有二辰皆有風吹其律,以知和不。

《玉篇》散也。《易·繫辭》風以散之。

趨風,疾如風也。《左傳·成十六年》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見楚子必下免冑而趨風。

《玉篇》敎也。《書·畢命》彰善癉惡,樹之風聲。

《說命》四海之內,咸仰朕德,時乃風。《註》言天下仰我德,是汝之敎也。《詩·關雎序》風之始也。《箋》風是諸侯政敎也。

風俗。《禮·樂記》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疾名。《左傳·昭元年》風淫末疾。《註》末,四肢也。風爲緩急。

《廣韻》佚也。《書·費誓》馬牛其風。《傳》馬牛風佚。《疏》僖四年《左傳》云:惟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遂至放佚遠去也。

防風,國名。今湖州武康縣。

地名。寧風,齊地,見《左傳》。右扶風,見《漢書》。

官名。《前漢·地理志》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爲右扶風。

鳥名。《詩·秦風》鴥彼晨風。《爾雅·釋鳥》晨風,鸇。《疏》晨風,一名鸇,摯鳥也。郭云:鷂屬。

《晉書·輿服志》相風中道。《正字通》晉制,車駕出,相風居前。刻烏於竿上,名相風。

《述征記》長安南有臺,高十仞,立相風銅烏,遇風輒動。

草名。《西京雜記》懷風,苜蓿別名。一名光風。

姓。黃帝臣風后。

風胡,見《越絕書》。

《神異經》西方有披髮東走,一名狂,一名顚,一名狷,一名風。

《廣韻》方鳳切,音諷。《詩·關雎序》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故曰風。《箋》風化。風刺,皆謂譬諭,不直言也。《釋文》下以風之。風,福鳳反。《註》風刺同。

叶分房切,音方。《楚辭·惜誓》涉丹水而馳騁兮,右大夏之遺風。黃鵠之一舉兮,知山川之紆曲,再舉兮睹天地之圜方。

叶甫煩切,音蕃。《王粲詩》烈烈冬日,肅肅淒風。潛鱗在淵,歸鴈載軒。

叶閭承切。《後漢·馮衍顯志賦》摛道德之光輝兮,匡衰世之渺風。褒宋襄于泓谷兮,表季札于延陵。

叶孚金切,音分。《詩·邶風》絺兮綌兮,淒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大雅》吉甫作頌,穆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楚辭·九章》乗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步余馬兮山臯,邸余車兮方林。《釋名》兗豫幷冀,橫口含脣言之,讀若分。靑徐,踧口開脣推氣言之,讀若方。風,放也,氣放散也。《第·毛詩古音考》風古與心林音淫爲韻,孚金切。或曰今太行之西,汾晉之閒讀風如分,猶存古音。《正韻》一東收風,十二侵闕,蓋未詳風古有分音也。《說文》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从虫凡聲。《趙古則曰》凡物露風則生蟲,故風从虫,凡諧聲。

【翩】

翩【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芳連切《集韻》《韻會》紕延切《正韻》紕連切,音篇。《說文》疾飛也。《廣雅》翩翩,飛也。《詩·小雅》翩翩者鵻。

《易·泰卦》翩翩不富以其鄰。《釋文》輕舉貌。

《詩·小雅》緝緝翩翩。《傳》往來貌。

《詩·小雅》騂騂角弓,翩其反矣。《傳》翩然而反。

《詩·大雅》旟旐有翩。《傳》翩翩在路,不息也。

《後漢·班固傳》翩翩巍巍。《註》宮闕顯盛之貌也。

《韻補》葉孚愔切。《陸機·天暮賦》庭樹兮華落,墓草兮根陳。松柏兮鬱鬱,飛鳥兮翩翩。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