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筒残简俱陈迹

出自:明代·谢迁《哭雪湖四首 其二》

拼音:[yóu][tǒng][cán][jiǎn][jù][chén][jì]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恻恻吞声叹白头,两湖何处觅同游。
高山流水凭谁赏,细柳新蒲总是愁。
箕帚未閒悲倚玉,烟波如旧负盟鸥。
邮筒残简俱陈迹,一度哀吟一泪流。

查看原文

注释

【邮筒】1.亦作"邮筒"。古时封寄书信的竹筒。 2.今指邮局设在路旁供投寄信件的信筒。 3.指书信。 4.指信封。
【陈迹】1.旧迹;遗迹:光阴已逝,陈迹依旧|历史的陈迹|凭吊陈迹。 2.过去的事情:那些早已成为陈迹,不值一提啦!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邮】

邮【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以周切《集韻》夷周切,音由。《玉篇》左馮翊高陵縣有邮亭。

《廣韻》鄕名。

《唐韻》徒歷切《集韻》亭歷切,音尤。《說文》境上行書舍也。《廣韻》郵,驛也。《風俗通》漢攺郵爲置,置亦驛也,度其遠近置之也。《增韻》馬傳曰置,步傳曰郵。《爾雅·釋言》郵,過也。《註》道路所經過也。

《集韻》田閒舍也。《禮·郊特牲》郵表畷。《註》郵若郵亭,謂田畯于田畔相連畷處造亭居之,以督民之耕也。

《正韻》過也。與尤通。《禮·王制》郵罰麗于事。《註》郵,過也。麗,附也。過人、罰人,當各附于其事,不可假他以喜怒也。《前漢·成帝紀》以顯朕郵。

《正韻》最也。殿最亦曰殿郵。《列子·穆王篇》魯之君子,迷之郵者。《註》郵,與尤同。

《廣韻》督郵,古官號。《釋名》主諸縣罰負郵殿糾攝之。《晉書·陶潛傳》郡遣督郵至縣。

高郵,州名。

姓。《左傳·哀二年》有郵無恤。

《集韻》是爲切,音垂。地名。在衞。

叶于其切,音移。《詩·小雅》不知其郵。叶上僛。《正字通》《說文》本作。《集韻》作缷。(郵)

【筒】

筒【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射筒,竹名。《左思·吳都賦》其竹則桂箭、射筒。《異物志》射筒竹,細小通長,長丈餘,無節,可爲射筒,出交趾。

《呂氏春秋》黃帝命伶倫作律次,制十二筒,以別十二律。

《韻府》蜀郫縣大竹,截爲筒,盛酒,閉以藕絲,包以蕉葉,信宿,香達于外,曰郫筒。《杜甫詩》酒憶郫筒不用沽。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弄切,音洞。簫無底也。通作洞。《前漢·元帝紀》能吹洞簫。

【残】

殘【辰集下】【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昨干切《集韻》《韻會》財干切,音䏼。《說文》賊也。《詩·小雅》廢爲殘賊。《孟子》賊義者謂之殘。

《釋名》殘,踐也。踐使殘壞也。《書·泰誓》殘害于爾萬姓。

《史記·樊噲傳》殘東垣。《註》謂多所殺傷也。

惡也。《書·泰誓》取彼凶殘。《史記·陳餘傳》爲天下除殘。

放逐也,殺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法,放弑其君,則殘之。《揚子·方言》㨆殺也。晉魏河內之北,謂㨆爲殘。㨆音廩。或洛感反。

食餘也。《杜甫詩》殘杯與冷炙。

煑肉之名。《張協·七命》鷰臛羊殘。

殘缺也。《劉歆·移太常博士書》專已守殘。《註》師古曰:專執已所偏見,苟守殘缺之文。

穿鑿傅會謂之蕞殘。《王充·論衡》蕞殘滿車,不成爲道。玉屑滿篋,不成爲寶。

惡罵曰殘罵。《揚子·方言》南楚凡人殘罵謂之鉗。

貪暴吏曰殘吏。《後漢·明帝紀》殘吏放手。

五殘,星名。《史記·天官書》五殘星,出正東東方之野,其星狀類辰星。《正義曰》五殘,一名五鋒。《前漢·藝文志》有《五殘雜變星》二十一卷。

與戔通。《易·賁卦》束帛戔戔。《註》引子夏《易》束帛殘殘。

《魏志》辰韓名樂浪人爲阿殘。東方人名我爲阿,謂樂浪人本其殘餘之人也。

膾殘,魚名。《皮日休詩》分明數得膾殘魚。

《高僧傳》明瓚禪師,性懶而食殘,號懶殘。

《韻補》叶財先切,音前。《班彪·北征賦》首身分而不寤兮,猶數功而辭諐。何夫子之妄說兮,孰云地脈而生殘。

《夢溪筆談》王聖美治字學,演其義以爲右文。凡字其類在左,其義在右。如木類,其左皆从木。所謂右文者,如戔,少也,水之少者曰淺,金之小者曰錢,歹而小者曰殘,貝之小者曰賤,如此類皆以戔爲義。○按殘義本兼大小而言,姑附記於此。

【简】

䉍【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正字通》俗字。

【俱】

俱【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音拘。皆也。《孟子》父母俱存。

偕也,具也。《莊子·天運篇》道可載而與之俱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乗車,兩馬,一豎子俱。

姓。南凉將軍俱延,唐江州監軍俱文珍。

【陈】

陳【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饋八簋。

《史記·李斯傳》所以飾後宮,充下。《註》下陳,猶後列也。

《廣韻》故也。《詩·小雅》我取其,食我農人。《史記·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

久也。《書·盤庚》失于政,爲久之義。

《廣韻》張也。《禮·表記》事君欲諫,不欲謂言其過於外也。

《廣韻》衆也。

《爾雅·釋宮》堂途謂之陳。《註》堂下至門徑也。《釋名》言賔主相迎。《註》北當階,其南接門內霤。

國名。《廣韻》周武王封舜後胡公滿於州。

姓。胡公滿之後,子孫以國爲氏。

《玉篇》或作塵。

《廣韻》《集韻》直刃切。同陣。軍伍行列也。詳前陣字註。

叶都年切,音顚。《易林》秋糧未成,無從至。關音涓。

【迹】

迹【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資昔切,音積。《說文》步處也。《廣韻》足跡也。《左傳·宣十二年》遷大國之迹于鄭。《前漢·揚雄傳》擬足而投迹。《淮南子·說山訓》足蹍地而爲迹。

凡功業可見者曰迹。《書·武成》太王肇基王迹。《前漢·王褒傳》索人求士者,必樹霸迹。

凡前人所遺留者曰迹。《莊子·天運篇》《六經》先王之迹也。

凡有所遵循亦曰迹。《書·蔡仲之命》爾乃邁迹自身。《註》仲無所因,故曰邁迹。《前漢·平當傳》深迹其道,而務修其本。《註》謂求其踪迹。

凡有形可見者皆曰迹。《淮南子·說山訓》循迹者,非能生迹者也。《唐書·魏徵傳》豈有君臣同心事形迹者。

循實而考之亦曰迹。《前漢·功臣表》迹漢功臣。

《杜欽傳》將以求天心,迹得失也。

風迹,風化之迹也。《後漢·朱浮傳》頗欲厲風迹。

迹射,尋迹而射也。《前漢·王尊傳》將迹射士千人。

迹人,官名。《周禮·地官·迹人註》迹之言跡。知禽獸處也。

與跡同。《文中子·問易篇》心跡之判久矣。

與蹟通。《詩·小雅》念彼不蹟。《註》謂不循故道也。

叶卽略切,音爵。《陸機·演連珠》火壯則煙微,性充則情約。是以殷墟有感物之悲,周京無佇立之迹。《集韻》或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