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看高征

出自:明代·邵宝《乐安大岭次见素公》

拼音:[fú][yáo][kàn,kān][gāo][zhēng]

平仄:平平平平平

海岭夙孕秀,登廷持忠清。
廿载正色立,千秋和声鸣。
此地屈体力,吾人增光精。
雾瘴久阏积,霆飙初流行。
鹤骨瘦竦直,鸾仪繁披横。
在北本岱岳,于南聊方城。
万姓忽雨润,三公真云轻。
亢作汲老揖,卑为侯生迎。
吏属苦切束,工徒欣番更。
辟异有故事,推贤无遗名。
父老睹后恐,儿童瞻先争。
一语破讼牒,双声游诗评。
砥柱赖独障,扶摇看高征
孔孟道雅振,皋夔功奇成。
凿凿社稷计,昭昭神明盟。
传纪黜楚越,诗歌惩舒荆。
雅颂古圣则,春秋今王程。
面质祖训若,心期皇猷平。
谊策重国事,轲书高天氓。
九鼎任一摰,无劳怀莘耕。

查看原文

注释

【扶摇】〈书〉自下而上的旋风。
【看高】预测市场价格上涨。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扶】

扶【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符。《說文》佐也。一曰相也。《揚子·方言》護也。《郭璞註》扶挾將護。《論語》顚而不扶。《前漢·高祖紀》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註》以義自助也。

緣也。《晉語》侏儒扶盧。

州名。扶州在隴右,唐屬山南道。

澤名。《前漢·地理志扶柳縣註》地有扶澤,澤中多柳。

姓。《前漢·藝文志》傳魯論語者,魯扶卿。

《集韻》與芙通。扶蕖,荷也。

與通。大風也。

《唐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音夫。《禮·投壺》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註》鋪四指曰扶。通作膚。《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觸石而出,膚寸而合。《註》側手曰膚,按指曰寸。

幼小貌。《揚子·太經》赤子扶扶。

《集韻》蓬逋切,音蒲。與匍同。手行也。《左傳·昭二十一年》扶伏而擊之。《註》伏,蒲北反。《禮·檀弓》詩云:扶服救之。《陸氏音義》作匍匐,音同。

《前漢·天文志》晷長爲潦,短爲旱,奢爲扶。《註》鄭氏曰:扶當爲蟠,齊魯之閒聲如酺酺,扶聲近蟠,止不行也。晉灼曰:扶,附也,小臣附近君子之側也。

叶房尤切,音浮。《陸雲·答兄詩》昔我先公,爰造斯猷。今我六蔽,匪崇克扶。

【摇】

搖【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余招切《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其豐殺之節也。

《爾雅·釋詁》作也。《前漢·禮樂志》將搖舉,誰與期。《註》言當奮搖高舉,不可與期也。

招搖,星名。《禮·曲禮》招搖在上。《疏》春秋運斗樞云:北斗七星第七搖光,則招搖也。《前漢·司馬相如·大人賦》部署眾神於搖光。《註》張揖曰:搖光,北斗杓頭第一星。◎按禮疏,合二星爲一。與漢書註互異。

扶搖,暴風也。《爾雅·釋天》扶搖謂之猋。《註》風自下而上。

步搖,首飾也。《詩·鄘風》副笄六珈。《疏》步搖,副之遺象。《前漢·江充傳》冠禪纚步搖。《註》冠禪纚,故行步則搖,纚卽今方目紗也。一作①。《周禮·天官·追師註》副以覆首,若今步①。《釋文》①本作搖。

消搖,翱翔貌。與逍遙同。《禮·檀弓》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于門。

須搖,猶須臾也。《前漢·禮樂志》神奄留臨須搖。

姓。《前漢·功臣表》海陽齊信侯搖毋餘。

《唐韻》弋照切《集韻》弋笑切,後主·關山月詩》城危接暈高,潤風連影搖。寒光帶岫移,冷色含山峭。䍃从肉,非从爪。亦作㨱。別見後十一畫。①字作下繇。肉作月。

【看】

看【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苦寒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寒切,文帝對燭賦》迴照金屏裏,眽眽兩相看。

《宋史·禮志》大宴前一日,御殿閱百戲謂之獨看。

《遼史·地理志》大東丹國新建南京,分南北,市中爲看樓,晨集南市,夕集北市。

姓。見《姓苑》。

《唐韻》苦旰切《集韻》《韻會》墟旰切《正韻》袪幹切,刊去聲。義同。

叶苦堅切,音牽。《吳邁遠·長相思詩》經春不舉袖,秋落寧復看。一見願道意,君門已九關。關,音涓。

叶苦甸切,牽去聲。《蘇轍·詠彝亭詩》千里思山夢中見,要須罷郡歸來看。《說文》从手下目。徐曰:以手翳目而望也。重文作。俗作㸔。

【高】

高【亥集上】【高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貴賤位矣。《註》高謂天體也。《又》崇高莫大乎富貴。

《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

姓。《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

《集韻》《韻會》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釋文》高,古報反。

如字。

叶居侯切,音鉤。《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叶居何切。《蘇黃門·嚴顏》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譌。嚴顏生平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韻會》俗作髙。

【征】

征【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徰《廣韻》《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証平聲。《爾雅·釋言》行也。《易·泰卦》拔茅茹,以其彙征吉。《詩·小雅》之子于征。

《韻會》征,伐也。《易·離卦》王用出征。《書·大禹謨》惟時有苗弗率,汝徂征。《孟子》征者,上伐下也。

《正韻》征,取也。《禮·王制》關譏而不征。

姓。《前漢·司馬相如傳》厮征伯僑,而役羨門兮。《註》仙人,姓征,名伯僑。

《韻會》通政。《周禮·地官·小司徒》施其職,而平其政。《註》音征,稅也。當作征。

通正。《周禮·夏官》惟加田無國正。《註》音征,稅也。獨加賞之田無稅。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