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珉可向亭中镌

出自:明代·费宏《井井亭》

拼音:[zhēn][mín][kě,kè][xiàng][tíng][zhōng,zhòng][juān]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一亭稳著吴山巅,行人举首皆欣然。
喉乾吻燥足力倦,井干列坐㪺寒泉。
含冰漱玉失道暍,五浆之馈谁争先。
银瓶素绠无挂碍,鸱夷谩向征车悬。
问谁好事此修筑,往来尽道封君贤。
吴中此水称第一,分支远自层云边。
荒基断甃纷在眼,昔人遗惠仍流传。
泥汗不复飞鸟下,石罅但有鸣蛙专。
百年义举崇朝复,心存经济真拳拳。
惜哉未免行道恻,一勺小试山中权。
德丰报厚天可必,词林有子方孤骞。
渊澄井冽负公望,克举遗训常周旋。
云肤冰气互蒸滃,从龙行且升于天。
天瓢倾注慰高仰,沛为霖雨酾为川。
吾诗不忘如左券,贞珉可向亭中镌

查看原文

注释

【贞珉】1.亦作"贞?"。 2.石刻碑铭的美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贞】

貞【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禎。《說文》卜問也。从卜,貝,以爲贄。《徐曰》《周禮》有大貞禮,謂卜人事也。

《易·乾卦》元亨利貞。《疏》貞,正也。

《文言》貞者,事之幹也。《書·太甲》一人元良,萬邦以貞。《疏》天子有大善,則天下得其正。

《書·洪範》曰貞,曰悔。《傳》內卦曰貞,外卦曰悔。

《禮·檀弓》故謂夫子貞惠文子。《疏》諡法,外內用情曰貞。

《釋名》貞,定也。精定不動惑也。

木名。《本草》女貞,木名。蘇頌曰:女貞,負霜蔥翠,故貞女慕其名。一名冬靑。

【珉】

珉【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武巾切《集韻》《韻會》眉貧切《正韻》彌鄰切,音岷。《說文》石之美者。《廣韻》美石,次玉。《韻會》珉似玉而非也。《禮·玉藻》君子貴玉而賤珉。《山海經》岐山,其隂多白珉。

人名。《戰國策》韓珉處於趙。《註》珉,蓋韓人之善於齊秦而處趙者。

《集韻》悲巾切,音份。與瑉同。《史記·司馬相如傳》琳瑉琨珸。劉伯莊讀。《廣韻》亦作玟䃉。

【可】

可【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坷。《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書·堯典》囂訟可乎。《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

僅可,未足之辭。《論語》子曰:可也。

《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註》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屬也。

所也。《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

姓。《正字通》唐諫議大夫可中正,宋紹興進士可懋。

《字彙補》苦格切,音克。《魏書·吐谷渾傳》可汗,此非復人事。《唐書·突厥傳》可汗猶單于也,妻曰可敦。

叶孔五切,音苦。《韓愈·元和聖德詩》負鄙爲難,縱則不可。出師征之,其衆十旅。

叶口箇切,軻去聲。《魏文帝·寡婦賦》伏枕兮不寐,逮平明兮起坐。愁百端兮猥來,心鬱鬱兮無可。

《集韻》歌古作可。註詳欠部十畫。

讀作何。《石鼓文》其魚隹可。《風雅廣逸註》隹可讀作惟何,古省文也。

【向】

向【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正韻》亦作鄕。《禮·明堂位》刮楹達鄕。◎按明堂位註,鄕謂夾戸窻也。每室八窻,爲四達,則凡牖皆名鄕,不獨北出牖矣。

《廣韻》對也。《戰國策》西向事秦。《莊子·秋水篇》望洋向若而嘆。

或作嚮。《易·說卦》嚮明而治。亦作鄕。《禮·明堂位》南鄕而立。

《集韻》趣也。

《韻會》救也。

昔也。《莊子·寓言篇》若向也俯,而今也仰。亦通作鄕。《論語》鄕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亮切,音餉。《廣韻》姓也。《左傳·成五年》諸侯謀復會宋公,使向爲人辭以子靈之難。《釋文》向,舒亮反。

《玉篇》地名。《詩·小雅》皇父孔聖,作都于向。《註》向在東都畿內,今孟州河陽縣。《左傳·隱十一年》王與鄭人向。《註》軹縣西有地,名向上。《襄十一年》諸侯會于北林師于向。《註》在川郡有向鄕。

《集韻》國名。《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註》向,小國也,譙國龍亢縣東南有向城。《史記·褚少孫補三皇紀》怡向申莒,皆姜姓之後,漢爲縣。《前漢·地理志》沛郡向縣。《註》向,故國,姜姓,炎帝後。

《集韻》《正韻》法志》作叔嚮,顏師古:音許兩反。

《正韻》古文嚮字。註詳十六畫。

【亭】

亭【子集上】【亠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庭。《說文》民所安定也。《釋名》停也。道路所舍,人停集也。《風俗通》亭,留也,行旅宿會之所館也。《東觀漢紀》衞䬃爲桂陽太守,鑿山通路,列亭置郵。

《前漢·趙充國傳》分屯要害,冰解漕下,繕鄕亭,浚溝渠。

亭長。《後漢·百官志》十里一亭,十亭一鄕。有亭長持更板以劾賊,索繩以執賊。亭長舊名負弩,改爲亭長。或爲亭父。《揚子·方言》楚東海之閒,亭父謂之亭公。

《前漢·平帝紀》因郵亭書以聞。《註》郵亭,行書之舍,卽今驛遞。

直也。《史記·五帝紀》以征不亭。

平也,均也。《前漢·酷吏傳》張湯平亭疑法。《淮南子·原道訓》味者,甘立而五味亭。

亭亭,山名,在泰山下。《史記·封禪書》黃帝封泰山,禪亭亭。

亭亭,聳立貌。《太公·兵法》高山盤石,其上亭亭。

《黃庭經》九原之山何亭亭。《註》猶心也。

亭毒,化育也。《老子·道德經》亭之毒之。《註》亭謂品其形,毒謂成其質。

亭午。《孫綽·遊天台山賦》羲和亭午,游氣高褰。《註》亭,至也。午,日中也。游氣,海氣也。褰,開也。言氣開見日也。一曰亭午卽直午之義。

《古今注》蜻蜓一名靑亭,色靑而大者是也。

水止曰亭。與渟同。《前漢·西域傳》其水亭居。

《韻補》叶徒陽切。《班固·高祖泗水亭》寸木尺土,無竢斯亭。揚威斬蛇,金精摧傷。

【中】

中【子集上】【丨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

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

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

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斷民中,施上服下服之罪。《註》斷民罪,使輕重得中也。

心也。《史記·韓安國傳》深中寬厚。

內也。《易·坤卦》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老子·道德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半也。《列子·力命篇》得亦中,亡亦中。《魏志·管輅傳》鼓一中。《註》猶言鼓一半也。

成也。《禮·禮器》因名山升中于天。《註》中,猶成也。燔柴祭天,告以諸侯之成功也。

滿也。《前漢·百官表》制中二千石。《註》謂滿二千石也。《索隱》漢制,九卿已上,秩一歲,滿二千石。

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中其莖。《註》謂穿之也。

盛算器。《禮·投壺》主人奉矢,司射奉中。《註》士鹿中,大夫兕中,刻木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圓圈,以盛算也。

《禮·深衣註》衣有表者,謂之中衣。與衷通。

俚語。以不可爲不中。《蕭參希通錄》引左傳成公二年,無能爲役。杜預註:不中爲之役使。

《禮·鄕飲酒義》冬之爲言中也。中者,藏也。

姓。漢少府卿中京。

中行,中英,中梁,中壘,中野,皆複姓。

《廣韻》《集韻》《韻會》陟仲切,音妕。矢至的曰中。《史記·周本紀》養由基去柳葉百步,射之,百發百中。

著其中曰中。《莊子·達生篇》中身當心則爲病,猶醫書中風,中暑是也。

要也。《周禮·春官》凡官府鄕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註》謂治職簿書之要也。

應也。《禮·月令》律中大簇。《註》中猶應也。

合也。《左傳·定元年》季孫曰:子家子亟言於我,未嘗不中吾志也。

《類篇》《正韻》直衆切。與仲通。《禮·月令》中呂,卽仲呂,又讀作得。《周禮·地官》師氏掌國中失之事。《註》故書中爲得。陸德明云:中,杜音得。

《韻補》叶陟良切,音章。師古曰:古讀中爲章。《吳志·胡綜傳·黃龍大牙賦》四靈旣布,黃龍處中。周制日月,是曰太常。

叶諸仍切,音征。《劉貢父·詩話》關中讀中爲》天期乗祚受爵漢中。叶下秦。古東韻與庚陽通。俗讀中酒之中爲去聲。中與之中爲平聲。◎按《魏志·徐邈傳》:邈爲尚書郞,時禁酒。邈私飮沈醉,趙達問以曹事,曰中聖人。時謂酒淸爲聖人,濁者爲賢人。蘇軾詩:公特未知其趣耳,臣今時復一中之。則中酒之中,亦可讀平聲。《通鑑》:周宣王成中與之名,註:當也。杜詩:今朝漢社稷,新數中與年。則中與之中亦可讀去聲。

【镌】

鐫【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正韻》子全切《集韻》《韻會》遵全切,音鋑。《說文》穿木鐫也。《釋名》鐫,鐏也。有所鐏入也。

《廣韻》鑽也,斲也。《揚子·方言》㧻也。晉趙謂之鐫。《前漢·溝洫志》可鐫廣之。《註》鐫,謂琢鑿之。《淮南子·本經訓》鐫山石。《註》鐫,猶鑿也。《抱朴子·臣節卷》昆吾彝器,能者鐫勳。《庾信·枯樹賦》雕鐫始就,剞劂仍加。

《正韻》謫也。《正字通》中外官,降級曰鐫級。

《說文》一曰瑑石也。《正字通》瑑圭璧上起瑑也。今刻石文曰瑑石。

《集韻》將廉切,音尖。錐也。亦作鋑。

《集韻》子兗切,音臇。《博雅》鑿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