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物无遁

出自:宋代·郑侠《谢太守答诗莱州》

拼音:[ān][dé,děi,de][wù][wú][dùn]

平仄:平平仄平仄

闲斋掩昼扉,疏竹间风韵。
兀坐无所为,仰高方苦峻。
关关两喜鹊,如以捷来献。
疑其喜过常,精爽抑何顿。
谓当有嘉宾,结驷问原宪。
不然亲交书,万里来问讯。
何意二千石,新书烂盈卷。
使者入衡门,红光十馀仞。
衣冠出蓬室,再拜望城阃。
开缄列宿动,芒角相辉焕。
捧读未终篇,钦降已三叹。
譬如涉春波,渺不知涯岸。
又若惊雷霆,但觉目眩转。
谁言匹夫穷,陋巷一箪饭。
箧有无价珍,贵于青玉案。
昨者鄙俚辞,惟求指瑕舋。
敢期明月珠,倾泻殊不吝。
重重借褒誉,许与良过分。
酷爱愚且直,还怜贫且困。
惟人最难知,圣哲其犹恨。
自非明如日,安得物无遁
程孔昔中涂,邂逅适所愿。
倾盖毕所怀,日西不知倦。
圣贤欣道合,万古直一瞬。
凄凉千载馀,此道谁复振。
未闻似今日,曾不拜公面。
顾遇过所亲,思知久弥浚。
重念樗散材,平生慕忠顺。
青衫百僚末,言责固所逭。
若其爱君心,岂以爵禄辨。
谓宜为民上,必与同喜愠。
谓宜食君禄,宁当复私徇。
刀斧且满前,斯诚岂磨磷。
千载幸一时,岩廊拱尧舜。
夔皋岂无人,共鲧偶未窜。
眷委一失真,聪明不无乱。
出令以便民,动皆为深患。
疲羸死饥冻,重负遭囚绊。
奔逃苟自活,父子潜分散。
以天征不义,如以雨苏旱。
箪食迎王师,东征西夷怨。
未闻百万帅,戈鋋日持玩。
南取十数洞,西开五六郡。
府库为一空,白骨成龙断。
大臣弄权柄,生杀在顾盼。
威福不有归,佞邪尚何惮。
公忠获罪咎,正直招诃谴。
幽恚郁不伸,变异以频见。
阴阳为之沴,淫潦仍乾暵。
方且颂太平,长歌事赓赞。
天子九重门,深居拱閒燕。
人人怀欺匿,比周相引荐。
以侠观此时,纲维一何紊。
滔滔恐皆溺,心窃拟手援。
是以屡上章,指陈几欲遍。
初虽蒙嘉纳,终不离谗间。
弃逐来穷陬,星霜两经闰。
簪绅满朝著,大半嗟排摈。
谁为悯穷褐,粟帛推馀羡。
谁为念孤独,齿牙借馀论。
重伤弃逐久,不敢略自辩。
高堂有单亲,日久庭闱恋。
同时得罪人,一赦皆从便。
惟兹尚远斥,不许归宁觐。
拟扣阊阖门,明飏紫宸殿。
恨无可言路,勇决固所断。
嗟嗟道云亡,丈夫儿女懦。
势利同险巇,风云借馀便。
谁非顾金钱,谁非思达宦。
孳孳顾理义,恻恻念寒畯。
如公今几人,百世绍休闻。

查看原文

字义

【安】

安【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寒切,案平聲。《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廣韻》徐也,止也。《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註》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註》謂止於至善也。

寧也,定也。《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

危之對也。《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

佚樂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

《諡法》和好不爭曰安。

何也。《禮·檀弓》吾將安仰。《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與焉同。《正字通》安之於焉,猶何之於曷,音別義通。

姓。《風俗通》漢太守安成,唐安金藏。

安期,安平,俱複姓。

州名,春秋時鄖國,漢屬江夏郡,宋改爲安州。

叶烏前切,音煙。《詩·大雅》執訊連連,攸馘安安。

叶於眞切,音因。《蘇軾·李仲蒙哀辭》矯矯犖犖,自貴珍兮。欺世幻俗。內弗安兮。

【得】

得【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

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

貪也。《論語》戒之在得。

《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

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易林》入市求鹿,不見頭足,終日至夜,竟無所得。《集韻》或作㝶。

【物】

物【巳集下】【牛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文弗切《集韻》《韻會》《正韻》文拂切,音勿。《說文》萬物也。牛爲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从牛。勿聲。《玉篇》凡生天地之閒,皆謂物也。《易·乾卦》品物流形。

《无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周禮·天官·大宰》九貢,九曰物貢。《註》物貢,雜物,魚鹽橘柚。

《玉篇》事也。《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疏》物,事也。《禮·哀公問》敢問何謂成身,孔子對曰:不過乎物。《註》物,猶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三物敎萬民,而賔興之。

《詩·小雅》比物四驪。《傳》物,毛物也。《又》三十維物,爾牲則具。《周禮·春官·雞人》掌共雞牲,辨其物。《註》謂毛色也。

《夏官·校人》凡軍事,物馬而頒之。《疏》物卽是色。《楚語》毛以示物。

《周禮·地官·卝人》若以時取之,則物其地,圖而授之。《註》物地,占其形色,知鹹淡也。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爲之種。《左傳·昭三十二年》物土方。《註》物,相也,相取土之方面。

《玉篇》類也。《左傳·桓六年》丁卯,子同生。公曰:是其生也,與吾同物。《註》物,類也。謂同日。

《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疏》物者,財也。以三酒所成有時,故豫給財,令作之也。

《周禮·地官·司門》幾出入不物者。《註》不物,衣服視占不與衆同,及所操物不如品式者。

《周語》神之見也,不過其物。《註》物,物數也。

《廣韻》旗名。《周禮·春官·司常》雜帛爲物。

叶去聲。《唐韻正》符沸反。《揚子·太玄經》人人物物,各由厥彙。《阮籍·東平賦》及至分之國邑,樹之表物,四時儀其象,隂陽暢其氣。

叶微律切。《班固·東都賦》指顧倏忽,獲車己實。樂不極盤,殺不盡物。

叶微月切。《蘇軾·四達齋銘》孰如此閒,空洞無物。戸牖盍開,廓焉四達。達,陀悅切。

【无】

无【卯集下】【无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而無傲。

《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說文奇字作无。《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集韻》或作亡。《詩·衞風》何有何亡。

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集韻》無或作橆。韻會,,尤非。

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遁】

遁【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鈍。《說文》遷也。《玉篇》逃也。《左傳·僖二十八年》曳柴而遁。

《廣韻》隱也,去也。《詩·小雅》勉爾遁思。《後漢·郅惲傳》南遁蒼梧。

迴避也。《後漢·杜林傳》上下相遁。《註》謂上下相匿以文避法也。

遁甲。《後漢·方術傳》推六甲之隂,而隱遁也。

《廣韻》徒損切《集韻》杜本切《正韻》徒本切,音囤。義同。

《集韻》七倫切《正韻》詳倫切。與巡同。《前漢·平當傳》逡遁有恥。

與逡通。《前漢·賈誼過秦論》遁巡不敢進。《說文》亦作遯。

相关诗句
百世绍休闻 如公今几人 恻恻念寒畯 孳孳顾理义 谁非思达宦 谁非顾金钱 风云借馀便 势利同险巇 丈夫儿女懦 嗟嗟道云亡 勇决固所断 恨无可言路 明飏紫宸殿 拟扣阊阖门 不许归宁觐 惟兹尚远斥 一赦皆从便 同时得罪人 日久庭闱恋 高堂有单亲 不敢略自辩 重伤弃逐久 齿牙借馀论 谁为念孤独 粟帛推馀羡 谁为悯穷褐 大半嗟排摈 簪绅满朝著 星霜两经闰 弃逐来穷陬 终不离谗间 初虽蒙嘉纳 指陈几欲遍 是以屡上章 心窃拟手援 滔滔恐皆溺 纲维一何紊 以侠观此时 比周相引荐 人人怀欺匿 深居拱閒燕 天子九重门 长歌事赓赞 方且颂太平 淫潦仍乾暵 阴阳为之沴 变异以频见 幽恚郁不伸 正直招诃谴 公忠获罪咎 佞邪尚何惮 威福不有归 生杀在顾盼 大臣弄权柄 白骨成龙断 府库为一空 西开五六郡 南取十数洞 戈鋋日持玩 未闻百万帅 东征西夷怨 箪食迎王师 如以雨苏旱 以天征不义 父子潜分散 奔逃苟自活 重负遭囚绊 疲羸死饥冻 动皆为深患 出令以便民 聪明不无乱 眷委一失真 共鲧偶未窜 夔皋岂无人 岩廊拱尧舜 千载幸一时 斯诚岂磨磷 刀斧且满前 宁当复私徇 谓宜食君禄 必与同喜愠 谓宜为民上 岂以爵禄辨 若其爱君心 言责固所逭 青衫百僚末 平生慕忠顺 重念樗散材 思知久弥浚 顾遇过所亲 曾不拜公面 未闻似今日 此道谁复振 凄凉千载馀 万古直一瞬 圣贤欣道合 日西不知倦 倾盖毕所怀 邂逅适所愿 程孔昔中涂 安得物无遁 自非明如日 圣哲其犹恨 惟人最难知 还怜贫且困 酷爱愚且直 许与良过分 重重借褒誉 倾泻殊不吝 敢期明月珠 惟求指瑕舋 昨者鄙俚辞 贵于青玉案 箧有无价珍 陋巷一箪饭 谁言匹夫穷 但觉目眩转 又若惊雷霆 渺不知涯岸 譬如涉春波 钦降已三叹 捧读未终篇 芒角相辉焕 开缄列宿动 再拜望城阃 衣冠出蓬室 红光十馀仞 使者入衡门 新书烂盈卷 何意二千石 万里来问讯 不然亲交书 结驷问原宪 谓当有嘉宾 精爽抑何顿 疑其喜过常 如以捷来献 关关两喜鹊 仰高方苦峻 兀坐无所为 疏竹间风韵 闲斋掩昼扉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