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柳高覆阑

出自:明代·谢晋《戊子岁四月十有七日陪金正字问马校理敬游龙江过张茂异书馆二十韵》

拼音:[huái][liǔ][gāo][fù][lán]

平仄:平仄平仄平

圣节朝会毕,文士豫清暇。
偶陪二三子,追随石城下。
忽作龙江游,轻舠得同驾。
晨风清且徐,川流逝如泻。
苍茫一苇宽,桅樯万艘隘。
浦溆多人家,陴塘少蒲稗。
露晞日已燠,芳景当首夏。
絺绤换春服,丰姿耀晴野。
稍稍路将近,行行舟遂舍。
张生颇好事,态度通閒雅。
况复有难弟,见客即迎迓。
趋前致长揖,邀我入庐舍。
却登池上楼,还眺风边榭。
槐柳高覆阑,荼?广盈架。
芸香散缃帙,金碧绚图画。
清谈殊未极,展席陈罍斝。
殷勤起相劝,情意美无价。
欢饮不记筹,酣歌那肯罢。
坐觉天际岑,沈沈夕阳下。
匆遽入岩关,钟声促昏夜。

查看原文

字义

【槐】

槐【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戸乖切《集韻》《韻會》乎乖切,音懷。《說文》木也。《周禮·秋官》面三槐三公位焉。《註》槐之言懷也。懷來遠人於此,欲與之謀。《爾雅·釋木》櫰槐,大葉而黑,守宮槐葉晝聶宵炕。《藝文類聚》槐,季春五日而兔目,十日而鼠耳,更旬而始規,二旬而葉成。

《春秋·說題辭》槐者,虛星之精。

《周禮·夏官·司爟註》秋取槐檀之火。

槐里,地名。《前漢·地理志》屬右扶風。

水名。《山海經》敦與之山,槐水出焉。

孟槐,獸名。《山海經》譙明之山有獸,狀如貆,赤毫,曰孟槐。

姓。《統譜》望出廣漢。唐槐承榮、槐公儉。

《集韻》《韻會》胡隈切《正韻》胡瑰切,音回。《說文》守宮也。《春秋元命苞》樹槐,聽訟其下。《註》槐之言歸也,情見歸實也。

《韻會》桃槐,西域國名。

琅槐,千乘郡縣名。

【柳】

柳【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丣力九切,留上聲。《說文》小楊也。本作桺。从木丣聲。《埤雅》柔脆易生,與楊同類。縱橫顚倒植之皆生。

柳谷,日入處。《書·堯典》宅西曰昧谷。徐廣云:柳谷。《宋祁筆記》古文卯本柳字,後借爲辰卯之卯。北本別字,後借爲西北之北。虞翻笑鄭元不識古文,以卯爲昧,訓北曰:北,猶別也。

星名。《爾雅·釋天》咮謂之柳。

車也。服虔曰:東郡謂廣轍車爲柳。李奇曰:大牛車爲柳。鄧展曰:喪車爲柳。

《爾雅·釋樂》宮謂之重,商謂之敏,角謂之經,徵謂之迭,羽謂之柳。

侯國名。《前漢·地理志》屬渤海郡。

姓。《姓譜》魯子展之後,食邑于柳,遂以爲氏。○按楊柳一物二種,《毛詩》分而言之者,《齊風》折柳樊圃,《陳風》東門之楊是也。合而言之者,《小雅》楊柳依依是也。《本草》云:楊枝硬而揚起,故謂之楊。柳枝弱而垂流,故謂之柳。《正字通》據古詩南楊北有柳分爲二,非。

【高】

高【亥集上】【高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貴賤位矣。《註》高謂天體也。《又》崇高莫大乎富貴。

《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

姓。《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

《集韻》《韻會》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釋文》高,古報反。

如字。

叶居侯切,音鉤。《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叶居何切。《蘇黃門·嚴顏》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譌。嚴顏生平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韻會》俗作髙。

【覆】

覆【申集下】【襾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芳福切《集韻》《韻會》芳六切,音蝮。《玉篇》反覆也。《詩·小雅》不懲其心,覆怨是正。《禮·月令》季春,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備具于天子。

倒也。《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書·胤征》顚覆厥德。

敗也。《中庸》傾者覆之。《綱目集覽》覆,軍敗也。

中覆。《前漢·馮唐傳》賞賜決于外,不從中覆也。《註》覆謂覆白之也。

射覆。《前漢·東方朔傳》上嘗使諸數家射覆。《註》于覆器之下而置諸物,令暗射之,故云射覆。

與復同。《易·乾卦》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集韻》方六切,音福。審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註》詳察曰覆。《唐書·鄧景山傳》檢覆私隱。

《廣韻》敷救切,音與宥韻副同。《說文》蓋也。《詩·大雅》鳥覆翼之。《禮·檀弓》見若覆夏屋者矣。

扶富切,浮去聲。伏兵曰覆。《左傳·隱九年》君爲三覆以待之。

《類篇》匹北切,音。義同。

《韻補》筆力切,叶音逼。《班固·西都賦》草木塗地,山淵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阑】

闌【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洛干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干切,音蘭。《說文》門遮也。《戰國策》晉國之去梁也,千里有餘,有河山以闌之。《史記·楚世家》雖儀之所甚願爲門闌之厮者,亦無先大王。《後漢·明帝紀》勞賜縣掾史及門闌走卒。《註》續漢志曰:五伯鈴下待閣門闌部署街里。

車上闌。《左傳·宣十二年·楚人惎之脫扃註》扃,車上兵闌也。

《廣韻》晚也。《岑參詩》蕭條芳歲闌。

《增韻》褪也,衰也。

《玉篇》牢也。

《廣韻》希也。飮酒半罷也。《史記·高祖紀》酒闌。《註》闌,言希也。謂飮酒者,半罷半在,謂之闌。《杜甫詩》廚人語夜闌。

《廣韻》盡也。《蔡琰·胡笳十八拍》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

妄也。《史記·汲黯傳》文吏繩,以爲闌出財物於邊關乎。《註》闌,妄也。

無符傳出入爲闌。《史記·高祖功臣年表》陽平侯杜相夫闌出函谷關。《前漢·成帝紀》闌入尚方掖門。《註》應劭曰:無符籍妄入宮曰闌。

腕闌。《元氏掖庭記》元靜懿皇后旦日,人獻翠腕闌。《註》闌,手鐲類。

闌干。《左思·吳都賦》珠琲闌干。《註》闌干,猶縱橫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闌註》屬越巂郡。

《集韻》郞旰切。同。文也。或作斕。亦省。

《韻補》叶陵延切,音連。《蘇軾·遊東西巖詩》况復情所鍾,感槩萃中年。正賴絲與竹,陶寫有餘歡。常恐兒輩覺,坐令高趣闌。歡音軒。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