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饔先得尝

出自:明代·谢迁《次韵咏麻糖答雪湖》

拼音:[zuǒ][yōng][xiān][dé,děi,de][cháng]

平仄:仄平平平平

荒陬乏奇品,屑稌成膏糖。
香分云子白,色转鹅儿黄。
坚胶凝凤嘴,柔曲回羊肠。
调剂或受和,佐饔先得尝
仙洞出花蕊,频斯来桂浆。
刀圭不遗末,鼎镬无留良。
沃釜嗤季伦,戴帽嗟彦光。
温醇拟酥酪,皎洁逾冰霜。
岁时具甘旨,秋穫丰茨梁。
胶牙默自固,鼓腹欢欲狂。
初煎火亦急,止沸汤再扬。
流传本乡俗,取笑宜大方。
盘餐幸苟足,珍名何敢当。
美芹知野人,为君献高堂。
弄孙值元旦,敷筵佐称觞。
瓦砾合居后,珠玉矧在旁。
阳春强答和,惭愧不成章。

查看原文

字义

【佐】

佐【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則箇切《正韻》子賀切,左去聲。輔也,貳也。《周禮·天官》以佐王均邦國。《論語註》顏子王佐之才。

《史記·天官書》五星者,天之五佐,見伏有時,盈縮有度。

《集韻》子我切。義同。

【饔】

饔【戌集下】【食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容切,音邕。《玉篇》熟食也。《詩·小雅》有母之尸饔。《傳》熟食曰饔。《孟子》饔飧而治。《註》饔飧,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

《周禮·天官·內饔註》饔,割烹煎和之稱。《疏》饔,和也,熟食曰饔。熟食須調和,故號曰饔。

《儀禮·聘禮》君使卿韋弁歸饔餼五牢。《註》牲殺曰饔,生曰餼。

通作雝。《周語》佐雝者嘗焉。

《韻會》《正韻》於用切,雍去聲。義同。

【先】

先【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蘇前切《集韻》《韻會》蕭前切,霰平聲。《說文》先,前進也。从人之。《徐曰》之,往也,往在人上也。一曰始也,故也。《玉篇》前也,早也。《孝經·感應章》必有先也。《老子·道德經》象帝之先。

祖父已歾曰先。《司馬遷·報任安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姓。《韻會》晉有先軫。

《韻會》凡在前者謂之先,則平聲。先而導前與當後而先之,則去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先見切,音霰。《增韻》先之也。《正韻》相導前後曰先後。《周禮·夏官·大司馬》以先愷樂,獻于社。《註》先猶導也。《史記·酈食其傳》沛公吾所願從游,莫爲我先。

先事而爲曰先。《易·乾卦》先天而天弗違。《禮·月令》先立春三日。

當後而前曰先。《左傳·文二年》不先父食。《孟子》疾行先長者。《老子·道德經》先天地生。

《廣韻》娣姒曰先後。《前漢·郊祀志》神君者,長陵女子。以乳死,見神于先後宛若。《註》孟康曰:兄弟妻相謂先後。師古曰:古謂之娣姒,今關中俗呼爲先後,吳楚呼之爲妯娌。

《韻會》《正韻》蘇典切,音跣。《越語》句踐親爲夫差先馬。《韻會》前漢太子,太傅少傅屬官有先馬。後漢職如謁者,太子出,則當直者前驅導威儀也。或作洗。

【得】

得【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

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

貪也。《論語》戒之在得。

《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

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易林》入市求鹿,不見頭足,終日至夜,竟無所得。《集韻》或作㝶。

【尝】

嘗【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音常。《說文》口味之也。从旨,尙聲。《詩·小雅》嘗其旨否。《前漢·郊祀志》百鬼迪嘗。《註》師古曰:嘗謂歆饗也。

《廣韻》試也。《戰國策》疑則少嘗之。《史記·越世家》請試嘗之。

《張耳餘傳》先嘗秦軍。

《廣韻》曾也。《論語》嘗從事於斯矣。

《玉篇》祭也。《爾雅·釋天》秋祭曰嘗。《註》嘗新穀。《詩·小雅》禴祠烝嘗。

《廣韻》姓也。《風俗通》孟嘗君之後。《玉篇》同甞。《集韻》或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