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翻沪渎春

出自:宋代·释居简《姜贫乐青龙征商》

拼音:[cháo][fān][hù][dú,dòu][chūn]

平仄:平平仄平平

月冷孤山幌,潮翻沪渎春
关讥今不古,课最食常贫。
北雁云难驻,南枝雪又新。
莫教诗满箧,忘却寄来频。

查看原文

注释

【沪渎】1.古水名。指吴淞江下游近海处一段(今黄浦江下游)。因当地人民用"沪"在江海之滨捕鱼为业而得名。 2.见"沪渎垒"。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潮】

潮【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直遙切《集韻》《韻會》馳遙切,音晁。《說文》水朝宗於海。《王充·論衡》水者,地之血脈,隨氣進退而爲潮。《初學記》水朝夕而至曰潮。《皇極經世》海潮者,地之喘息也。隨月消長,早曰潮,晚曰汐。

州名。《廣輿記》本南海揭陽地,隋曰潮州,唐曰潮陽,明爲潮州府。

伺潮,雞名。《述異記》伺潮雞,潮水上則鳴。

望潮,魚名,出台州臨海縣。《說文》本作。

【翻】

翻【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集韻》孚袁切《韻會》浮袁切《正韻》孚艱切,音番。《說文·新附字》飛也。《張衡·西京賦》衆鳥翩翻。

《增韻》反覆也。通作幡。

通作反。

《韻補》叶孚愔切《鄭曼季·贈陸雲詩》鴛鴦于飛,徘徊翩翻。載頡載頏,命侶鳴羣。

《韻補》叶孚焉切,西京賦與旃同叶。《集韻》或作飜。亦作拚。

【沪】

滬【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滬,水名也。

《陸龜蒙·漁具詠序》綱罟之流,列竹於海澨曰滬。《註》吳人今謂之籪。

【渎】

瀆【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牘。《說文》溝也。《爾雅·釋水》注澮曰瀆。

江河淮濟爲四瀆。《釋名》瀆,獨也。各獨出其水而入海也。《白虎通·巡狩篇》瀆者,濁也。中國垢濁,發源東注海,其功著大,故稱瀆。《風俗通·山澤篇》瀆者,通也,所以通中國垢濁。

小渠也。《賈誼·弔屈原賦》彼尋常之汙瀆兮,豈能容吞舟之魚。

慁也,重複也。《易·蒙卦》再三瀆,瀆則不告。

慢也。《易·繫辭》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易也。《左傳·成十六年》瀆齊盟而食話言。

山名。《史記·封禪書》瀆山,蜀之汶山也。

《集韻》《韻會》《正韻》大透切,音豆。句瀆,地名。《左傳·桓十二年》公及宋公盟于句瀆之丘。

與竇同。《左傳·襄三十年》伯有自墓門之瀆入。瀆,徐邈音豆。

【春】

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萅蠢平聲。《爾雅·釋天》春爲靑陽。《註》氣淸而溫陽。《周禮·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萬物。《公羊傳·隱元年》春者何,歲之始也。《註》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昏斗指東方曰春。《史記·天官書》東方木主春。《前漢·律歷志》陽氣動物,於時爲春。春,蠢也。物蠢生,廼動運。

姓。《何氏姓苑》春申君黃歇之後。

酒名。《唐國史補》酒有郢之富水春,烏程之若下春,滎陽之上窟春,富平之石東春,劒南之燒春。

花名。《花木考》鸎粟別種名麗春。

《集韻》尺尹切,音蠢。《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張皮侯而棲鵠,則春以功。《註》春讀爲蠢。蠢,作也,出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