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垞矗岧岧

出自:元代·贡师泰《题王维辋川图》

拼音:[liǎng][chá][chù][tiáo][tiáo]

平仄:仄平仄平平

开图纵奇观,江山郁相缪。
两垞矗岧岧,重湖渺浟浟。
邃宇抗疏岭,危亭俯圆流。
春坞辛夷发,夏陌高槐稠。
竹馆翠阴晚,萸沜红实秋。
远墅漆未割,近园椒欲收。
惊鸟避溪泉,野鹿逐岩幽。
日暮川上归,凉飙荡孤舟。
霭霭云气合,漠漠烟光浮。
顾思天宝初,纲纪坏不修。
《霓裳》按妖拍,鼙鼓起奸谋。
岂无匡济术,乃为间旷留。
菱歌自来往,葩辞更倡酬。
遂令摹写间,意度犹可求。
乾坤多变态,江海生暮愁。
白鸥飞不去,千载空悠悠。

查看原文

注释

【岧岧】1.高貌。 2.引申为高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两】

兩【子集下】【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㒳《唐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良上聲。《說文》再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

《玉篇》匹耦也。《周禮·天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兩猶耦也,所以協耦萬民,聯繫不散,有九事也。

《韻會》匹也。《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

車數曰兩。《後漢·吳祐傳》載之兼兩。《註》車有兩輪,故稱兩。

《玉篇》二十四銖爲兩。

《雞林類事》四十曰麻兩。

《史記·平準書》更鑄四銖錢,其文爲半兩。

《南史·齊和帝紀》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兩。

《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良去聲《詩·召南》百兩御之。

【垞】

垞【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集韻》直加切。同。小丘名。《揚子·方言》兗人呼實城中曰姹。

地名。垞城,在徐州北。《輿地志》垞,古嵩國。城西南有嵩侯廟。○按《玉篇》古文宅作,註入聲,俗讀若茶,疑卽一字譌分。

【矗】

矗【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9画

《廣韻》丑六切《集韻》《韻會》敕六切,忡入聲。《玉篇》齊也。草木盛也。《左思·吳都賦》橚矗森萃。

《廣韻》直也。《元包經》語其義則矗然而不誣。《註》直而不妄也。

《集韻》長直貌。《謝靈運·山居賦》直陌矗其東西。《杜牧·阿房宮賦》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

《增韻》聳上貌。《正韻》高起也。《司馬相如·上林賦》崇山矗矗。

《廣韻》《集韻》初六切《正韻》昌六切,音珿。

《集欲》丑衆切,忡去聲。義同。

【岧】

岧【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徒聊切《集韻》田聊切,,山形。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