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垂更烽燧

出自:明代·郑善夫《答毛汝厉侍御》

拼音:[sān][chuí][gēng,gèng][fēng][suì]

平仄:平平平平仄

仲夏夜向短,忽忽不得寐。
所思眇天未,鸿雁冉而至。
佳人隔湘波,遗我云锦字。
开缄珠贝光,亹亹见深意。
绸缪梅剑言,噫譩胶漆地。
时危先金甲,儒服久沦弊。
感子情义重,难以笔舌记。
念昔在京师,邂逅意交质。
文章讵足传,偏爱无妒忌。
逢人说项斯,益见君子谊。
我生岂土木,啧啧赏风味。
顷来趣南方,骢马金络辔。
侁侁表干臣,赫赫天子使。
始识豸绣衣,已褫魑魅气。
如何驾鼓车,乃用此骐骥。
所幸日亲炙,慰我色憔悴。
公门数十寻,不见所深邃。
俯心下微贱,此辈一腾沸。
平生诗百篇,缮写入箧笥。
自愧交游间,何敢复当是。
鄙夫昧逢迎,动辄得詈戾。
遽意遁樵渔,横逆莽复炽。
非子善解排,何以控轩轾。
凝情外形骸,奋舌略荣利。
岂无英乂者,与我独投契。
朱炎射北林,樯乌荡离思。
恻恻芋原屺,悠悠岊江涘。
楼船忽复解,我马何当系。
江山一搔首,天地双挥泪。
君才万夫敌,伟矣瑚琏器。
富贵何可言,勋名会多事。
九域悲风尘,三垂更烽燧
疏瓜莫华滋,短狐暗窥伺。
先帝在天灵,仗尔济颠踬。
桓桓裴晋公,彪炳于史氏。
王通虽铲采,恋阙心尚閟。
太平十二策,寂寥昔曾试。
持危良独难,避色信所致。
古今贤达士,用舍各行志。
赠子猛虎篇,高歌发欲竖。

查看原文

注释

【三垂】1.犹三边。指东﹑西﹑南三方边疆。 2.犹三边。指东﹑南﹑北三方边疆。
【烽燧】古时遇敌人来犯,边防人员点烟火报警,夜里点的火叫烽,白天放的烟叫燧。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三】

三【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姓。明三成志。

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

本作參。《博雅》參,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前漢·與三同。

《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垂】

垂【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是爲切,音甀。自上縋下。《易·大傳》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詩·小雅》垂帶而厲。

布也。《後漢·鄧禹傳》垂功名於竹帛。

同陲。堂之盡處近階者。《書·顧命》一人冕執戣,立于東垂。一人冕執瞿,立于西垂。《史記·袁盎傳》臣閒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邊垂。《左傳·成十三年》虔劉我邊垂。《前漢·谷永傳》方今四垂宴然。

地名。《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註》垂,衞地,濟隂句陽縣東北有垂亭。《宣八年》仲遂卒于垂。《註》齊地。

《集韻》馳僞切,音縋。鄉名。在縣。

《集韻》樹僞切《正韻》殊僞切,音瑞。《書·舜典》垂共工。陸德明讀。

將及也。杜甫有垂老別詩。

【更】

更【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玉篇》㪅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㪅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烽】

烽【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韻會》則燔然之也。

《前漢·五行志》後章坐走馬上林,下烽馳逐,免官。《註》晉灼曰:冠首曰烽,競走曰逐。

《玉篇》戸東切,音洪。義同。

【燧】

燧【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徐醉切,音遂。《玉篇》以取火於日。《禮·內則》左佩金燧,右佩木燧。《註》金燧取火於日。木燧鑽火也。《左傳·文十年》命夙駕載燧。

《定二年》鍼尹固與王同舟,王使執燧象,以奔吳師。《註》燒火燧繫象尾。

《周禮·冬官考工記》金有六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註》鑒燧取水火於日月之器也。

《史記·三皇紀》自人皇巳後,有五龍氏。燧人氏。

作遂。《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註》夫遂,陽遂也。《疏》取火於日,故名陽遂。猶取火於木,爲木遂也。

《史記·韓安國傳》攻烽燧,互詳烽字註。《玉篇》同㸂。亦作鐆。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